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7028982

抓住集体经济“牛鼻子” 探索产业发展“好路子”

——乐至县金顺镇水竹村驻村第一书记申成刚

www.gcdr.gov.cn (2024-11-28) 来源:民族地区工作处

“申书记虽然年纪轻,但想问题做事情稳重不冒进,言出必行,也不怕吃苦,这个小伙子不错,我们都很相信他。”提起申成刚,老党员夏国清竖起了大拇指。

驻村一年多来,申成刚每天都坚持早起,他习惯从住处走路到办公室。他说“每天走到办公室的这半个小时好处不少,既锻炼了身体,也顺路查看了集体经济农作物生长的情况,一路上还能和遇见的群众打个招呼、聊聊家常,更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有时候他也会感到愧疚,去年来驻村的时候,家中幼子刚满周岁,由于工作需要,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每次回家,儿子都跟他不亲,但他说“我从没有后悔过来驻村,作为一名出生在农村的党员干部,能有机会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挥洒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看着愿景变为现实,此生甚幸!”

摸清底数厘定思路,打好产业发展基础

2023年9月,申成刚主动请缨到三市交界的乐至县金顺镇水竹村任第一书记。在获悉组织审核同意后,他等不及到村报到,就第一时间联系前任第一书记,详细了解所驻村基本情况。报到后,他带领工作队,仅用两周时间,就走遍了全村所有在家农户和集体经济主要地块,日均步数超过了2万步。

经过走访,他发现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市场需求不够清晰和敏感,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思路,现有村集体经济产业多为种植传统农作物,经济价值不高,集体经济缺乏新增长点,增收潜能有限。但走访过程中,他和工作队员也发现本地青冈木林业资源极为丰富,具备发展段木香菇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能不能干?怎么干?”是摆在他面前的一大难题。

他深知“闭门造车”无异于井底之蛙,集体经济发展要想突破,发展思想必须革新。为此,他多方联系,组织村社干部和工作队到广元青川、遂宁安居等地考察学习,不断开拓视野、学习经验、打开思路。在经过多轮研究讨论、考察学习、市场分析后,结合本村实际情况,他主导提出了“巩固传统优势、扩大现有优势、发挥潜在优势”的集体经济发展思路。推动稳定保持水稻、玉米、榨菜、凤凰李等传统农产品生产种植,优化扩大甜糯玉米种植规模,探索建成年产万斤段木香菇试种基地,建设起拥有18个温室大棚的蔬菜种植基地,盘活闲置旋耕机和联合收割机开展社会化服务,逐步夯实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壮大基础。

乐至县-1.png

带队到广元青川考察香菇产业

邀请专家指导生产,科学管护提产增质

在和村干部研究分析集体经济收入构成的工作中,他发现村上50亩的李子园,去年仅仅卖出了1.7万元,亩均收入不足350元,远远低于正常行情。经过多方询问和实地求证,问题的根源出在粗放的管理方式上,日常管护缺乏专业性的指导,李子产量和品质都不高,市场自然不认可。他还发现,在其他农产品的日常管护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为改变集体经济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产出和质量,他和村党总支部书记刘志刚一道,牵头建立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推动落实专人分片管护等措施,进一步理顺产业管护体制机制。同时,他还积极发掘本村优秀“田博士”“土专家”、外聘专业老师,逐步建立起产业管护的“专家库”,把老师请到田里、请到园里给大家悉心指导,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集体经济管护更加科学有效。

乐至县-2.png

申成刚对椴木香菇菌棒开展管护

通过一年的努力,水竹村集体经济甜糯玉米亩均同比增产9.17%、产量达1392斤,亩均收入同比增长14.47%、达1979元,凤凰李亩均同比增产100.74%、产量达367斤,亩均收入同比增长90.22%、达666元。如今“只有精细化的管理才能生产出量多质优的农产品”这一管护理念已深入每一个集体经济管理人员的内心。

完善包装树品牌,直播带货拓销路

农产品种出来,卖出去能变现才是关键。2023年临近春节,原来谈好的收购商突然毁约,集体经济近百吨大头菜、榨菜面临滞销,他愁得整夜睡不着觉。在他多方联系下,最终以高于当地市场行情的价格将农产品全部售出,为集体经济创收9.5万元。

但这一次“极限”售货的窘况让他认识到,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会极大地制约集体经济的长远发展。为此,他先是牵头设计了水竹村自己的LOGO,探索建立起了“水竹生鲜”“水竹山珍”农产品品牌,并定制了带有LOGO的包装箱和包装袋,提高产品“颜值”。同时,他还积极拓展机关单位“直供式”、特定客户“订单式”生产,极大程度上解决了产品的销售问题。

为进一步把村上的农产品卖个好价钱,他还积极邀请网络团队到村开展直播助农活动。关键时刻直接上阵,为直播间观众详细讲解每种农产品的生产种植过程、主要特点。在他和工作队的努力下,2024年资阳市市级、县(区)级机关事业单位采购水竹村集体经济农副产品4.7万余元,直播销售农副产品4万余元。

他还协助工作队胡杰同志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多次与省农业农村厅、生产厂家、县农机站沟通协调,最终促成村上2017年购买的收割机和旋耕机遗留上牌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同时,在县农机站的大力支持下,组织村上培训了5名机操手,使得闲置资产得以重新运转。今年,闲置农机提供社会化服务已为村上创收1万元,为集体经济节约开支0.8万元。

乐至县-3.png

申成刚同主播唐琪英一起直播带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