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7492104

四川苍溪构建园区党组织体系 农业园区风光好

www.gcdr.gov.cn (2020-10-21)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者按

现代农业园区是聚集智力创新要素、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做大做强乡村产业,让农民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挣,四川苍溪县坚持党建引领,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完善组织设置、整合资源配置、优化服务方式,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新路。

黄金十月,瓜果飘香。走进四川苍溪县亭子镇沿江产业园,工人们正在将成熟的猕猴桃采摘分类、打包装箱,送上卡车。“今年果好、价好,今天一天就要销售13吨,真是丰收年啊!”园区业主刘远学掩饰不住喜悦。

近些年来,苍溪县针对农业园区产业发展乏力、产值下降、增产增收困难等问题,构建园区党委+村党组织+产业党支部+庭院党小组园区党组织体系,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新路。

建强园区党组织

十月是猕猴桃成熟的旺季。每天一大早,沿江产业园区党委书记张华祥就带上副书记徐多才到园区开始工作,了解园区38户业主前日销售、总体效益。“1年效益如何全看这个月,一刻都松懈不得。”张华祥说。

张华祥介绍,从猕猴桃冬管夏管、挂果修枝到联系销售等各环节,园区党委都全程指导,有效确保生产销售进展有序、风险可控,“最大限度确保业主和群众的利益”。

近些年来,苍溪县从建强园区党组织入手,分别在19个万亩农业园区建立园区党委,牵头园区项目规划、资源统筹、市场对接、技术指导、利益分配等;立足园区产业,分类成立养殖、种植、经营等产业协会党支部63个;统筹入园各类帮扶力量、产业党员大户等资源,成立帮扶力量临时党小组、庭院党小组86个,构建形成园区党委+村党组织+产业党支部+庭院党小组园区党组织体系,有效提升党建引领园区发展治理能力。

“园区党委成立后,我再也不用为猕猴桃销路和技术发愁了。”刘远学介绍,果子的每个生长周期,园区党委都会联系县猕猴桃研究院开展技术指导,成熟季节又提前联系市场商家,既保证了高产,又确保了高价。

不仅园区业主,园区群众同样感受到变化。沿江村三组村民吴发斌2015年将6亩优质土地租给贵州业主栽植柑橘,协议年租金3000元,外加家里两人在园区务工。谁知两年后,业主种植不善、直接跑路,吴发斌3.8万土地租金和务工费讨要无门。园区党委成立后,吴发斌将土地协议流转给园区,由园区党委招引对接业主,每年分得租金和务工收入。“不用再担心业主跑路,收入也稳定,心里非常踏实。”吴发斌说。

为确保园区有序运行,苍溪县在各农业园区全面推行经营主体会议提事、联席会议议事、园区党委会议定事“三会”议事决策机制。园区党委每月至少召开1次党委会,邀请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及园区业主、企业等经营主体,讨论园区重大项目进展、资金安排等方面,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管护等事项。同时,建立多方沟通协调机制,采取园区党委、村、协会、企业、农户定期沟通方式,协调解决矛盾纠纷,商议共决各类事项460余件。

整合资源优化配置

坐落在东青镇寻乐书岩园区的“儒林苑”农家乐,生意自从9月份以后就异常火爆。“这两月平均每天客人比以往多4成。”老板陈建兴奋地说,“员工们都乐开了花”。

陈建介绍,“儒林苑”能有今天的发展,多亏寻乐书岩农业园区党委在办证、用地、用人等方面的帮助。

针对园区党委属功能型党组织,不承担行政职能、政策调控手段有限、治理权限不足等问题,苍溪县明确乡镇党委和县级主管部门适度放权扩能,赋予园区党委在项目资金、人力保障、办证服务等方面职能职责,增强资金、服务、资源、改革等方面统筹能力,保障各类资源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目前,园区积极整合创业用地、技术指导等职能,引进培育创业和经营主体60个,开展送政策、送项目、送技术活动1800余次,协调解决用地用电用水用工及登记年审、税务代办等问题300余个。

同时,园区党委创新全产业链利益分红机制,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强化利益联结促进园区群众增收,持续努力提升企业带领群众脱贫奔小康的能力。截至目前,园区核心区1.3万户贫困人口全部顺利脱贫。

优化服务治理提速

苍溪作为劳动力输出大县,存在农村青壮年外流、农村治理人才缺乏的问题。如何加强党建引领、优化服务方式,把党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园区治理的强大效能,是摆在园区治理面前的重大问题。

对此,苍溪县大力开展园区治理骨干队伍培育,通过实施优秀返乡农民工“五项培养”计划、田园精英培育工程,回引产业领军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种养能手及村级后备力量等230余名,有效解决园区治理发展后继乏人的难题。

同时,园区党委根据各园区气候特点、“三留守”问题突出等情况,组建园区党员干部应急抢险、防汛抗旱、双抢等志愿服务队,形成园区志愿服务总队+村党组织+产业协会志愿服务支队的服务体系,开展抗旱抢险、抢收抢种、农作物管护等服务,提高园区群众满意度。

为激发群众参与园区治理的热情和能力水平,园区党委通过农民夜校、坝坝会等形式,常态化开展强农惠农政策宣讲、技术培训;完善《园区公约》,指导各村健全《村规民约》,推行生态庭院文化促进协会+乡风民俗引导员、庭院经济发展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清洁卫生监督员、乡村规划管理员、乡土文化辅导员“一会六员”模式,推进群众自我管理;每年指导村党组织评选文明家庭、邻里好人等3000余个,用身边典型教育身边人。目前,园区矛盾纠纷、上诉上访等发生率下降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