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7029101

用心用情驻村帮扶助力黎山高质量发展

——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镇黎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史典鹏

www.gcdr.gov.cn (2024-11-27) 来源:民族地区工作处

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被誉为“中国大禹文化之乡”和“中国羌绣之乡”。2023年8月,省政府办公厅史典鹏主动申请到北川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第一书记史典鹏在陈家坝镇黎山村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心用情服务群众,在黎山村精心绘制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以步步脚印丈量黎山,用辛勤努力盛开芍药


刚到黎山村,带着新奇不停地进农户、到田间走访调研,掌握了产业构成、村情民意、现实困难。在这过程中发现,黎山村种植了相当规模的芍药,但存在销售渠道单一、价格波动较大、适应性不好等问题。为此,他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邀请省农科院和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专家团队到村指导,构建了“芍药+”高山立体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为了打造芍药基地,史典鹏多次走访种植大户和省市县相关部门,成功争取财政、民间资金共900万元,改造硬化芍药基地道路4.7公里,引进专业农业技术公司和中药材专家,制定种植方案,推动品种改良,建成白芍药基地1000亩。规模扩大了,但老百姓还不会种植管理,专家可以讲几天,但不会一直在黎山,他就每天和种植户一起跟着专家学种植管理技术。今年,很多农户跟着一起种植,史典鹏就一家一家地指导,回答群众问题,让原本只在书本里看过的芍药花开满黎山村。

近期,他还积极联系县林业局和镇政府,认真编制《天府森林粮库芍药现代产业基地申报材料》,推动创建“天府森林粮库”现代产业基地。

现在的黎山村共种植芍药3000亩,种植户180户,超过全村三分之一以上。基础设施齐全,还成立了北川羌族自治县道本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直接与药企签订销售协议,帮助村民稳定芍药销路,2024年芍药产值达500万元,户均增收超2万元,有效推动了村庄的经济发展。

北川-1.png

史典鹏查看芍药根

以积分管理改善乡风,用集体经济凝聚民心

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黎山村为破解群众凝聚力减弱、参与基层治理热情不高的问题,开展“积分制”管理。史典鹏到黎山村后发现“积分制”范围较小、没有实际激励,效果发挥不明显。为完善“积分制”细则,多次组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以及坝坝会等,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顾虑,最终制定了《黎山村基层治理积分制管理方案》。

评比内容从单一的环境卫生增添到秩序、团结等五大方面,对全村每个家庭进行积分管理,评选过程由史典鹏和党员群众代表组成的小组监督,并第一时间向村民公开。同时,积分不再只是一个数字,而变成了可以在黎山超市消费的“货币”,村民用积分产生的消费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为筑牢“积分制”底部经济支持,千方百计壮大集体经济。黎山食品初加工厂一楼展示展销厅空间利用率低,到任后利用其闲置空间160平方米开办农村惠民超市,采取“党支部+联合社”经营方式,收益全部纳入集体经济,从2023年10月试营业至今,营业额已有30余万元,利润6万余元,集体经济不断得到充实和壮大。目前,黎山村集体经济年收入30余万元,兑换积分10.08万元,相关做法在新华网、学习强国、川观新闻等主流平台宣传报道。

今年,绵阳选育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黎山村因产业发展势头好、基层治理经验好、党组织书记强等原因被确定为乡村振兴“头雁”培育工作室,让各村后备力量到这里蹲点学习,史典鹏也在里面担任培训老师,主要讲解“积分制”和芍药种植。

北川-2.png

村民在黎山村便民超市前合影

以真心实意解难纾困,用实际行动收获认可

史典鹏深刻体会到,被组织选派参与乡村振兴事业,既是一份光荣的使命,也是一份沉重的责任。因此,他格外珍视回归农村、服务农民的宝贵机会,致力于践行群众路线,积极融入基层,全心全意帮助群众解决他们迫切关心的问题。

到村后不久,基本上全村都有了第一书记史典鹏电话号码,有问题直接联系,立即帮助办理并进行回访,将自己融于黎山。他坚持将政策宣传与倾听民声、办实事、解难题相结合,耐心向村民解释惠民政策,让政策清晰。有一次村民杨邦奎突发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史典鹏第一时间帮助办理残疾证,还为其申请了省市县三级残联近1万元的临时救助。

一年多来,这个省里来的干部变成了“村干部”,汛期排查道路、堰塘,评估地质灾害威胁区群众安全情况,遇到雨情第一时间转移安置;帮助困难家庭儿童联系学校,免除学费;争取污水处理项目,改善39户群众居住环境;争取新建5G移动通信基站......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获得了群众的一致认可。

北川-3.png

史典鹏入户宣传政策

北川-4.png

史典鹏送李春铃去学校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