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制度是中央为加强党的建设和党内监督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方法和措施。其巡察的重点是党政领导班子,尤其是党政一把手,察看其是否存在贪污腐败行为。在百姓眼里,中央巡视组充满了神秘色彩,一些干部群众称之为“钦差大臣”。正是由于这种类似于“钦差大臣”的巡视制度,让一大批坠入腐败深渊的高官下马,可谓大快人心。“好的经验在于学习借鉴,在于推而广之”。
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来都离不开学习借鉴。唐太宗李世民是封建社会少数几个明君之一,其凭借文治武功,虚心纳谏,以民为本,实施仁政,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太平盛世“贞观之治”。之所以能够缔造政治清白,天下繁荣太平的景象,创造历史上少有的盛世辉煌?正如他的治国之道所阐述的那样:“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诚然,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以史为镜,将好的方法推而广之,才是科学发展之观、可持续发展之道。
古语有云:“欲胜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它的意思是说,要想战胜他人,必须自我磨砺,战胜自己,修正错误;要想评论别人,首先对自己有个评判;要想了解别人,必须首先了解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自知之明,认识自我。 以人为镜,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不偏不倚。以别人的优缺点为镜,以别人的得失成败原因为镜,从中可以汲取更多的营养,一个善于学习的人,能够将规范修炼成一个习惯,把认真内化成一种性格,用借鉴转化为经验推而广之。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是毛主席对待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态度与准则。但历史从无虚无,往来成古今,“取其精华”,将好的方法与经验传承下去,是我党对待任何工作的观念与态度。自鉴,自省、自重、自励,更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有的立身之本、处事之基。在改革开放初期,面对空前的迷茫与阻力,邓小平敢为人先,豪情万丈,洞察敏锐,针对实际问题,提出了治国理政之策:“摸着石头过河;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著名论断。通过这样的开创之举,将改革开放过程中好的发展之法、良训之策,在全国播种、蔓延、传承,才有今日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好的经验在于学习借鉴,在于推而广之”。巡视工作做法对查处贪腐行为有利,就可以将其作为“精华”、“制度”传承下去。仿效借鉴巡视制度,不光在于其查处的贪污腐败现象,更在于其背后的威慑力,使党员干部心存敬畏,谨慎用权,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正所谓“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党员干部要处理好公与私的界限,不秉私心谋事,不以私欲废事。天地悠悠悬秤杆,百姓芸芸秤砣心。坚守原则、守好底线,自觉履行职责,行驶权力,忠于党和人民,方为上策。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行为与不正之风,严纲纪、正作风。巡视制度被基层借鉴,给广大党员干部提了个醒,呼吁党员干部增强党性意识,不忘从政为官之本,深刻体会“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权力行使事关人心向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心向背,政权兴亡。确实,民心才是最大的政治,这是共产党人纵观古今的深切体会。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共产党才有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才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有了在学习借鉴中将好的经验与措施推广之法。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先市镇人民政府 作者:王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