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6918685

以行动诠释初心,以实绩赢得民心——泸州市合江县大桥镇留学堂村第一书记陈理

www.gcdr.gov.cn (2025-04-08) 来源:民族地区工作处

以村为家,心系群众,脚下有泥,心中有情。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大桥镇留学堂村驻村第一书记陈理自2023年9月接过驻村帮扶“接力棒”以来,紧紧围绕“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基本职责,紧密团结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以干事创业的热情、奋发有为的激情,共同续写留学堂村乡村振兴新篇章。

摸清底子,找准“病灶”

刚到村任职时,他对村里情况一无所知,怎么开展工作?如何打开工作局面?心中忐忑不安又焦虑惶恐。前任第一书记告诉他:要想开展好驻村帮扶工作,首先得摸清村里的家底。于是他第一时间与村委干部了解村里的人口结构、土地面积、产业分布等基本情况。然后对村级档案资料仔细阅读、反复琢磨,了解村委会讨论最多的、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接下来的一个月,他遍访村内农户,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收入来源、困难所在。他所在的留学堂村距离大桥镇驻地4公里,幅员面积约7.22平方公里,人口945户3425人,其中脱贫人口179户592人、低保户85户104人、特困人口25人,正式党员94名。为尽快找准发展之路,他组织召开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座谈会,聆听他们的看法与建议,大家一致认为首先要解决100万元中省项目冻库项目闲置问题。面对问题,不等不靠,他主动与村“两委”干部一起外出考察对接,寻找合作伙伴,通过不懈努力,成功招商引进泸州正羽农业有限公司对冻库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村集体每年收取租金5万元,让闲置资产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同时,借助郎酒集团订单收购糯红高粱契机,将村集体土地出租给泸州好菜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探索“榨菜+高粱”接茬轮作种植发展模式,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糯红高粱、榨菜等产业发展。2024年,通过“公司+农户”模式,让周边群众通过在基地务工、自种榨菜高粱、流转土地等多种形式获得收入约10万元,村集体在劳务派遣、土地出租中获得收入约3万元。今年,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1万元。

图片1.png

召开院坝会为群众发放廉心卡协调群众林地纠纷

提升硬件,建设阵地

他刚到村任职时,每次走进村委会办公室,听到村委干部嘴上叨唠最多的话语就是“这死电脑,咋那么慢?还让不让人办公嘛。”“遭了,又死机了?我的资料保存没有哦!”“这办公室已经修了10多年了,是该整修了。”“陈书记,能不能想点办法,到你单位上去帮我们整几台你们换下来的电脑哦?”这些半是调侃半是认真的话语,让刚任职的他心中不是滋味,刺激着他要想办法改变这种尴尬局面。他深知,村办公阵地是群众接触村委干部的第一场所,也是村上对外展示的门面形象,这件事必须要办早、要办好。他找到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商议:“村委干部对我们的办公条件、办公阵地有意见,咋办?”“你去找点资金来撒,有了资金,一切都好办了。”在经过反复思考后,他厚着脸皮向县政府办公室争取资金5万元,整合村委资金约5万元,对村委会办公室进行了全面整修,添置新的办公桌、椅子、电脑,设立便民服务窗口,为村民们提供一站式服务。办公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们办理事务更方便快捷,对村委干部的满意度也大幅提高。

改善道路,打通“脉络”

进行工作交接时,前任第一书记告诉他:“这两年我想办法为村上修了两条路,群众非常高兴。现在接力棒交给你。留学堂村目前就差3社鱼塘湾至将军湖村6社这条长约1公里的连村路没有硬化,群众对硬化这条路期盼已久、意愿相当强烈。如果你能想办法把这条路打通,以后留学堂出村道路就四通八达,我们的农产品运出去也更方便了。”他到村任职后,首先就到这条路去走一走,查看路基、路线情况。实地调查后发现,要想硬化这条路相当困难,部分还是泥土路面,路基条件也不好,最关键是施工难度大、无项目计划、缺资金。面对这些困难与挑战,他没有退缩,积极奔走县政府办公室、县交通运输局、县“三农”工委、大桥镇政府,经过多次座谈后,终于争取到项目资金约100万元,打通出村道路最后一公里,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为农产品走出留学堂村铺平道路。同时,为进一步改善村级道路基础设施,他组织带领驻村工作队、村“两委”主动出击,积极对接县“三农”工委、县财政局,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资金约42万元,对6社、8社两条长约820米的断头路进行硬化建设,打通农产品运输“脉络”,为留学堂村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让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图片2.png

查看留学堂3社至将军湖6社公路硬化进度

深入百姓,解决“急难”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掌握第一手资料,他带领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经常走村串户,组织召开各社群众坝坝会,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以及对村级发展、项目建设、乡村治理以及村“两委”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组织召开村务办公会,将群众合理诉求、反映问题列入村务工作安排计划,及时解决。2024年夏天,由于受持续高温干旱极端气候影响,留学堂村200户700名群众生产生活严重缺水。他主动靠前,冲锋在先,带领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顶着40多度高温,分批次为缺水严重群众和行动不便的困难群众送去饮用水约200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驻村以来,他积极推动解决了3户群众因饮用水源污染要安装自来水诉求、1处因巨石影响交通安全问题、800米因未安装防护栏存在安全隐患问题,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干部在作为、干部在积极作为。每逢节假日或特殊时期,他主动带领工作队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困难儿童、困难群众,为他们送去米、油、棉被等生活必需品,以及慰问金和节日的祝福。邀请县团委、西南医科大学到村开展“冬季送温暖”、送教上门、送医上门等活动,为贫困家庭儿童、留守儿童提供学习用品、物资,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努力学习、改变命运。通过实实在在行动,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力量。

作为一名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陈理只是千千万万第一书记中的一员。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继续保持为民情怀,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的内涵,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