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戈,男,现年46岁,四川音乐学院临空经济区校区管委会党政办主任。2023年9月至2024年8月任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呷尔镇察尔村驻村任第一书记,2024年9月任九龙县洪坝乡中心村驻村任第一书记。为认真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该同志扎根高原一线,情系雪域群众,克服家庭工作困难,让致富产业、利民道路惠及藏家村落。他用艰辛付出和丰硕成果,践行了“海拔再高,高不过信仰;征途再远,远不过追求”的为民初心。
笃定信念,他是村党组织的牵引人
2023年夏天,李戈初到甘孜州九龙县呷尔镇的察尔村,这名来自四川音乐学院的“外来书记”被这衔山抱水的美景所吸引,但更让他牵挂的是村民们的生活。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他深知,要想让察尓村焕发新的生机,必须从改变思想上入手,让党的创新理论在村里落地,让国家政策在手里落实。于是,他组织党员干部利用“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党的政策,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党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他的带领下,察尔村的党员干部思想觉悟得到了提升,村党支部组织力、向心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感恩奋进教育、移风易俗知识竞赛暨“庆元旦、迎新年”游园活动
李戈书记在厨师技能培训现场动员讲话
然而,李戈并没有止步于理论宣传,为了提升基层村党组织的能力素质,李戈策划和组织了察尔村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到成都市高祖社区、天星村、郭家村等乡村、社区进行产业发展观摩学习,参加“支部共建”活动——针对性的开展了党建业务、电脑操作、公文写作、普通话及直播等能力提升培训。
致力富民,他是乡村振兴的领路人
乡村振兴的重要体现和重要目标,就是致富增收,让群众“衣食足”“仓廪实”“腰包鼓”。李戈深深牢记这一点,他深知村民如何增收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为了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提升村民致富能力,他组织村民积极参加“美容美发”技能、创业技能、电商直播、厨师技能、乡村旅游服务等职业技术培训,打破村民惯性思维模式,让察尓村干部群众视野得到拓展、思想得到解放,致富能力得到增加。在驻村期间他还同村“两委”一道动员察尔村村民对自住房屋进行特色民居改造,依托尼汝藏族文化、尼汝藏寨等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民俗、餐饮、休闲集群的文旅项目。截至目前,建成3家民宿、1个集民谣酒馆、特产店、小卖部、奶茶店、中餐馆、摄影馆、露营地(自助烧烤、小火锅、柴火鸡、儿童娱乐)等功能设施的庄园:“觅珍·庄园”。同时,引导脱贫户、监测户立足九龙牦牛产业、藏香猪产业、山羊产业,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目前,察尔村脱贫户发展养殖牦牛1户、山羊2户、藏香猪2户、高山蜂蜜1户,为察尔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看到群众过上了好日子,李戈的心更踏实安稳。
心系群众,他是包含深情的贴心人
在驻村工作中,李戈不仅关注乡村的整体发展,更心系每一个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村民的眼里,李戈就是自己的家人、亲人,因为他用亲人的眼光看待每一名群众,以家人的身份维护群众利益,让群众深切感受到党就是自己的最大依靠。
他带领村党员干部走村入户,积极收集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他发现察尔村尼茨铺子内一直未安装路灯,村民夜间出行存在安全隐患,安装太阳能路灯一直是村民们的夙愿。在摸清情况后,赓即向派员单位汇报了情况,四川音乐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将其列入2024年度帮扶计划,并拨付扶贫专项资金用于实施该项目。在施工实施过程中,为了让困难群众增加收入,李戈借鉴“以工代赈”方式,组织脱贫户、低保户参与建设,经过7天的奋战,为尼茨铺子1000米的道路共安装了路灯20盏。路灯安装完成后,村子里亮了起来,村民晚上出门再也不用担心看不清路了。村民们纷纷表示:“感谢李书记,感谢四川音乐学院!”
察尓村尼次铺子建成的太阳能路灯(部分)
不仅如此,李戈还关注到尼乃铺子脱贫户意中拉姆家门口近100米的出行路存在安全隐患。路面与坡下农田落差将近七八米,没有修建任何有效防护设施。李戈向四川音乐学院汇报争取资金,今年8月动工建成防护栏,对安全隐患进行“铲除”。离开察尔村到中心村的前夕,李戈到铺子查看护栏安全情况,意中拉姆双手竖起大拇指,激动得语无伦次地说:“感谢李书记,听说你要走了,舍不得你啊!”
2023年11月,李戈听网格员反映本村一初一学生秦某某因父母离异且父亲失踪,只留下他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李戈立即入户走访了解情况,多次到民政局找政策,同民政工作人员一起解读政策,到法院、派出所、孩子父母双方家庭找支撑材料,召开村组研判会。最终为该生争取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政策,确保该生学业无忧。但李戈的关怀并未止步于此,他多次上门家访,用温情的话语和坚定的眼神,鼓励秦某某阳光生活、感恩奋进。在他的陪伴和指导下,秦某某仿佛脱胎换骨,从一个沉默寡言的孩子变成了活波开朗、成绩优异的阳光少年,每次见到李戈,他都会迫不及待叫“李叔叔好!”,那清脆的声音里,充满了对李戈无尽的感激与敬仰。而秦某某的奶奶,每当提起李戈,总是眼含泪光,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感谢李书记的帮助,如果不是李书记帮忙,我和秦某某爷爷都老了,孙子往后的日子都不晓得怎么办了!希望他永远留下来”。
李戈书记入户家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其实,李戈的关爱早已洒满了整个村庄,自2023年9月到任以来,李戈逐一联系脱贫户、监测户家学生,对接学校老师,到学生就读院校慰问学生,开展帮扶交流活动,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为学生争取国家助学金、助学金提档升级、教育扶贫救助等机会。他的付出赢得了学生家长和学生的深深感激,甚至有脱贫户执意要让自己小孩认他为“干爹”,以表达最诚挚的谢意。
临别察尓村之际,村组干部、村民代表给李戈书记送锦旗
谈到驻村工作,李戈说:“在四川音乐学院党委这个坚强后盾的大力支持和关心爱护下,我才能更好的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一年多的驻村工作,让我认识到:既来之则安之,全力以赴,多做点再多做点,努力点再努力点。”然而,这份付出背后,是他对家庭的巨大牺牲。李戈的孩子才5岁,爱人在医院上班,母亲体弱多病,父亲于2023年3月查出肝癌晚期,2024年6月去世。期间,先后做了5次手术,3次手术时李戈因在九龙县驻村,无法陪在老人身边尽孝。在老人弥留之际,李戈从九龙赶到老家巴中市已过凌晨三点,也没能和老人见上最后一面!
2024年,李戈所在村察尔村获得“2023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称号,其本人也获评所在单位四川音乐学院2023年度考核“优秀”等次。这些荣誉背后,是李戈用真情和汗水浇灌出的乡村振兴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