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孙杰,男,汉族,1995年7月生,四川荣县人,中共党员,荣县残疾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2023年7月至今担任荣县新桥镇圭山寺村驻村第一书记。
【人生格言】驻村驻心,情系百姓,共筑乡村振兴梦。
【村情简介】圭山寺村距离荣县城区有着50公里之遥,远离城市的喧嚣,保留着最纯粹、最质朴的乡村风貌,该村村民小组有10个,总户数773户,总人口2432人。幅员面积达11.98平方公里,拥有耕地2989亩、林地7270亩,是典型的浅丘地带,林中夹地。
深入开展入户调研
全村产业主要是依靠传统种养殖业,麻竹发展有3000余亩,粮油种植面积2500余亩,涵盖水稻、花生、玉米等主要品种。生猪年存栏2600余头,羊存栏500余头,鸡、鸭、鹅小家禽有6700余只。这些都是孙杰驻村以来通过走访,摸透实情、掌握的底数。驻村工作访村问户乃是日常的必备工作内容。为了让群众能更轻松地记住自己,孙杰时常向群众这样介绍:“我姓孙,就是孙悟空的那个孙哟”。就这么着,村里的人都晓得来了位自称姓孙、跟孙悟空一个姓的孙书记。虽说他并没有那孙悟空神通广大本领,但他扎根在基层一线的农村,快速转变自身角色,全心全意地服务着群众。
“真心相待”变“群众新认同”
俗话说:“瓜子不饱暖人心”,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与尊重。在圭山寺村,他早已把驻村工作当成了回家,将自己视作这个村子的第2433名村民。学生上学,看病求医,有忙必帮,不把自己当“外来户”“过路客”,总是第一时间就想着帮忙解决。
断头路施工现场
刚到村上,他就收到党员和群众反映,2组与3组之间有约1公里断头路,两组的村民出行需要绕上3公里。他立刻到现场去看、去问、反复协调施工队进行测量估价,经测算需要3万元的资金才能打通断头路。他随即回到单位,争取支持、落实资金,经过1个月的施工,曾经的“断路”成了“通途”,村民们纷纷夸赞“还是小孙书记有办法。”
今年10月,集中安置区村民龚林均家里突发饮水难题,孙杰接到电话后就立刻赶去查看。原来,龚林均用铁丝把抽水泵的水管绑在了树上,随着树木越长越大,铁丝越勒越紧,导致流水不畅,而龚林均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眼瞅着要断水,他急得团团转。孙杰到达后二话不说,爬上梯子,快速将铁丝取下,重新固定好管道,看着哗哗流水,龚林均笑得格外灿烂,连连感谢:“孙书记,多亏你啦!咱老弱病残的,没你真不知咋办呀!”孙杰在当天的驻村日志写下这样一句话“群众利益无小事,哪怕是堵了一根水管,我只要帮他疏通了,老百姓的心也就通了。”
解决因铁丝勒紧水管无法供水问题
像这样的实事儿,他可没少干。他先后为1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完成户均6千元的无障碍改造,整治8户家庭老化线路的安全隐患,主动协调为6名出行不便的残疾人提供上门评残服务,为13户困难群众申请2600元慰问,为监测户申请2000元爱心救助。同时,他还积极筹措资金,修缮党群服务中心厕所,为活动室增添8000元配套器材,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他主动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真心相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成为村里公认的“热心人”,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农户无障碍改造测量
“传统产业”变“增收新希望”
为改变圭山寺村现有竹林低产,经济效益不高这一状况,他入户开展调研,得知麻竹属速生竹种,三年可成林丰产,经济效益可观,他立即着手开展调研、论证,对麻竹种植、科学管护、麻竹笋深加工及市场销售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学习。2023年12月,他说服农户试种麻竹300亩,以点带面发动农户自主推广发展。截止目前,圭山寺村已种植麻竹3000余亩。下一步,他将动员群众对低产竹林进行改造,加强科学管理,推动实现麻竹笋丰产。同时他还计划开办麻竹笋深加工厂,打造产业链,做成麻竹系列产品上市,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为农户发放物资
针对圭山寺村传统种养殖规模小的问题,他逐户摸排,精心规划、实施好105户脱贫户产业入户发展项目,培育扶持种植户41户,养殖户64户。他还积极向单位汇报,开展养鸭技术培训,向每户免费发放鸭苗50只、饲料320斤,为80个家庭“造血”增收。针对部分残疾人家庭缺劳动力、养殖地等条件,积极探索“互助供养”养殖模式,动员成功人士返乡带动养殖,修建养殖农场一个,为10户困难群众代养。
“销售困境”变“助农新路径”
偏远乡村“土货美”,卖到县城“累断腿”。圭山寺村是荣县最边远的地区,与宜宾交界,距离县城区55公里之遥,当地村民想要将自家“土货”卖到县城十分不便。他看到本土村民“熊大、熊二”的乡村直播视频,主动联系,双方就开展“村播”让“土货”走出乡村达成共识,圭山寺村委院坝成了“村播”的大舞台。为保障直播卖货,他与队员跑遍全村各户,对村民养殖的鸡、鸭、鹅进行登记,特别标注了4000多只货真价实的“土货”。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圭山寺村把土特产搬上“云端”“新农人”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推介土鸡、土鸭、土鹅、干豇豆等土特产。截至目前,圭山寺村已开展“乡村直播”12场次,销售额8万余元。
参与“土特产”直播带货
为了让“村播”持续发展,他积极争取派员单位领导的支持,邀请县残联理事长现场观摩,对直播网络不佳、直播流量不多、屠宰不规范、设备不先进等问题现场指导,补助采购直播设备费用。孙杰还帮助村“两委”盘活冻库等集体闲置资产,为仓储、包装、物流配送等提供服务,进一步降低直播销售成本,提高销售效率,促进当地农产品与市场无缝对接,为村集体带来每年上万元的收入。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上,有时候,他就如同宣传员,积极宣传党的好政策,又像是劝导员,耐心解决群众之间的纠纷矛盾;还能化身统计员,细致做好各类数据统计;甚至当起老师,给村民传授有用的技能;偶尔也会扮演家长的角色,关心关爱村里的孩子……他恰似孙悟空拥有那超强的“七十二变”一般,群众需要他成为什么角色,他就摇身一变成为什么角色,但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