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6169150

泸州市江阳区:聚焦乡土人才“广精优” 赋能乡村振兴

www.gcdr.gov.cn (2020-12-07) 来源:泸州江阳区委组织部

近年,泸州市江阳区聚焦“广、精、优”,打好乡土人才引育留组合拳,扩大增量、提高质量、盘活存量,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广”聚才,扩大乡土人才增量。突出以用为本,拓宽引才渠道,广泛积聚乡土人才。一是产业招才。围绕早春蔬菜、有机高粱、优质水果等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通过董允坝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项目,引进山东寿光、浙江象山梦之龙生态农业等农业示范龙头企业,引进农业科技人才200余名,返乡创业人才600余名。二是活动聚才。积极探索推行乡村振兴“特聘村主任”、公招事业人员到村任职、试点公开考录农名工专职副书记等引才活动,聚集企业负责人、退役军人、返乡创业人才、在外优秀人才等50余人向乡村一线流动。三是平台引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搭建产学研用平台,引进教授等专家人才20人,推广示范新品种100余个,新技术35项,新模式14项,转化各级科研成果15项。主动融入成渝地区人才一体化发展,与重庆市农科院合作引进田时炳蔬菜专家团队,建立董允坝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专家大院。

“精”培育,提高乡土人才质量。突出统筹推进,分类建立乡土人才库,精准实施乡土人才培育。一是订单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依托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针对性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5万人次、培育新型经营主体40余个。省市区11名技术骨干组成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开展蔬菜、龙眼和柑橘等优势特色产业技术培训30余场、培养技术骨干50余人。二是示范带动。围绕蔬菜、甜橙、桂圆、玉米、高粱、水稻和水产七大传统产业,遴选农技人才100余名,把技术讲堂搬到田间地头,面对面讲解、手把手示范。创业能手万昭玲,辐射带动周边村民种植黄豆3000多亩,人均增收超过600元。三是平台孵化。针对蔬菜、特色水果、生态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通过董允坝现代农业示范区双创孵化园进行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搭建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平台,培育新型农民500余人,开展农村实用人才、电商人才培训200多场1万余人次。

“优”服务,盘活乡土人才存量。突出关心关爱,营造爱才留才氛围,优化人才服务环境。一是优化创业环境。从土地利用、租金减免、资金补贴等方面为乡村人才创业开通“绿色通道”;搭建合作社、农超对接等各类平台,破解销售渠道窄、产销信息乏等风险性问题;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提高政务服务效率。近三年全区顺利落地乡村人才创业项目100余个。二是优化政策体系。出台《泸州市江阳区农村人才集聚工程实施细则》等政策,将农村人才奖补资金纳入全区3000万元人才发展基金“大盘子”,对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农村本土实用人才给予资金补助。每年重点培养“江阳三农之星”20名,每人给予1万元资金补助。三是优化关爱激励。落实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制度,协调解决乡村人才生活和发展难题40余个。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等媒体,拍摄《岩原鲤带来的百万财富》等拔尖乡土人才宣传片。建立乡土人才荣誉激励机制,100余名人才获市区荣誉,养鱼“土专家”李申学荣获“泸州市拔尖人才”“全国劳动模范”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