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7625398

安州区建强“三化体系”保障村级建制调整改革顺利推进

www.gcdr.gov.cn (2020-06-11) 来源:绵阳安县委组织部

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中,针对班子结构不优、管理不到位、激励保障力度不够等问题,安州区实行村级班子“选育管用”效能提升行动,通过构建“流程化”干部选任、“精准化”配套保障、“专职化”培育管理的“三化体系”,实现班子结构明显优化、干事激情全面激发、运行效能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全区所有涉改村(社区)全部完成挂牌、新班子全部到位运行。

“流程化”干部选任,调优班子结构。一是推荐人员优中择优。坚持将群众满意作为选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群众推荐+个人自荐+组织选荐”方式,确定789名考察对象,重点从返乡农民工、致富能手、退役军人、大学生等群体中确定优秀考察对象376名,占比达47%。二是选任干部能上能下。探索实行人员岗位模拟匹配分析,明确5大类26项干部任职条件,在任职前对选任干部个人综合素质与拟任岗位、同一班子成员之间工作契合度等进行模拟匹配分析,分析结果较好的优先纳入新组建村(社区)常职干部备选名单,分析结果为不胜任、班子团结度差的,予以相应调整。三是全面考察优进劣出。组建151支干部考察工作组,采取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查阅资料、实地走访、问题核查、部门联审“6步走”考察模式,全面了解考察对象政治品质、履职能力、作风纪律等方面情况,实行量化制打分,对评分在70分以下的视为不合格,移出拟任人选名单,对通过考察和公示的人员,经报请区委常委会审议同意后予以任职。

“精准化”配套保障,调强村级实力。一是梯次细化村级运行经费。建立分类化、梯级式的村级班子运行经费补助机制,根据人口数、地域面积、经济基础、发展前景等差异,将全区117个建制村、25个场镇社区、9个城市社区,分别划分为Ⅰ、Ⅱ、Ⅲ、Ⅳ类,每一类梯次对应不同的补助标准,建制村拟梯次补助10-30万元/年/村,城市社区拟梯次补助8-20万元/年/社区,场镇社区拟梯次补助10-15万元/年/社区,社区年补助总额增幅达220%以上。二是大幅提升在职干部待遇。针对不同类别的建制村、场镇社区,按1-4类分别设置3000元、3100元、3200元、3300元/月的基本报酬等次,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副主任、村文书,其他常职干部分别按基本报酬的100%、80%、70%确定待遇标准,预计村改后全区村级干部人均基本薪酬将增加1万元/年,增幅达到45%以上。三是明确类别提高绩效水平。探索建立“基本报酬+考核绩效+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绩效管理机制,每年按30%比例评选出优秀村级班子,在年均基本报酬的基础上平均增加3300元/年/人作为考核绩效予以发放,将村集体经济经营纯收益新增部分的5%—25%单独提取,作为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予以发放,有效激发村级干部创业热情。

“专职化”培育管理,调活运行效能。一是强化教育培训提升能力。构建“区-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动培训网络,拟投资3亿元实施区级党校校园建设项目,通过建设乡镇党校、在151个村(社区)建立干部培训站(点),实施村(社区)常职干部提能计划,设置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村级集体发展等12大类56门课程,采取“线上+线下”“现场授课+远程教学”“选聘导师培训+外出跟班学习”等模式,对村级干部进行全覆盖培训。二是管理离职干部老有所用。根据每名村级干部实际情况设计安置保障“一人一策”方案,对党性觉悟强、产业发展能力强、服务群众意识强、乡村治理本领强的547名村级干部,改革后继续留任;对能力突出、热心村级事务、群众威望高的255名离职干部,安排到乡村振兴专员、脱贫攻坚专员、社区治理专员等过渡性岗位进行安置;对有就业创业意愿的132名离职干部,给予就业培训、政策扶持和创业指导,支持其自主就业创业。就职过渡性岗位或自主就业创业人员在换届前的“过渡期”内均保留原职务报酬。目前已完成387名离职村(社区)常职干部安置分流工作。三是强化制度约束树优作风。建立作风纪律建设规定,将不胜任、不担当、服务态度差、团结度差等15项内容列入履职“负面清单”,每年围绕党建质量、便民服务、村务管理等6方面内容对村级班子开展量化考核,对综合得分较低或“不及格”的村级干部,采取通报、约谈等方式进行约束和惩戒,切实督促村(社区)干部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