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某村村支书朱新荣,在实际没有大中型水库移民的情况下,编造虚假项目资料,用相同的手段,反复多次套取民政局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前后侵吞扶贫资金四十多万元,全部揣入私人腰包。(5月9日人民网)
俄国作家果戈里在小说《死魂灵》中写到,投机钻营的骗子乞乞科夫向地主们收买已经死去但尚未注销户口的农奴,准备把他们当做活的农奴抵押给监管委员会,以骗取大笔押金。虽然看似做得滴水不漏,但丑事依然败露,乞乞科夫只好匆忙逃走。
子虚乌有的水库移民,编造的申报材料,居然瞒天过海通过了民政局的审核,骗得了扶贫款,所谓夜路走多了终会遇见鬼,朱新荣也难逃法网恢恢。一番对比,这剧情和《死魂灵》竟如此相似,很不幸,当地民政局扮演了悲催的“监管委员会”角色。水库移民是大型工程,其安置工作经过了充分地论证和多方面协调,有多少集中安置点在档案上一查便知,不禁要问,民政局为何如此接二连三被忽悠?验收、核查、审计,这些固定流程都是怎样进行的?几翻提问,都是打在民政局的脸上,不管朱新荣轻易骗得扶贫款的原因何在,至少当地民政局在核查这一关节上有失职之嫌。
与骗取扶贫款类似,像拆迁工作中虚报拆迁户骗取补偿,以及“开宝马吃低保”等骗保现象,其成功骗得国家资金的原因所在,除去其天衣无缝的伪装,就在于工作人员在核实上没有下力气。全国各地正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这块本属于贫困人群的“蛋糕”,必定会有人垂涏三尺,倘若把关不严,核查不力,就会让投机分子有机可趁,损失的是国家财产,伤害的是贫困人群的利益。
核查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走不得过场,耍不得虚招,只有实实在在到实地去考查,到群众中去访谈,听取反馈和意见,查补疏漏和遗误,把核查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把骗取扶贫款的“死魂灵”挖出来。
(作者单位:绵竹市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