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力度不减 节奏不变》一文,称当前领导干部违纪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混杂、政治问题和腐败问题交织。今明两年是换届之年,决不能让这样的人带病上岗,不能再放到要害岗位。
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严防干部“带病上岗”这既是目标,也是态度,更是对少数党员干部问题整治的理性认识和坚强决心。干部“带病上岗”,虽然是极少数人,但影响和危害很大。从“带病”干部本人讲,由于没有被及时发现和诊治,使其权欲、私欲、色欲膨胀,最终自毁前程。“带病”干部的“病毒”也会极大地感染和影响其所在单位和部门,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和威信。从严把好选人用人关,不断提高干部选任科学性实效性,才能把那些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把脉问诊”查“病情”。把好全面考察干部的关键节点,是保证干部选拔任用质量,防止干部“带病上岗”的关键。建立严谨考察方案,对考察内容、程序、范围、方法要作出具体科学的规定。做好“三个结合”,把任前考察和平时考察应紧密结合。考察好“四个圈子”,在工作圈把握干部德、能、勤、绩、廉情况,在娱乐圈掌握干部8小时外动态,在亲属圈获取干部最真实资料,在社交圈坚决肃清领导干部“傍大款”“拉圈子”等问题。
“开方抓药”治“病根”。坚持预防为主,抓实监督管理是防止干部“带病上岗”的重点。一方面坚持关口前移,建立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规章制度,使领导干部始终处于制度约束下;同时做到惩一儆百,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零容忍”,特别是对“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的干部,不仅追究当事人责任,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通过正面引导和严格问责,进一步树立“以好干部为荣、以不作为为耻”的鲜明导向。
“补气养血”固“疗效”。要把这一“顽疾”治“断根”,加强经常性教育是根本。加强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教育,明确权力是人民给的,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切切实实地为人民服务。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通过疏通“下”的渠道,让那些政绩平平的退下来,让其他有能力的年轻干部顶上去。在此基础上,还应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的科学机制,让“权力公务员”向“责任公务员”转变,不断淡化官本位意识。
(乐山市委组织部 郑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