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8646560

把“第一书记”从杂事中解放出来

www.gcdr.gov.cn (2016-07-01) 来源:四川日报

攀枝花规定:乡镇不准额外压担,帮扶部门集中实践调研

6月26日,星期日。攀枝花市米易县得石镇草坝彝族村村委会前好热闹,樊建正和“村两委”班子人员给贫困户发放土鸡苗——这是村里在核桃、芒果产业发展起来后实行的“以短养长,长短共生”扶贫措施。

“能从以前的杂事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搞扶贫,还得感谢市里新出的政策。”樊建感叹道。

樊建口中的政策,便是攀枝花为“第一书记”量身打造的“铁规定”:乡镇不准额外压担子,派员单位不准安排原岗工作,部门单位不准随意组织“第一书记”参加与业务无关的会议和培训,帮扶部门集中实践调研……

□本报记者 林凌

下派的“第一书记”都或多或少分管了一部分乡镇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驻村扶贫工作

“三不准”,调整“第一书记”工作重心

樊建是攀枝花市林业局下派到得石镇草坝村的“第一书记”,考虑到他是林业部门下派的年轻干部,镇党委让其分管林业、工青妇工作。

初到村时,正值全市森林防火期,樊建要忙着开展防火宣传、扑火队训练。而那段时期,又正面临开展2015年精准脱贫“回头看”、村级精准脱贫五年规划编制、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方案制定等精准脱贫基础、重点工作,“他忙了这头就顾不上那头,精准扶贫工作肯定要受影响的。”对樊建的两头奔波,草坝村支部书记李佳发颇有“意见”。

樊建的经历并非个案。该市市委组织部在多次督查中了解到,全市下派的“第一书记”都或多或少分管了一部分乡镇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怎么破题?市委组织部会同多部门研究出台“三不准”制度:乡镇不准额外压担子,派员单位不准安排原岗位业务工作,部门单位不准随意组织“第一书记”参加与业务无关的会议和培训。

很快,樊建的分工调整为主抓草坝村的扶贫工作。“调整后我有更多精力聚焦草坝村扶贫攻坚主业。”樊建说,现在把重心全部放在了村精准脱贫上:着力完成全村扶贫开发五年规划、贫困户帮扶方案等基础材料;向上争取资金150余万元,大力推进全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核桃、芒果等村支柱产业发展壮大……

很多贫困村同时有3-4个单位在帮扶,帮扶部门的领导干部常常排队下村

“两个集中”,帮“第一书记”找回时间精力

“以我们村为例,4个帮扶单位的人一旦分散下来,哪儿有那么多时间精力去分别汇报沟通?”帮扶单位调研指导时间不固定,曾经是攀枝花市盐边县温泉彝族乡道角村“第一书记”何双江最大的“烦恼”。

攀枝花有70个贫困村,对口帮扶单位有223个,很多贫困村同时有3-4个单位在帮扶,有些贫困村的帮扶责任人加起来多达几十人,这些干部下村看望慰问、指导贫困户往往是部门的单独行动或者是干部的个体行为。帮扶部门的领导干部排队下村,给“第一书记”以及村社干部甚至贫困户带来了一定的“烦恼”。“在调研督导时,我们也发现‘第一书记’经常忙于帮扶单位和督导检查单位的接待、陪同、汇报,难以集中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完善计划和落实项目,工作质量大打折扣。”该市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研判之后,“两个集中”新规应势而生。根据规定,除特殊情况外,节假日前后3天为机关干部走访慰问结对贫困户时间;每月最后5天为帮扶部门集中到村调研指导时间。“两个集中”不仅带来的是管理机制的优化,更催生了帮扶机制的革新。以道角村为例,为了实现帮扶效益最大化,由市委宣传部牵头,与建行攀枝花分行、盐边县委宣传部、县民宗扶贫移民局共四家单位建立了“聚力帮扶”工作机制,打造资源集中、整体联动的“帮扶团队”,实现了力量的有效汇集,帮扶成效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