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2314307

邓清清:打破新官不理旧账的“玻璃门”

www.gcdr.gov.cn (2016-11-22) 来源:四川组工网

“新华视点”记者发现,在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系统中,被纳入失信“黑名单”的“官员失信”案件目前超过1100件。不少官员失信源于党政机关主要领导换人,继任者拿出“新官不理旧账”作挡箭牌,导致历史性欠债无法偿还。(11月21日 人民网)

官员在任期间,代表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是党和政府各项政策、举措的实际传达者,是权力部门职能和职责的履行者,体现的是党和政府的信誉。账目有新旧,责任无新旧。 “新官”接替“旧官”不仅仅体现在职务上的接替,更是一种权力、职责、承诺的交接,所谓在其位谋其政,新官不理旧账的官员失信就是一种失职。打破新官不理旧账的“玻璃门”,既要有严法,又要有严罚。

扎紧制度笼子。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遏制新官不理旧账类的官员失信,要着眼“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政务诚信是社会诚信的风向标,任何失信行为都将影响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要依照政务诚信体系建设要求,进一步做好政绩考核、政策衔接、离任审计等制度建设,各地区、各单位再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细化并配套执行办法,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要着眼现实问题,确保务实管用。打破新官不理旧账这扇外面看得见却进不去的玻璃门,要在提高制度可操作性上下功夫,加强调研、反复论证、解决问题,确保各项措施务实管用。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查找容易被遗漏的空子或擦边球,扎密扎牢制度的笼子,让遗留烂帐的老官和不理旧账的新官均无洞可钻、无漏可捡。

加大处罚力度。《韩非子·有度》中云:“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新官不理旧账现象屡禁不止,源于失信成本太低,处罚没有威慑力。打破新官不理旧账“玻璃门”,一要坚持一手抓制度建设,一手抓制度落实,确保每项制度都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将官员的失信失职行为与任职、评聘、晋升等挂钩,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身份识别、失信联合惩戒等,营造“不愿失信、不能失信、不敢失信”的诚信环境。二要加大对不执行制度和执行不力者的问责力度。执行制度最终靠人,离开了执行者的以身作则、勇于担当,再好的制度也不过是“稻草人”。要在抓严抓实中扩大问责的震慑效应,推动形成主动监督与自觉接受监督的生动局面,从而实现新官不理旧账“玻璃门”的不攻自破。

根除新官不理旧账的失信问题,基础在制度,关键在执行,二者同时发力,方能推倒这扇在实践层面遭遇多重掣肘的“玻璃门”。

(四川省乐山市中区政协 邓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