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书记是真的把咱们当自己家人一样,办什么事才会这么的上心。”瓦堆湾村民钟和英说道。
黑书记就是市中区永安镇瓦堆湾村第一书记周培元,因为肤色黝黑,被村民戏称黑书记。自从周培元来到村上,“有事就找黑书记”这是瓦堆湾村老百姓的口头禅。“作为乡村振兴最前线的一名‘老兵’,我希望在服务人民群众上做好排头兵。”永安镇瓦堆湾村第一书记周培元这样说,也用实际行动这样做,他2019年12月从部队转业后,2021年8月担任白马镇坝贤村第一书记,2023年9月期满后,他主动请缨,再干一轮,来到永安镇瓦堆湾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脚踏实地投身到帮扶工作中。入户走访、制定脱贫计划、发展村集体经济、处理群众纠纷……一件件简单事、一桩桩平凡事他都力争做到最好。
荒地变“宝地”,铺就群众致富“芬芳路”
初来村上,发展产业便成了周培元最紧要的事情。“瓦堆湾村脱贫攻坚时期落户了不少项目,但大多数都没有产生很多的效益。”周培元首先就是和村“两委”逐一摸排村上的产业情况。在他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开展撂荒地整治行动,将瓦堆湾村集体经济主导产业20亩黄花种植基地扩充到58亩。如今的瓦堆湾村,一到丰收季,成片金灿灿的黄花菜随风摇曳,村民们穿梭其中进行采摘。
村民马群芳就是其中一员,她是返乡农民工,为了照顾家庭回到了家乡,但是苦于一直没有工作,家庭收入较低。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让她在家门口就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平时我们就在附近清理杂草,周书记来了以后,每到黄花采摘季,我们就在这里采摘黄花,一天有十几个人在这里干活,每人每天能挣90元,还能照顾家庭。”
村民在黄花种植基地中进行采摘
谈起黄花种植,周培元自豪的说,“我们村种植的黄花菜,都属于村集体经济。今年黄花长势挺好,亩产量约750公斤,零售价预计每公斤10元到12元。现在村集体增收了,村民也就增收了。”
瓦堆湾村集体经济产业
除了黄花种植基地,在周培元和村两委的努力下,村集体还参股运营奶牛场、稻虾养殖基地、洪荣柑橘合作农场等产业,村集体投资建设的恒通黑猪育肥场也在瓦堆湾村有序推进施工。2024年,全村集体经济收益预计达到30万元。
找准帮扶措施,当好群众身边“知心人”
瓦堆湾村合村后脱贫户体量大(101户264人),居住比较分散,如何确保困难群众的诉求及时得到解决成了周培元心中的难题。为了干好防止返贫监测工作,他召集村“两委”研究制定了走访路线图,做好了时间规划,带领驻村工作队集中利用一个半月时间逐户完成走访摸排工作,梳理出脱贫群众的家庭结构、收入来源、健康状况、开支情况和急需解决的一系列问题,面对面向群众宣传解读医疗、教育、就业、补贴等相关政策,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逐一进行问题梳理和情况分析,因户施策,制定帮扶措施。
“群众无小事,而我要做的就是熟悉村民基本情况,了解群众最根本的需求,逐条落实帮扶政策,不断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周培元一边在心里盘算,一边把收集到的问题做好记录。
周培元和村两委了解群众诉求(右一)
从省外打工返乡的村民陈志清是瓦堆湾村的脱贫户,家里只有他一个劳动力,老人小孩没人照顾,在周书记多次走访下,打消了陈志清的顾虑。“周书记特别关心我们老百姓,经常来看我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前段时间我去到武汉打工,周书记帮我申请了交通补贴,有他在,家里的老人小孩留在村上我也能够放心,挣钱也更有劲了”
面对群众各种各样的诉求,周培元把他们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和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以心换心、说事拉理打开“心结”,抽丝剥茧把村民诉求最大限度地解决掉。在他和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各项帮扶措施得到了有效落实,村民的生活也越过越好。
小切口微治理,助推乡村焕发“新气象”
为了让村民们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向纵深推进,周培元充分利用党员大会、院坝会、村村响等开展政策宣传,引导村民转变观念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
瓦堆湾村6组村民晏树明说:“周书记带头组织了党员清扫队,帮我们打扫卫生,整理农具,村上还帮我们修了'微菜园',这下环境好了,我们自己的卫生意识也强了。”
瓦堆湾村“微菜园”
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周培元主动解决了村民反映的一系列问题。比如村民晏代勇,一谈到“黑书记”,他便止不住地称赞:“前段时间我在外打工时,在工作中伤到了眼睛,老板却对我不管不顾,周书记听说了之后,帮助我申请了工伤认定(七级劳动能力伤残),还帮我争取到了赔偿补助金42.5万元。”又比如钟建辉因为收入较低,家庭的必要支出和女儿晏梦瑶的学业支出成了两挑压在他肩上的重担,周培元了解情况后积极向上级帮扶单位争取,促成了内江市信访局与晏梦瑶签订长期助学资助协议,解决了晏梦瑶的家庭实际困难。
除此之外,他还带领党员干部和村里的退役军人,成立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森林防火、困难救助、网格治理、法治宣传等工作。如今谈起村上的“黑书记”,村民的眼中满是信任和赞赏,仿佛有了“黑书记”便有了主心骨。
周培元带领志愿服务队调解邻里纠纷(左二)
在村民面前,周培元十分谦虚朴实,“当过兵,受过党和部队的培养,我有这个觉悟,当好‘第一书记’是我的本分,和村民们打成一片,做出一点实事,让群众认可我,就是我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最大的荣光!”
穿上军装保家卫国,融入基层服务人民。周培元根植红色热土,饱含为民情怀,以村为家、以民为亲,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瓦堆湾村在他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村里环境好了,矛盾少了,邻里和谐了,村风民风正了,一幅党旗红、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在瓦堆湾村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