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5600575

党员干部用好互联网也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www.gcdr.gov.cn (2016-11-17) 来源:四川组工网

11月16日-18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开召开。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通过视频发表讲话,他希望大家集思广益、增进共识、加强合作,让互联网更好的造福人类。(11月16日 人民网)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领域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以扩大有效供给,更好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作为生产发展方式的一次崭新革命,已深入人心。其实,不仅企业生产、经济发展要结构性改革,党员干部运用好互联网也要结构性改革。

党员干部用网“供给侧”改革,要坚定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互联网时代,群众的意见多在网上发声,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因此,互联网时代,“脱离群众”的危险不再是“躲进机关”,还包括“两耳不闻网上事”。要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互联网是工具也是工作场。党员干部要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就要要“常上网看看”。一方面要主动通过网络查看收集群众信息,另一方面要善用网络工具开展群众工作,既要和网民“打成一片”又要善于应对舆情、解决问题和传播能量。

党员干部用网“供给侧”改革,要加强问题研判。“忠言逆耳利于行”,网络空间的批评当然比现实生活中听到的批评要犀利的多、“逆耳”的多。党员干部要有面对批评的博大胸襟,对待网络监督和善意的批评,无论是和风细雨还是忠言逆耳,不仅要欢迎,还要认真研究和吸取。批评中蕴藏着群众的诉求、牢骚中传达着群众的不满,要善于把这些诉求都提取出来。要善于研究群众的诉求是否合法合理,要把群众的合理诉求贯彻到今后的工作中。

党员干部用网“供给侧”改革,要做到稳住心神。互联网时代,学习渠道多了,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却“低”了,急功近利的心态影响着部分党员干部。比如稳不住神、坐不下来,读书嫌累、嫌慢,上网学习方便又快捷,但往往又会犯“急性病”、喜欢“吃快餐”、成了“标题党”、患了“灰暗病”,打开网络只浏览标题,一味喜欢追逐负面新闻、奇闻轶事等等。因此,党员干部要学会用网的“转方式、调结构”,方式上要更活,速度要慢下来,质量要提上去。上网学习,要学会选择,互联网是个“大染缸”,要分清良莠好坏,避免僵硬的“拿来主义”。

“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党员干部要主动顺应时代、转变思维,要深入基层,多了解多思考人民群众所思所想,对我们开展工作的“供给侧”进行改革调整,不断增强“需求侧” 服务群众和提升自我的积极性、实效性。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委组织部 文程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