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5660572

以“倒闭”为起点让干部人生更精彩

www.gcdr.gov.cn (2017-02-24) 来源:四川组工网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不景气的厂子招聘厂长,经过考察、笔试,有三位进入最后的面试。面试题目是“假如你被聘为厂长,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在准备了几分钟后,开始单独面试。第一位说:“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推行改革,整顿作风,让工厂焕发生机。”然后就从改革管理体制等方面作了分析性演说,评委报以微笑。第二位说:“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然后就人心向背与企业发展的关系作了论述。评委报以微笑。第三位说:“我首先想到的是厂子倒闭。”此言一出,评委面面相觑,以为他在说胡话。可接下来,他阐述说,先要有最坏的打算,然后才能从中找到“不景气”的原因,继而对症下药,方能起死回生。一番陈述,让评委们齐声叫好,自然也就通过了。

“先想到厂子倒闭”,这在普通人眼里不要说在关键时说出来,就连平时也属“忌讳”之列。正因如此,很多干部“上任”伊始,就非常高调地烧起“三把火”,管他切实际与否,就按照自己的“既定目标”,来一番风风火火的“变革”。很多时候,这种凭自己想当然而烧起的“三把火”,却被残酷的现实浇熄了。这样,工作弄得虎头蛇尾,正所谓“希望越高,失望越大”,这样的干部倘若“三把火”烧不起来,就像景阳冈的老虎三招都不灵时一样,劲儿就先泄了一半。说直白一点,这就是典型的官僚主义作风,一切以“我”为中心,一切都考虑得过于理想化,结果适得其反。

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就眼下而言,全国各地的“脱贫攻坚”正如火如荼,各级党委选派“第一书记”深入贫困乡村主抓脱贫工作,是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要举措。既为“贫困”,原因自然很多。作为“第一书记”,如果不作调查研究,就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即使工作“大刀阔斧”,往往也弄不到“刀刃”上。要想“死地而后生”,首先就要想到这是一个很不容易脱贫致富的地方,再从造成贫困的原因入手,深入调研,广纳民意,才制定得出切实可行的脱贫方案,收获得到预期的效果。

毛泽东同志说:“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战略上要蔑视敌人”,就是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才会在工作中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战术上重视敌人”,就是在制定方案以及具体实施方案的过程中,不能过于乐观,要有最坏的打算,才会在工作中保持高度的自觉性和警惕性,这样就如下棋,每一局,每一步都不可掉以轻心,麻痹大意。惟其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从最“糟糕”的地方起步,走出的事业将更为“精彩”。

凡事把问题、麻烦想在前面,就会从“问题、麻烦”入手,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美好的方向前行。近日,媒体刊载的《将麻烦想在前面》一文中举例说,某市准备对城区东西向主干道进行快速化改造,开工前专门修建了一条保通道路。市民原以为主干道封闭后会加剧拥堵,没想到保通道路起到了良好的分流作用,纷纷给予好评。像这样的建设工程,给市民带来的麻烦是很大的,但“某市”在工程开工前就想到了这样的“麻烦”,才得以在未产生“麻烦”的时候就修建一道通道解决了“麻烦”。这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工作作风。

清代程麟 《此中人语·成衣匠》云:“善于治家者,尚其防患于未然哉。”治家如是,治郡县、治国家岂有异乎!“未然”即是隐患,必须从最坏的角度去观察思考,才能发现“未然”之“患”,继而对症下药,产生显著的“疗效”。是故,先想到“辉煌”者没被录取,先想到“倒闭”者赢得叫好。正是这样以“倒闭”为起点的思维,才让我们的领导干部能够“知耻而后勇”,凡事以群众利益为重,把群众的“麻烦”解决在成为“麻烦”之前,让人生更加精彩,事业更加辉煌!

(四川省合江县自怀镇 何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