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2238023

金彪:“三不”破解办事求人

www.gcdr.gov.cn (2016-06-01) 来源:四川组工网

近日,下乡去了解一魔芋种植大户的生产情况。临近中午,他把我们带到饭馆,一来就要点几道特色大菜,我们争取之后才点了几个家常菜作罢。老乡的生活是不易的,除了辛苦的劳作,家人还得过省吃俭用的生活,这位老乡却为了“招待”我们要在外面吃得丰盛。

我毫不怀疑这是老乡待人的热情,但我更认为他这样的反差是因为身边办事就得求人的社会氛围和现实遭遇,是被“吓”出来的。他生怕因照顾不周,以后在跑手续、申资金、做宣传等方面遭遇“中梗阻”。“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底线,被一些心术不正的党员干部当成了“天线”,被异化成“除了一针一线,其他的都可以拿”。于是群众办事靠求人,给好处。长此一来,百姓在社会生活和日常交往中形成了托关系、讲人情的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

办事就求人这种普遍的社会风气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公正,如何破解难题从而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首先,限制权力,畅通办事渠道,实现“不用求”。由于资源和渠道的限制,百姓办事求人的重灾区,往往发生在与政府打交道上面。这就需要政府落实好简政放权,既真放权,也放实权,既不乱作为,也要有所为。把权力关进笼子,不乱伸手,不设玻璃门和独木桥。当权力不再“任性”,办事流程得到规范,不是“非你莫属”,不会因为某个人就“此路不通”,百姓自然就没必要求人了。

其次,提高成本,加大执行力度,达到“不敢求”。充分发挥利用舆论、媒体和社会等各方力量形成的监督网。现在网络发达,百姓民主观念提升,“互联网+”博兴,群众表达诉求和反应情况的渠道不断健全完善。曝光办事求人案例,不但提高违法违规成本,严肃处理被求人,还惩戒打击情节严重的行贿者。

最后,转变思维,改进工作作风,做到“不想求”。“以前都是群众找干部,现在是干部找群众了。”现在百姓办手续,不但快捷高效,还能享受到流动服务站送服务上门。当下,扶贫攻坚战已经打响,多地第一书记脱产驻村精准扶贫,党员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现在,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各级党员干部以务实的行动密切联系群众,越来越多的百姓也随之改变“官本位”的陈旧思想,守纪律,讲规矩,依法依规去办事。

只要我们的政府部门,尤其是党员干部们都能以百姓心为心,保持现在的良好势头并不断改进,并跟进落实到教育、卫生等求人办事比较突出的领域,办事求人这一不良社会现象的改变就指日可待。(金彪 达州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