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2317702

钟平燕:在党内监督“大熔炉”中“百炼成钢”

www.gcdr.gov.cn (2016-11-24) 来源:四川组工网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对强化新形势下的党内监督作出顶层设计,为加强和规范党内监督提供了基本遵循。通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扎牢权力“铁笼”,落实党内监督,充分运用好党的组织生活,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必将进一步增强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我们党在新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开辟新境界、取得新胜利。

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就把“党内监督”作为加强党建的重要内容,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对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但“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问题,使党内监督形同虚设,从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比如:泰山脚下的胡建学,官至市委书记之后,竟然有了“一览众山小”的感慨,他说:“官做到我这一级,就没有什么人能管得着了”。江西的胡长清,能够随意离开工作岗位而纵情声色,竟然有了“牛栏关猫,进出自由”的感悟。

严肃党内监督,首先要多照“镜子”。党员干部在领导全局工作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负有重大责任,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一个班子的权威、形象和战斗力。如果党员干部自我监督弱化,组织上又不注重监督管理,就可能出现大事小事“一把手”、决策拍板“一言堂”、财政花钱“一支笔”、选人用人“一句话”,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

严肃党内监督,其次要“关爱”同志。加强监督,使党员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志之间经常咬咬耳朵、扯扯袖子,相互提个醒,既是对同志关心,也是对党的事业负责。然而,有的领导干部发现部属或身边同志的问题不是及时提醒,而是置若罔闻、放任自流,从而使小毛病发展成为大问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当自觉担负起对同志提醒、批评的责任,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严肃党内监督,最后要自我净化。“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党内监督作为我们党自我净化的重要能力,对于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党内监督“大熔炉”中“百炼成钢”,这就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要正确对待监督,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与谨慎,时常用纪律、规矩和制度的尺子量量自己的行为,把党和人民的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的爱护,拿出共产党人的气度和胸怀,自觉、虚心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监督,使监督的制度优势充分释放出来。(钟平燕)

(四川省合江县佛荫镇人民政府 钟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