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2228008

敖思明:借群众之眼刹住变味的“迎来送往”

www.gcdr.gov.cn (2016-05-27) 来源:四川组工网

日前,英山县通报查处一起借工作调整之机违规吃请的顶风违纪案件,16名党员干部被问责,其中3名干部被处分。4月12日上午,群众向该县纪委举报:雷家店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汪某某当天中午将在镇上一酒楼大摆筵席,为其前任送行。县纪委当即派人赶赴现场,将正准备用餐的一群干部“逮”了个正着。(荆楚网5月26日)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讲究“来而不往非礼也”。即使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正常的工作往来,必要的迎来送往,依然很有必要。英山县雷家店镇农技服务中心两位主任的“迎来送往”却变了味,成了领导慷公家之慨,拉关系、套近乎、养人情的手段。这种浪费国家资源,危害党委政府形象,败坏社会风气,一直为群众所诟病的做法,必须坚决遏制。

现下正是换届的关键时期,国民都在紧盯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人事组织部门以发放提醒卡、层层约谈提醒、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对领导干部敲响思想警钟,并对影响换届选举的违纪行为明确发现一起,从严惩处一起。但变味的“迎来送往”犹如“季节病”一样,总是不燃自起。这种政治投机,是领导干部思想滑坡、党风不纯的表现,进而让“接待也是生产力”有了市场。这种市场越繁荣,危害也越甚。如何刹住这股歪风邪气?除了健全财务制度,不搞超规格接待,不搞“无中生有”接待外,更需借群众之眼,发挥群众的监督力量,让其无处遁形。

为何要借助群众的监督力量?变味的迎来送往禁而难绝,除了官员不自律,最重要的是内部监督还不够硬、不够严。在现今互联网技术发达,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官员对舌尖上的腐败,不惧内部监察追查,不怕上级领导过问,怕的是群众监督。只要群众发现了,手机一拍、微信一发、电话一打,官员的违纪证据就会暴露在众人眼前,而难以抹去,以此照亮纪委人手不足产生的阴影死角。所以,只有得到群众的响应、支持和监督,实现监督全地域、全时点覆盖,才能彻底打掉领导干部的侥幸心理。

如何发挥群众的监督力量?在现有监督渠道基础上,一方面要利用新技术,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如开通“四风”随手拍、举报一键通,及时受理查处,让群众监督更便捷、更有效,形成无处不在的监督网,才能推动“不敢”氛围的形成;一方面要对举报和曝光不正之风的群众,通过保护和奖励予以撑腰鼓劲,特别是以有奖举报来挖掘群众的监督热情。那么无论是食堂还是会所,都不会是密不透风的墙。面对群众编织的监督天网,领导干部才会重视禁令,并依令而行。

党的事业因群众支持而繁荣。遏制变味的“迎来送往”更是离不了群众。只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支持,干部才会自警、自律、自省,自觉抵制变味的“迎来送往”,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政风。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政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