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意指地面上凹下去的地方,作动词时表示陷害的意思。近年来网络上把“挖坑”一词赋予新的含义,即制造陷阱诱使别人往下跳。在人的一生漫漫长路上,有看得、摸得着的“坑”要跨越,也有别人制造的看不见的“挖坑”要警惕。党员干部因为身份原因,前路上需面对的坑要比一般人更多更隐蔽。数不清的坑,不仅是对人生智慧的考验,也是对人生德行、做人原则的考验,党员干部尤其要引起重视。
填平责任之“坑”。责任之“坑”的由来,在于部分党员干部民本意识不强、政令不畅、互相推诿的不正之风。由于行政权限和管辖范围的交叉重叠,致使有的党员干部缺少勇于担当的精神,看到问题躲着走,遇到矛盾绕着走。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或者“也归他们管”的想法,敷衍塞责,无所作为。不敢担责,遇事推托,实则是责任的缺失之“坑”,一日不填平,就不算合格的党员干部。习近平总书记说,新的一年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要求党员干部带头真抓实干,多办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有获得感的实事。民生连着民心,只有把群众的事办好,才是获得群众支持的保证。“当官处事,但务着实;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填平责任之“坑”,揽起应尽之责。
越过陷足之“坑”。古语说“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则是“默默无闻人不识,权力在手蜂拥至”。权力,是领导干部在履行职责时被赋予的一种影响力、控制力和支配力。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正确地使用权力,能为民谋福祉,能为国促发展,能实现自身价值;而滥用权力者,既侵害群众利益,又带来国家损失,也会伤及自身。不法之人对权力的“狙击”处心积虑,拉拢腐蚀的手段越来越多,形式也更加隐蔽,可谓处处“挖坑”,广设陷阱。“美言不可听,深于千丈坑”,“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领导干部要保持警惕,经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保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越过各种经过伪装的“挖坑”。
抚顺心灵之“坑”。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有首难唱的曲”,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个人难免怅然若失。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家庭的琐事、事业的“瓶颈”、晋升的“天花板”,是左右党员干部心理的主要因素。能否不被生活的柴米油盐消磨锐气,能否数年如一日扎根平凡的岗位,能否坦然面对晋升而不得的现实,这些都是附着在心灵上的“坑”,将考验党员干部的心理调节能力和承受能力。有的党员干部能够做到心理平衡,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而有的则心理失衡,功绩观、是非观、义利观扭曲,走上违法违纪的道路。言为心声,行随心动,抚顺心灵上的“坑”,以感恩的心对待组织培养,安心立足本职岗位;以平淡的心对待职务晋升,静心踏实认真工作;以宽容的心对待人际关系,用心做好为人处世;以大爱的心对待家人,树立优良和谐家风。
(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农业局 蒋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