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钰现任德阳市旌阳区电子政务内网和专用通信中心股长,是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宏山村驻村第一书记,连续8年事业单位年度考核优秀。2023年,黄许镇宏山村因基础设施短板、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被纳入软弱涣散党组织开展集中整顿,从那一刻,旌阳区委办刘钰便与之结缘。一年来,她一头扎进村里,从建阵地到强支部,从察民情到惠民生,从挖潜力到兴产业,随时都能看到她的身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的生动含义,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
召开驻村第一书记群众座谈会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作为“二进宫”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刘钰很清楚,要想彻底摆脱软弱涣散的帽子,首要任务是把党组织建好、把党员的作用发挥出来。建阵地,从质疑到赞许。村党委班子首次见面会上,她在听取村班子成员的介绍后,没有寒暄、直面问题,一针见血的指出,眼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解决村民活动阵地老破小的问题,大家听了都投来质疑的目光。说干就干,会后她立即向组织部了解政策,向派出单位争取支持,落实区级阵地补短项目资金20万元,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活动阵地改造提升,办成了村“两委”几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村里的老年人闲聊中都说,这个女娃书记不简单。抓班子,从散乱到规范。村党委班子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开展支部活动照本宣科、按部就班、流于形式,导致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不强。面对这些问题,她创新开展宏山村党委党建标准化建设,通过建立“1+N”制度将组织生活规范化,同时围绕“七一”等重要节点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赴革命老区沉浸式开展“追寻红色足迹、重温入党初心”活动,引导全体党员讲党性、守初心,全面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的激情。带队伍,从排斥到情愿。宏山村党员104名,平均年龄为55岁,年轻人不愿回村、不想入党的现象普遍存在,村后备力量严重不足。为了把全村年轻人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她在全面摸清年轻人就业、思想等情况的基础上,定点上门与年轻人拉家常,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会,与外出年轻人深入交流,引导其回乡干事创业,并从返乡青年、致富能手、热心群众中挖掘培养党的后备力量6人,其中3人已确定为“两委”后备干部。
开展“送政策上门”系列政策宣传
村民富不富,产业是关键。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是群众增收的保障。到任后,她把振兴产业作为重中之重,结合实际补短板,立足优势挖潜力,力争用一年时间为宏山村发展集体经济打牢基础。守护一段母亲河。宏山村依绵远河而建,也因绵远河而兴,部分河堤沟渠年久失修导致坍塌,她很清楚必须把河守好护好,才能为全村发展保驾护航,于是多次向上级部门汇报,争取到14万元实施宏岩堰沟渠维修加固项目,确保了全村农田和村民的安全。算好一本经济账。宏山村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2022年以前,仅靠村集体资产出租收入7万元,难以维持日常运转。她和村“两委”班子多次商量讨论,全面开展村集体资产清查盘点,成功盘活农科队闲置土地20亩,复耕后通过农交所挂网交易,通过挖存量找增量,进一步盘活集体资产,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长到17万元。修建一条产业路。把基础设施补短作为前提,积极争取50万元实施油菜制种基地道路建设、民生微实事亮化工程等项目,建成产业路3公里,村道加装路灯50盏,为后期产业壮大奠定坚实基础。寻找一个好产业。充分挖掘本村资源优势,全力培育一批特色产业,促成沿山路柑橘园和德味农庄合作,区级农业专家与鲈鱼养殖基地结成共建对子,同时想方设法拓展果滋源葡萄销售渠道,利用自身资源,吸引市民到宏山休闲娱乐、采摘体验,帮助村民增加收入。化解一个历史问题。面对“十组与兴龙鑫贸易有限公司租赁土地腾退纠纷”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她多次向区法院寻求帮助,有效推动纠纷化解取得实质性进展,确保拖欠的土地租金尽快回到村民手中,为全村发展腾出产业用地40余亩。
“送产业到户”发放鸡苗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到宏山村后,她把做宏山人、讲宏山话、办宏山事作为第一要求,大到事关全村发展的大事,细到老百姓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无一不是她深耕细作之事。在同吃同住同劳动中融入宏山。为了全面掌握全村情况、迅速融入宏山,她第一时间将家搬到了五队队长家中,用一个月时间全覆盖走访村民,白天就在田里与村民一同劳动拉家常,晚上就和村班子成员促膝长谈开坝坝会,用最短的时间对全村的每一条路、每一户人和资源特色、问题困难了如指掌,被村民亲切的称为宏山的“幺女儿”。在关爱老幼中传递温暖。把做好“一老一小”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在六一儿童节联合黄许社工站、四川维扬律师事务所举办“与你童行・欢乐童享”游园活动、“法润童心・与爱童行”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教育活动,在重阳节召开村老干部座谈会,为80岁以上老人送上爱心礼包,在全村营造尊老爱幼的良好氛围。在强化治理中凝聚合力。只有把全体村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有效激发新活力、增添新动能。她及时修订村规民约,组建党员义务劳动队,定期开展垃圾清理、道路养护等活动,发动全村为身患重疾的村民捐款,大力弘扬“团结和谐、积极上进、互助友爱、淳朴善良”宏山文化,全面增强村民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走访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