广元市利州区立足把优秀农民工培养成村干部,探索推行“三先三再”回引培养模式,为组织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先精准摸底,再重点回引。在精准摸底上,按照“流出地党组织摸基本情况,流入地党组织摸现实表现”的方式,采取外出备案登记、“一对一”党员挂联等方式,做到政治面貌、返乡意愿等“六个基本清楚”;坚持驻外农民工党组织统筹,其它驻外机构配合原则,通过“组织找党员”“老乡找老乡”等方式,全面掌握现实表现情况。根据其现实表现和发展潜力,由村党支部、乡镇党委层层“过筛子”,精准掌握613名优秀农民工情况。在重点回引上,紧盯春节集中返乡期,区乡村三级党组织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拜访等方式,宣传返乡政策、提供就业岗位。针对平常务工期,通过流出地党组织寄送“家书”,行业部门开展“组团回引”,驻外农民工党组织开展联谊等方式,全面开展重点回引联络,切实让他们感受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政策的大力支持,为他们积极返乡创业就业增添了信心和动力。
先考察研判,再分类培养。在考察研判上,由乡镇党委统筹、村党组织具体负责,通过谈话调研、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开展考察研判,既摸排实情、又掌握特点。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根据归乡意图、年龄、特长等情况,差异设置考察重点。最后,由乡镇党委开展综合分析研判,确定培养对象。目前,已将325名优秀农民工纳入村干部培养对象。在分类培养上,根据个人意愿、发展潜力、方向定位等情况,分门别类建立信息库,组建培养梯队。针对符合村干部培养条件的,建立乡镇组织委员或第一书记“一带一”传帮带机制,每半年至少进行1次谈心谈话和专题培训,强化党性教育,提升履职能力。针对暂为纳入村干部培养对象的,通过“定向、定岗、订单”等方式,着力先培养为致富带头人,对条件相对成熟的,及时纳入村干部培养对象。
先试岗锻炼,再明确身份。在试岗锻炼上,结合“逐村体检”,对不再适宜任职的村党组织书记予以免职,空出试炼岗位。结合考察培养情况,从返乡优秀农民工中择优确定试岗人选,明确6个月试岗锻炼期,履行村党组织书记职责。同时,建立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联村、第一书记结对的帮带机制,明确由乡镇党委履行管理责任,不定期开展暗访,了解试岗情况。在明确身份上,试岗期满后,由乡镇党委组织开展考核评价,既考工作思路、工作实绩,也考群众满意度、认可度。在充分听取村组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意见基础上,由考核组提出初步意见,经乡镇党委综合研判后,确定考核等次。科学转化试岗成果,考核合格的,予以正式任职;考核较差的,取消任职资格。目前,全区从返乡农民工中储备村后备干部163人,培养村党组织书记4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