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拍板不是“冒烟的手榴弹”》的文章指出,参加一场企业座谈会,一位国有投资企业负责人抱怨道:“项目报上去,科长呈处长,处长转厅长,谁都不敢做决断,迅速扔给别人,就像提着冒烟的手榴弹。”不差钱、有项目,就是没人拍板,当下这种“趴窝”现象并不少见。
时下,正是换届选举与新官赴任季。“新官上任先表态”已经是政界的不成文规矩。每当来了“一把手”,当地无论是达官贵人,商人小贩,甚至是平民百姓,都会关心、打听新领导有何新举措,做何表态,可以说“赴任先表态”已经成了“吹风会”。
新官上任的表态五花八门。有酒后失言,乱拍胸脯,说大话、吹牛皮的,也有非常重视慎言的。但无论是哪种情况下的表态,作为新领导就一定要“说到做到”。
然而,在拍板的时候,一些“一把手”却迟迟无法按下“确认键”。为什么?就拿上面国有投资企业负责人的遭遇来说吧。如今凡是用钱,都要事前层层审批、事后跟踪审计。如果项目审批把关不严出了漏子,一把手要担责,如果项目没有产生效益,亏了,烂尾了,一把手也会被追责。所以,有的干部认为“与其担当冒风险,不如平安混日子”,只要涉及花钱的事,先压一压、缓一缓再说;凡是涉及重大决策,有的干部一看到报告就行“三十六计,‘传’为上计”,不少项目转一圈后回到了原点。
殊不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有些招商引资,往往就在领导犹豫之时“偷偷溜走”了,对地方经济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如果说表态是“起式”,拍板就是后续动作,是“收式”。作为主政一方的领导干部,切莫要患得患失,敢于表态是好事情,科学的、符合地方实际的表态有利于促进领导努力工作,而一旦认定的决策,就要果断拍板,不再因为怕担责而患得患失。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所以领导干部不要怕拍板出问题,只要表态时“慢一点”,考虑好、规划好,拍板时就可以快一点,果断点,做到表态、拍板一气呵成。
表态与拍板“一气呵成”,体现的正是领导的魄力与担当,这样的领导组织看重,人见人爱。
(四川省盐亭县武引局 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