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区坚持以找准问题、解决问题为标尺,扎实开展“走基层、解难题、抓落实”活动,深入基层、下沉一线,听真话、摸实情、出实招,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务实排查梳理,结合实际“找问题”。一是领导带头找。32名区级领导坚持一线调研督导、一线解决问题、一线推动工作、一线转变作风“四个一线”工作法,扎实开展向上争取和招商引资一批重大项目、督促推动一个重点项目、联系一个工业项目等“七个一”行动,引领带动全区机关干部下沉一线找准问题、建立台账、及时整改。二是条块结合找。围绕“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春季农业生产”等8个方面工作,经信、住建、商务、农业农村等16个牵头部门结合各领域实际,细化制定“走基层、解难题、抓落实”工作方案,采取条块结合、分类指导的方式,着力在基层一线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三是突出重点找。结合“三抓”工作集中攻坚月行动要求,全面梳理“三抓”工作存在的困难,建立官盛新区、房地产领域等政务企业直通微信群,安排专人24小时在线服务,收集企业项目规划审批、招投标、资金链等方面问题。结合巡视整改要求,全面梳理巡视整改存在问题,确保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落地。结合脱贫攻坚、村建制调整等工作查找问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和谐稳定。四是全面覆盖找。各地各部门组建调研组、工作组,全区2000余名干部深入乡镇、企业、工厂车间,结合脱贫攻坚联系帮扶、社区“双报到”以及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基层一线精准查找问题,协助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坚持问题导向,动真碰硬“解难题”。一是专人专班解决。建立企业复工复产“指导员”制度,制定“一企一员、一企一策”,成立57个项目专班,通过“责任制、清单制、时间表”方式,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融资、防护物资、生产物资、物流运输等方面的困难问题。二是分级分类解决。围绕疫情防控期间经济发展重点,对符合政策能解决的问题,现场立即解决;对暂时不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由相关部门会商,限时解决;对影响较大的面上问题,由联系领导研究后提请区委区政府从制度层面进行解决,做到事事有反馈、件件有着落。三是行业归口解决。整合农业农村资金1000万元,对24.36万亩土地实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落实税收困难减免,为各类企业减税降费2095万元;推出“云招聘”模式,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平台,帮助343名农民工到南浔转移就业,为11.28万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健康体检;积极对接担保公司和金融机构,为涉疫企业提供信贷支持1123万元,为受困企业解决资金需求7377万元。
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推动“抓落实”。一是建立常态推进机制。着眼解决眼前问题和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出台应对疫情缓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22条政策措施,在降低融资成本、生产要素成本、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制定《加强疫情科学防控统筹抓好农业农村工作十条措施》,有序有效保障春耕农资供给。二是建立宣传引导机制。策划宣传方案,在广安区微发布开设活动专栏,深入挖掘报道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引导广大机关职工身怀感情“走基层”、动真碰硬“解难题”、用心用力“抓落实”。目前,宣传先进典型12个,在媒体网络平台上共刊发稿件100余条。三是建立作风督导机制。出台《严明“十个一律”规定》,深入查找机关干部“走基层不够勤、解决群众困难问题不及时”等作风问题,重点整治党政机关文山会海现象、窗口部门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办事服务质量、推动工作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