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2331275

魏宁航:莫把底线错当“平衡木”

www.gcdr.gov.cn (2016-11-29) 来源:四川组工网

体操选手在平衡木上竞技,优雅流畅惊险的动作,让观众叹为观止,大呼过瘾。体操选手的惊险换来的是观众的赞叹,但一些党员干部却把底线当成“平衡木”,以为只要言行不越线就万事大吉,更有甚者,竟以此为荣,以此为乐,实在叫人捏一把汗。

众所周知,无论多么优秀的选手也难免失误,运动员的失误,小则扣分失利,大则受伤离场,影响的是他的运动成绩,浪费的是平日的辛苦训练。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一旦跨越底线,所面临的只能是党纪国法的惩处。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倘若干部把底线当成“平衡木”,无论其水平多高,“失误”落马在所难免,这样的“失误”影响的可能就不仅仅是他的仕途,恐怕也会影响他的人生。

底线绝非“平衡木”,底线之后只能是万丈深渊。曾听过一道面试题,悬崖边有宝石,你能离多远拾起来才能避免危险?答案有十米、五米、一米……正确答案是,离悬崖越远越安全。越靠近底线,可能诱惑越大,与此同时,危险也就越大,党员干部要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只有远离底线,才不会让自己身处“险地”。

实际上,党员干部要守住底线,仅靠远离底线远远不够。王岐山同志曾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既要守住党的纪律这条“底线”,更要瞄准理想信念宗旨这条价值“高线”。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党员身份,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基本要求,不断提高纪律意识、党性修养和政治品格;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只有树立崇高理想信念,才能真正远离深渊,远离危险。

党员干部要真正远离底线,将“安全区域”变成体操场,在工作和生活的舞台上展现风采,切不可走进底线雷区,否则一着不慎,只会黯然离场,落个贻笑大方,岂非可惜?

(四川省合江县九支镇人民政府 魏宁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