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淳彦杰被派驻简阳市镇金镇干家沟村任第一书记。一年多来,淳彦杰始终牢记使命,摆正心态虚心沉淀扎根基层,把推动干家沟村发展治理提质增效作为第一要务,千方百计谋思路、打破常规想办法、借脑借力解难题,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新篇章贡献最大力量。
驻村期间,淳彦杰积极履行职责,在谋定本村未来10年系统性规划、发展藤椒柑橘套种产业、开展村级人居环境打造、建强村党组织战斗堡垒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提升了干家沟村发展治理水平。
以身作则——当好一个第一书记,首先要当好一名村民。到村第一天淳彦杰就被村“两委”干部上了一课:“老百姓不会认可一个连麦子和韭菜都分不清的驻村干部。”这句话深深印在了淳彦杰的脑海,他迅速转变身份角色,坚持吃住在村、俯身下地,在完成每日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走向田间地头虚心向村民学习农业知识、直接参与农耕活动、动态了解市场行情,逐一拜访请教本村种养植大户,始终站在村民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难题。在全覆盖走访农户过程中,探索出“一问一测一表”(问询家庭基本情况、给在家老人测血压、填写村规问卷表)的工作方法,切实将入户走访和问需收集结合起来,采集到有效需求问卷1000余份,发现解决问题30余个,并根据村民需求策划项目10余个,真正做到对本村实际底数清、情况明、问题准。与村民时间待长了,村里有人婚丧嫁娶都会请他参加,干群关系也在家长里短中得到不断增进。“基层工作往往需要自下而上的思考问题,工作导向不应该全是上面要我们干什么,而是站在村民的角度思考他们需要什么?本村集体意愿是什么?我们就针对性的干什么。”这是淳彦杰坚持的工作原则。
▲淳彦杰用“一问一测一表”方法开展入户调查
以图定向——创新编制首个系统性村社发展治理规划蓝图。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淳彦杰,始终对城乡规划有着独有的见解和追求,他认为一个村未来要想有好的发展一定要有一个系统性的规划。刚到村上时,淳彦杰发现村“两委”对本村未来怎样发展缺乏思路、办法不多,为此他特别邀请到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建筑系主任赵炜教授团队,为干家沟村系统性编制一部村社发展治理规划。规划以未来10年为期限,系统梳理了本村各类资源,科学谋划本村发展方向和定位,通盘考虑生态修复、土地综合整治、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历史文化传承等要素,针对性提出对策措施,助力本村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为了编好这个规划,淳彦杰还邀请川大团队将研究生课堂直接搬进了村里,动用了超20人的编制团队走村入户,花费近7万余元购买无人机进行全覆盖测绘。历时半年时间,淳彦杰带领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与编制团队并肩作战,一起开展田野调查,一起开启思维碰撞,为干家沟村贡献了一笔宝贵的智力财富。最终课题组还将规划转化为了20余个大大小小的具体项目,供本村按近远期逐步落地实施。淳彦杰讲道:“我认为不同知识背景的第一书记应充分发挥不一样的专长,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因地制宜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避免乡村振兴的同质化和无序化。”
▲干家沟村村社规划启动仪式
▲与编制团队探讨规划方案
以美塑形——将美学引入乡村,以全球创意设计让村民切身感受美丽乡村。干家沟村7组有一颗树龄约170年的省级挂牌黄葛树,树旁边是一户闲置多年的土胚房,村民们依托这棵古树和土胚房自发搭建了一处休闲凉棚,平时就聚集在此休闲聊天、开会议事,好不热闹。村上收集村民意愿时,大家纷纷表示希望将此处打造提升成为一个承载村民集体记忆的品质空间场所,这正好与成都市委社工部推进的社区美空间理念不谋而合。淳彦杰得知后立即着手将此处点位策划为干家沟村黄葛树社区美空间项目,并申请纳入了2023年中国·成都市第三届社区美空间全球创意设计大赛,最终吸引到来自中国、澳大利亚、日本、瑞士等75家国际知名设计团队进行设计,让小乡村走向了国际化,极大提升了干家沟村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目前,该项目在成都设计集团锐意设计中心和简阳市委社工部的支持下,已获得项目落地支持资金40万元,正由哈佛大学设计团队落地实施,拟打造成为新进乡村网红打卡点。在黄葛树社区美空间建设的带动下,村民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陆续还有几个村组主动策划申报了乡村小剧场、艺术工作室等美空间项目,希望通过创意设计打造更好的乡村人居环境。淳彦杰讲到:“以设计力量引领乡村振兴是一种新的尝试,以美为媒招引社会各界、市场主体参与项目设计、认领、合作共建,可有效推动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
▲黄葛树社区美空间方案意见征集议事会
▲黄葛树社区美空间呈现效果
▲第一书记与两任村支书的接力传承
以事聚人——推动党建工作脱虚向实、见事见人。建强村党组织是第一书记四大职责之首,也是淳彦杰到村后思考最多、觉得最难做好的事情。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他总结了一套建强村党组织的管用经验——“三个一批”(针对性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和历史遗留问题,增强党组织群众组织力)。依托全覆盖入户走访的契机,淳彦杰和驻村工作队积极收集回应村民诉求,成功申请帮扶资金6元余元修缮本村7组破损20多年的拦河堰(桥),解决了下游农耕生产生活问题;申请2万多元解决了一户脱贫户危房加固资金难题。积极协调帮扶单位、市场主体,购置本村散户、村集体滞销的爱媛、耙耙柑、不知火丑柑、土鸡鸭、藤椒等农产品,帮助销售5000余斤,销售额达10万余元。申请运用成都市委社工部帮扶资金购置约8万元爱媛苗木发展75亩藤椒爱媛产业,预计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长约20万元。精准性链接一批实力主体开展结对共建,增强党组织社会号召力。链接天府新区党群工作部大力支持,引进麓湖基金会、麓邻超市参与社企共建,与麓湖国际化社区签订党建联盟协议,围绕农产品销售、五美庭院打造、产业发展、节日活动联建等开展合作,获得资金支持10万余元。同时,积极统筹整合陆军第77集团军、简阳市邮政储蓄银行、锦江区海棠路社区等本村对口帮扶单位,结合村上需求和村社规划制订目标、策划项目,共谋对策、共享资源、共同推进,让各条帮扶资源和村党组织形成了合力。主动性策划开展一批党员活动,增强党组织政治领导力。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淳彦杰每周坚持召开驻村工作队工作例会,每月组织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共同召开重要工作专题研究会议,按期参与和组织“三会一课”,带领村“两委”外出举办主题党日活动2次,讲党课2次,主导策划和参与表演了“重阳节敬老”“乐队下乡”“一个人的剧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积极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议事制度。淳彦杰讲到:“以前老是听到‘以事聚人、聚人成事’的社治理念,没能深刻领悟,没想到在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工作中顿悟了这句话,这让我深刻体会了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
▲申请资金修缮村里破损20多年的拦河堰(桥)
以片促点——摒弃驻村点状思维局限,扩展格局视野深入开展片区工作。驻村伊始,淳彦杰被推举为成都市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第九片区组组长,负责联系指导简阳市雷家镇和镇金镇的各驻村工作队员。每季度组织2个镇的驻村工作队员赴外开展主题活动,“以片区为单元开展工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能够进一步开拓各驻村工作队的眼界,促进好的经验互相借鉴、好的资源流通互动,实现乡村振兴的区域共赢效应。”同时,作为镇金镇驻村工作队临时党支部书记,淳彦杰坚持跳出村域局限谋发展,协助镇金镇党委政府谋划重大项目,深度参与了镇金镇老农片区研学基地(纠正学校)、黄家厅月亮湖文旅项目策划、项目申报和资源链接,积极链接了华侨城、乡伴等资源为本镇发展出谋划策,在驻村工作之余,动员本镇驻村力量助力镇金镇高质量发展。
驻村感言
星辰终归大海,青春定不负韶华。驻村一年多来,日子虽然短暂,但淳彦杰认为对他个人来说是一种宝贵的历练和能力的升华:“从刚来时的书生气到现如今的接地气,从最开始的无力感到现在的后劲足,我通过真抓实干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担当,不变的是初心,变的是更有信心、更有希望,今后的日子我将勇担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