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梓潼县自然资源局干部史丽君同志被选派到演武镇玉泉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任职以来,她坚守在农村一线,始终将群众安危冷暖挂心间,以担当诠释初心、用实干践行使命,从点滴做起,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积极拓宽销路她是群众心里的代言人
到村初任第一书记的她,首要任务便是走访了解本村基本情况。走访中她发现农户辛苦种养的优质农副产品,因为没有一个好的销路,而卖不到好的价格。面对一张张愁眉不展的面孔,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替农户扩宽销路,帮助他们增收,当好本村农副产品的“代言人”。首先,她通过农户和网络平台学习种养知识,扩宽专业知识面。每到一户,她总是满腔热情、耐心细致地拍摄种养环境、农副产品;同时,她奔走于县城各个菜市场、家禽交易市场、街头超市、饭店、农家乐等农副产品主销对象,将随身携带的“梓潼驻村帮扶”公文包作为她的代言名片,每到一个销售点,她都会一边跟客户介绍“您好,我是演武镇玉泉村驻村第一书记,你们这里需要采购农村绿色产品吗……”,一边打开手机播放已经保存好的农副产品视频及照片,详细介绍本村某家某户农副产品的特点。在线下推销的同时,她还组建了农副产品专卖微信群,以及通过小区住户群、单位职工群、学生家长群、微信朋友圈、微信视频号、抖音等平台发布“种养殖”视频和供求信息。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她推销的农副产品在客户反馈中好评如潮,回头客也不断增多,有的客户在她指引下自驾车到村里采购农副产品,有的客户由她挨家挨户送货上门。随着订单增多,她每天在路上送货的时间也越来越多,经常加满一箱油没几天就又见底了,为了节省一点运输成本,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坚持买了一辆小型电车作为带货车,这对于一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又是一笔较大的开支,但她说“我是真的想帮老百姓多做点事,不想因为心疼那点油就少跑路。”经过其不懈努力,玉泉村的农副产品与食品销售公司、单位食堂、农家乐、家禽交易商铺等30余个供销点建立了供求关系,散户回头客达1000余人,任职以来,帮助代销山羊、鸡鸭鹅、大米、辣椒、金宝李等农副产品达50余万元。
认真纾困解难她是群众心里的暖心人
入户走访,是驻村干部基本工作方法。也是在入户走访中,她发现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刚到村任职时,她了解到一些卧榻在床或坐着轮椅的人却无残疾证,询问后得知,他们因行动不便导致无法外出评残办证,随即她组织人员全覆盖排查,对全村疑似残疾人未办证的情况进行了摸排统计,随即向县残联和县人民医院汇报情况,争取其入户为玉泉村特定人群进行残疾鉴定。在有关部门协同努力下,10名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享受到了入户评残、申领残疾证、申报残疾人补贴等“一站式”服务,转介12名行动较方便的疑似残疾人到县人民医院进行残疾鉴定。
走访中,每到一户她都会为群众宣传低保、医保、临时生活救助等惠民政策,尽力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有啥需要我们驻村工作队帮忙的吗”。在走访脱贫户梁天翠家时,老人指着门前秧田焦急地说:“眼看别人都在栽秧了,有的都已经栽完了,我却要天天照顾瘫痪的老头子,今年这块田恐怕只有荒着了。”她一边安慰老婆婆不要着急,一边组织人员帮忙。第二天天还未亮,驻村工作队和热心群众便来到了梁天翠家帮着扯秧苗、平田、插秧、煮饭,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你追我赶的氛围中奋战了一天。看着整整齐齐的秧苗铺满秧田时,梁天翠含泪握着她的手说道:“女子,今天多亏你们哦,你是个好女子!”为继续为这个家庭缓解压力,她带领工作队员持续帮助脱贫户梁天翠家排忧解难,得知老婆婆想要售卖去年的谷子却无法运输时,为了解决运输和稻谷增值的问题,她和工作队员便借了一辆货车将老婆婆家里的稻谷运往城里加工成大米后销售到了单位职工食堂。在帮助其代销的岁月里,梁天翠家的土鸡蛋也成了“抢手货”,上一批鸡蛋还未售完,下一批鸡蛋就已经被客户提前预定。此外,为了圆梁天翠孙女的大学梦,她及时将这个家庭的困难向县级领导汇报,在各方的大力协同下,帮助这个家庭争取到了爱心企业助学金,每年4000元。她任职以来,她带领工作队共为700余人解决实际困难1000余件。
聚焦党建引领她是群众心里的引路人
上党课是村里党员大会的必备课题。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她以“保持党员先进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党纪守初心正作风促振兴”等为主题讲党课5次,激励党员干部敢于担当作为。她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服务群众零距离纾解群众烦心事”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党日活动。春节前,策划开展“主题党日送温暖真情服务迎新春”主题党日活动,帮助30余户困难群众打扫院落、贴对联,并送上大米、食物油、牛奶等温暖过冬物资,让群众增添了幸福感,脱贫户袁义胜语重心长地说:“这么多人关心我们,非常感动,相信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为了以良好村貌迎接“七曲山翠云廊杯”中国公路自行车职业联赛,她组织开展了“党建引领赋能乡村振兴添彩”主题党日活动,对108国道玉泉村段沿线生活垃圾、“牛皮癣”杂物杂草进行了全面清理,入户宣传生态文明思想,营造了“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七一”期间开展了“学先进守初心颂党恩”主题党日活动,表彰种养殖大户、人居环境示范户、致富能手共40户,邀请受表彰代表分享经验、为家乡发展谏言献策,进行森林防火等安全知识竞赛,营造了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她任职以来,共带领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开展此类活动共8场,提升了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拉进了党群干群关系。
有效推动发展她是群众心里的实在人
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她带领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对上向县自然资源局争取地质灾害隐患点整治项目资金720万元,帮扶资金2万元,防火通道2.9公里,绿化项目资金30万元;向县农业农村局争取藏香猪产业发展路280米,精修河堰1口、塘堰2口,塘堰补漏1口,硬化金宝李果园水渠1公里,硬化水库水渠500米;向财政局争取“一事一议”资金6万元,维修道路400米。对下帮助流转土地240余亩,发展壮大村特色水果“金宝李”,年销售额50余万元,45户农户共收益流转费4.9万元,带动本村100余人临时务工,年务工收入约12万元。引进四川蜀牧人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承包村黑山羊养殖基地,首年承包费7万元并每年递增,承包期限10年,39户脱贫户参与收益分红。
她带领农户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推行“借母还羔”产业帮扶项目被绵阳日报、四川基层党建网等多家媒体宣传推广。在推进项目过程中,她带领驻村工作队挨家挨户做动员工作,为增强群众养殖信心和积极性,组织村社干部、群众代表在合作社举办“借母还羔”启动仪式。仪式当天,驻村工作队代表村集体与群众代表签订养殖协议,并将怀有小崽崽的母羊分批次安全护送到农户家中。推动种养殖产业的同时,她带领工作队员和村“两委”结合村特色产业和地理优势,引进业主租赁酒店垭农户自建房,着力打造农业体验馆和乡村民宿,推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汇聚工作合力她是群众心里的守护人
她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定期研究工作、分析问题,及时向县级联系领导、帮扶单位反映自身不能解决的困难,寻求解决办法。督促指导帮扶责任人和脱贫户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定期到村开展帮扶工作,帮助脱贫户纾困增收。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每阶段重点工作,解决好民生实事。防汛期间,她带领驻村工作队竭尽全力做好地灾点转移群众的生活保障和服务工作,走遍每个临时安置点了解住宿、伙食条件,为村社干部、转移群众运送食物、雨衣雨鞋、应急警示牌等抗洪物资。为让转移群众撤得安心、住得舒心,她挨家挨户做工作,新增4个临时安置点,专程驾车去县城购买米粉、包子、羊肉等改善转移群众伙食,并与群众结对开展文艺晚会,邀请镇文化干部播放坝坝电影,营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
时光荏苒,转眼间驻村一年多了。她说:“驻村工作队既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也是离群众最近的‘服务员’,玉泉村工作队正在以坚定不移的步伐践行着驻村工作的初心使命,强化驻村日常管理,组织实施各类帮扶行动,从点滴做起,在乡村振兴一线积极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