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即农历三月二十八是驮卢镇传统圩日,当地把农历每月逢“二五八”定为圩日。镇长陈蒙的办公室里比集贸市场还要热闹,10多名村民挤着坐满他的办公室,请他帮忙解决甘蔗缺种的问题。(人民日报 5月26日)
干部搭起“会客厅”接访群众,实是架起干群“连心桥”,既让群众的诉求有了地方倾诉,又让干部及时了解社情民意,从而提出完善的解决方案,帮助群众及时解决问题。要让“会客厅”真正发挥作用,让群众把干部当成“知心人”,愿意诉说困惑;让干部真心为民办事,还需把群众当成“一家人”,不摆官架子,不耍花架子,不说官话套话。如此,方能让“会客厅”真正变成“连心桥”。
清茶袅袅话家常。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群众走进“会客厅”,首先说明他有问题需要诉求,同时表明对干部的信任。因此,接待群众时,干部要把群众当成尊敬的客人,主动为群众服务,热情接待群众,一个轻轻的微笑,一杯热气腾腾的清茶,可以很快拉近彼此的距离。在相互尊重的氛围中,群众才会打开心结畅所欲言,干部才会最及时、最有效、最充分的了解群众的合理利益诉求,才会更好的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找出最恰当的解决办法。
真心实意暖肺腑。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群众来到“会客厅”,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困惑,或许会语无伦次,或许会无理取闹,或许会沉默寡言等等。此时,接访干部就要平心静气的与群众耐心沟通,对有“疑惑”的群众,要认真宣传政策,帮助理解;对知识水平不高的群众,要用形象化的语言帮助了解政策;对有“怨气”的群众,要充分理解、关心,耐心倾听,慢慢化解心中的冰雪。总之,干群之间要以亲人相待,相互理解和支持,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全力以赴解难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面对群众诉求,除了热情接待、耐心解答外,更要在“办”的问题上苦下功夫,千方百计为其解决问题,真正为群众分忧解难。当面对群众合情合理合法的要求时,要积极争取,在政策法规范围内尽快办理。面对一时难以解决困难的诉求,要做好登记、转交、调度、研究,向群众详细说明,想法设法尽快解决,拿出彻底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这样才能让干部的“会客厅”有实际的意义,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
干部只有真正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真正拆除干群之间的心墙,才能实现与群众零距离的接触。如此,“走心”的“会客厅”,方能架起干部“连心桥”。
(作者单位:四川省合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