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意不想收钱,是他们要送给我,有时候,‘想说不,真的好难’。从刚开始的几百元红包开始,到一下子收下几十万元的巨款,逐渐迷失在权力编织的名利场中……”5月25日,经海南省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提起公诉,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文昌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符涛生涉嫌受贿案。《法制日报》记者在庭审现场注意到,面对检方指控,符涛生表示认罪服法,但辩称自己系“被动型”受贿,收钱也很无奈。(5月26日《法制日报》)
文昌市的这位副市长可真够“委屈”的,本有颗清正廉明之心,奈何“想说拒绝收钱不容易”,再加上是基于朋友之间的情义,系正常的人情往来,只好“被动”地走上了收受贿赂的不归路。真不知其在落马之后,为何还有“想说不,真的很难”的喟叹。看多了落马官员声泪俱下地自我剖析与忏悔,符副市长的辩称系“被动型”受贿,收钱也很无奈可以说还是颇有新意的,起码让公众看到了官员贪腐的外部诱因,也为反腐工作的继续开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新要求。
党的十八以来,社会风气确实得到很大改变,但一些地方的,特别是某些领域(比如工程和人事安排)更是其中的重灾区,还存在一些隐藏的“潜规则”和“明规矩”。很多时候,官员无须主动伸手,自有人按规矩将好处奉上。官员如果没有特别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意志,置身其中难免日渐麻木,将不正之风甚至违规违纪的行为视为理所当然。更何况,不识时务、自命清高,非要置身于风气之外,还可能被当成“官场另类”,受到排挤乃至被边缘化。据检方指控,2005年至2015年期间符涛生利用职务便利,在民生工程承建承揽等方面为他人谋利,多次收受承包人符某等12人贿赂共计239.1万元,某些领域丑陋风气为害之烈,由此可见一斑。
俗话说:“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试想,你手中没有权力,别人会无缘无故大把大把的把钞票往你怀里搁吗?换言之,利用公权在民生工程承建承揽等方面为他人谋利,也就是为了办这些事能得到大量的钱财。所以,“被动型”受贿这种诡辩,其实是自己意志不够坚定才慢慢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当然,仅仅有权不可能引来这么多主动,关键是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监督。符涛生所说的“想说不,真的很难”,不只是符涛生造就了被动,也不只是他手中权力引来了被动,而重要的是对其权力缺乏有效制约的监管生态创造了被动受贿。
“被动型”受贿的狡辩尽管如此苍白无力,但也提出了这样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如何在官员不想腐、不敢腐的同时,打造出一个不能腐、腐不了的良好氛围与社会风气。总而言之,贪腐取决于个人,取决于自己对于权力、对于金钱、对于地位的认知,这是一个主观的行为,是一个成年人三思之后的决定,如若要用“被动”来辩解的确收钱“为他人谋利”的事实,也太过荒唐了。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扶贫移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