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大改革落实工作力度,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人才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人才的本质是人,是人群中德才兼备、具有一定特长的精英群体。任何国家、任何事业的兴旺发达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尤其是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困难多、任务重、责任大,深化人才发展、抓好人才工作、建好人才队伍,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建设发展事业中来显得更加重要。
人的复杂性决定了人才队伍建设的艰巨性。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要全面激发人才活力,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基层党委政府的务实举措。今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从“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改进人才培养支持机制、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人才优先发展保障机制、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等几个方面作出了详细安排部署,已绘制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宏伟蓝图。
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就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出重要批示,并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到了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战略之举的层面,彰显了党和国家对新形势下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结合各自实际,因地制宜的制订出贯彻落实意见,迅速让“人才新政”在基层落地生根发芽,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和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
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很多领域和很多方面。根据行业领域,可以分为党政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人才、农村实用人才;根据人才性质,可以分为创意型人才、管理型人才、执行型人才;根据引进培养层次,可以分为本土培养人才和外地引进人才。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人才有不同的认定标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就是要求一些地方走出在人才领域人为设定的“条条框框”,不搞“一刀切”和“一个标准量天下人才”,而是要充分尊重用人单位的意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判标准和服务体系。
只有让各行各业的人才精英有充分的荣誉感、获得感和被尊重感,他们才能更加具有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从而活力四射、激情迸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光荣而体面的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