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4794251

渠县“四三模式”深入推进城市基层治理

www.gcdr.gov.cn (2020-12-02) 来源:达州渠县委组织部

渠县把城市小区作为基层治理的重点和突破点,以健全治理体系、充实支力量、创新治理方式、夯实治理保障为重点,着力构建小区(网格片区)党支部牵头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治理的联动格局,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认同感、获得感。

细化“三级架构”,健全治理体系。一是支部建在小区上。在居民小区、网格片区、楼栋建立片区党支部45个、居民小区党支部50个,增设楼栋党小组71个,采用组织选派、基层选拔、退休聘用等方式,从在职党员、退休干部、流动党员群体中,选拔95名支部书记、776名楼栋长、623名单元长,有效联络城市小区8149名党员,面对面服务小区居民,确保组织体系覆盖城市社区。二是中心建在邻里间。坚持“微投入、微更新、微景观”理念,按照“敲开邻里门、认识邻里人、增进邻里情”的工作思路,有效整合居民小区闲置架空层、国有资产等资源,探索建立“红色邻里中心”,全面推行“邻里帮”服务,采取“有偿+无偿”相结合的便民代办服务,切实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百米”。三是组织建在群众中。坚持“组织部门统筹、街道社区参与、小区支部指导”的原则,采取第三方社会组织孵化带动的方式,在条件成熟的小区成立志愿者组织,将小区内退休领导干部、教师、退役军人、医生、律师等高知群体吸纳进组织,切实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着力形成以小区党支部主导、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小区治理体系。

突出“三个一线”,充实治理力量。一是县级领导一线指导。创新推行县级领导联系社区兼任“第一书记”制度,按照“全员参与、精准挂包”要求,分管党的建设工作领导重点联系班子凝聚力不强的社区,分管政法工作领导重点联系矛盾相对集中的社区,分管经济发展工作领导重点联系发展思路不明晰、集体经济薄弱的社区,27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一对一”全覆盖下沉街道所辖社区履职。二是党员干部一线服务。持续推进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服务,全县8000余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全员下沉,建立重难点问题、重点难点群体挂包责任制度,采取包楼栋、包街巷、包难点户等方式划分责任区域、责任岗位,协助社区处理化解矛盾纠纷1300余件,构建起了“项目对接、领单服务、共建共治”的“双报到”服务工作格局。三是专业力量一线保障。建立“外聘+公益”两类法律顾问队伍,统筹102名援助律师、公职律师以及法庭、派驻检察室、派出所、司法所工作人员等作为公益法律顾问,同步外聘一批专(兼)职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有效推动乡村法律顾问全覆盖。大力推进“一村一(民、辅)警”制度,选派200余名优秀民警到村(社区)兼任党组织委员或主任助理,切实提高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推行“三化模式”,创新治理方式。一是推行亲民化理念。全域推行基层党建“亲民工作法”,推动服务理念、设施、方式亲民化,建好红色阵地、红色楼栋、红色细胞、红色物业、红色业委会“五红小区”,搭建居民说事、院坝问事、联席议事“三大民主协商平台”,组建志愿“先锋队”“帮帮团”370支,开展志愿服务100余场,兑现“微心愿”1.2万余个,推动亲民服务蔚然成风。二是推动网格化管理。整合党建、政法、城管、市场监管等各类网格力量,建立总网格长、片区网格长、网格长三级网格体系,以居民小区、商圈等为单位,建立专属网格169个,推行“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制度,强化网格信息采集、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群防群治、隐患排查、化解风险职能职责,及时解决社区有关社会治理难题。三是推进智慧化建设。着力打破部门间的数据壁垒,有效整合执法、服务、审批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活动,实施“网格渠县”“智慧村居”“e路先锋”建设,全力搭建“审批服务一窗口、综合执法一队伍、基层治理一张网、指挥调度一中心”的基层治理智慧服务体系,为群众办事提供更多方便。

强化“三大支撑”,夯实治理基础。一是强化物质支撑。加大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采取县级财政定额预算,县管党费定量补助,党员群众众筹基金等方式,同时整合社区集体经济自筹、共驻共建单位支持、街道补助等资金予以补充,推动各类支持政策捆绑打包下放到社区,确保街道有能力、有资源开展社区建设、服务群众工作。二是强化制度支撑。坚持“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标准做事”的原则,研究制定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十四五规划纲要,完善基层治理模范县三年创建行动方案,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双十条”工作,推行基层党建亲民工作法、“五大一提升”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支部建在小区上、党员干部当楼长、网格服务保平安、减负提能化民怨、大事小事都满意”基层治理创建行动,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强化智力支撑。建立与沿海发达地区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发挥驻外流动党组织、支乡联谊协会、异地商会作用,时时跟进沿海地区发展态势,组建学习团队不定期赴沿海地区考察学习。同时,结合渠县基层治理工作实际,邀请发达地区基层治理工作行家里手来渠指导,保证我县基层治理理念跟上步伐、工作常进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