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6918675

践行初心使命争做“好样子”——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村第一书记刘天培

www.gcdr.gov.cn (2025-04-08) 来源:民族地区工作处

刘天培,一位中共党员,作为北川羌族自治县财政局派驻到曲山镇石椅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当他重返这片曾经服务过的地方时,心中充满了感慨。五年前,他在曲山镇治新村担任第一书记,五年后的今天,他却在妻子即将临盆、孩子仅三岁之际,坚定地来到了石椅村,再次担任第一书记。他心中默默立誓,必须坚守初心和使命,致力于为人民服务,办实事。自上任以来,他坚持“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的原则,通过广泛听取意见、观察和学习,深入了解了村里的实际情况。他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勇敢地承担起驻村帮扶的重任,履行乡村振兴的责任。他致力于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监测防止返贫、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在他的带领下,石椅村的干部和群众共同努力,绘制出一幅和谐美好的新农村画卷。

坚持党建引领,建强支部堡垒

石椅村,亦称石椅羌寨(羌语称“拿巴日格”),坐落于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心脏地带,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羌族聚居地。该村占地3.5平方公里,下辖3个小组,共有104户家庭,352名居民,其中60%为羌族人。刘天培深刻认识到,村民的富裕程度取决于党支部的效能。在近十年的财政系统工作中,他忙于业务,深知党建工作需要他谦虚学习,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以便与村党支部携手,更有效地引导村民实现收入增长和财富积累。

他经常与村“两委”干部深入交流,互相借鉴,共同探讨发展大计。通过帮助完善村“两委”班子,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全村党员进行党纪学习教育,实施党建绩效管理,认真执行党支部标准工作法,推动党支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以及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严格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标准和程序,不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刘天培探索将志愿服务参与情况与村集体经济分红相结合,以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有效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自驻村以来,刘天培已与村干部进行了四次深入的交流,参与选拔并储备了3名村“两委”后备干部,发展了1名入党积极分子,组织了7次主题党日活动,安排了1次外出学习考察,并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4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带头和引领作用。

真情服务于民,为民排忧解难

群众利益无小事,每一细节都牵动着深情。刘天培特别关注村里的困难群体。王进亮,石椅村二组的村民,因残疾导致行动不便,生活困顿,是村里的低保户。刘天培在深入了解他的情况后,积极协调让他搬入场镇的廉租房,以便于日常就医,并为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以增加他的收入,缓解生活压力,防止他再次陷入贫困。

唐代国,石椅村一组的村民,同样身为低保户和返贫监测户,一家四口因缺乏技能而生活艰难。刘天培与村“两委”合作,为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并帮助他的妻子在附近的农家乐找到工作,每月能额外赚取2000多元。得益于这些帮助,唐代国家庭成功脱离了返贫监测。

刘天培1.png

(图为刘天培走访困难群众)

发展集体经济,推进共同富裕

刘天培携手村委会积极策划,旨在拓宽居民的收入来源。在党委和政府的指导下,以石椅村为核心,辐射并带动周边村庄的优质资源,跨越行政村的界限,共同成立了“北川石椅好样子农文旅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公开竞聘,三名村支部书记脱颖而出,成为村集体经济公司的核心业务人员。公司成功打造了“云上石椅”智慧旅游小程序,并注册了“云上石椅”品牌,负责运营和推广包括白酒、啤酒、矿泉水、茶叶、果酒等在内的系列产品。这些产品不仅销售至成都、绵阳、遂宁等城市,还进入了北川地区的各大商场和超市。

自产品上市以来,村集体经济公司已实现超过100万元的营业额。公司采用“118”分配模式,其中10%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另外10%用于公益事业,而剩余的80%则分配给全镇所有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确保了发展成果的共享和共同富裕的理念得以实现。2024年9月19日,全镇9000多名集体经济成员首次领取了分红资金,总额超过200万元,平均每人分红200余元,而石椅村的居民人均分红更是达到了350元。

刘天培2.png

(图为曲山镇2024年集体经济分红大会现场)

谋划产业发展,筑牢发展基础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要务。刘天培在充分了解石椅村情况后,和村“两委”积极谋划,集体研究讨论,立足村情,定下基础设施建设、文化软实力建设等方向,促进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石椅村和北川禹泉文旅集团合作投资了亚日萨禹泉茶宿项目,打造精品民宿,吸引了各地游客来此体验羌族生活,年营业额超百万元,近期,双方正在洽谈二期合作项目,预计新增投资6000余万元。2023年以来,全村共谋划项目31个,项目总投资22874万元,其中:已完工项目22个,项目总投资8343万元,在建项目8个,项目总投资14531万元。

刘天培3.png

(刘天培书记召开工作例会)

强化基层治理,加强文明建设

基层治理水平的高低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活与福祉,到任后,刘天培和村“两委”依托“五老”人员、“新乡贤”、民宿带头人等,组建“羌山雄鹰”理论宣讲队伍,下设了“结亲宣讲队”、“草根宣讲队”、“火塘宣讲队”三支理论宣讲小分队,采用“皂福议事”、“羌寨院坝会”、“石椅夜话”、“田间微课堂”等形式,开展宣传宣讲活动20余场次,广泛深入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引导村民倡导文明新理念、树立文明新风尚,呼吁群众做移风易俗的传播者,弘扬社会文明新风的践行者。并结合重要时间节点,策划开展“文明院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妯娌”、“好儿媳”、“好邻居”等先进典型选树表扬和宣传推广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先进典型选树活动3场,共评选出先进典型12人,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依托“尔姆孜巴”小微协商议事平台协调解决群众诉求3起,调解矛盾纠纷7件,答复群众咨询10件,群众满意度达100%。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石椅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较好成效,被央广网、全国精神文明报、省精神文明办等专题报道。2024年9月,石椅村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创新机制体制,激发内生动力

刘天培和村“两委”在石椅村实施创新机制以突破传统经济模式。他们通过土地流转和承包确权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效率。村民通过将茶园流转给政府平台公司获得租金,增强了生产积极性。此外,石椅村建立了一个2000余亩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包括多种作物品种。合作社通过集中采购和统一包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减少了成本,增强了市场议价能力。

此外,刘天培重视人才培养,通过定期培训和讲座等活动,提升了村内青年和党员骨干的致富技能和管理能力,逐步形成了一支“乡村振兴队伍”。在他的带领下,村民积极参与村庄建设,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氛围。截至目前,石椅村已培育接待经营户23户,其中星级农家乐7户,餐饮接待能力达5000余人,从事农文旅产业的农户达92户。村庄已发展成为集观光、体验、康养为一体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年接待游客量达40万人次,实现了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石椅村,一个充满奇迹与活力的村落,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党委和政府的引领下,刘天培以及村“两委”将把握绵阳北川石椅羌寨乡村振兴先行区高质量发展的宝贵机遇。他们将依托北川石椅好样子公司的坚实平台,致力于打造和提升“云上石椅”系列产品的品质与特色。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他们承诺并致力于实现目标,在任期内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50万元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万元,携手村民共同迈向富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