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8678192

真心帮扶 助推产业发展——记省农业厅下派第一书记范景胜

www.gcdr.gov.cn (2016-07-11) 来源:四川组工网

范景胜是省畜科院一名普通科技人员。2015年9月7日,全省“万名农业科技人员进万村技术扶贫启动仪式”在蓬安县杨家镇伏岭村正式启动。也是从那一天起,范景胜的身份有了新的转变,由省农业厅派驻到蓬安县杨家镇伏岭村任第一书记。他认为:“第一书记”既是组织的肯定与信任,更是考验与锻炼。刚到伏岭村,面对伏岭村山高路陡、贫穷落后,他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巨大。如何立足实际,破解发展难题,是摆在范景胜面前的新课题。经历了几个不眠之夜,他静下心来,理清思路,全身心投入到伏岭村精准扶贫工作中。

快速转变角色 积极适应工作

作为一名畜牧科技人员,范景胜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对村干部工作的认识,更是一片空白。他欣然接受组织交给的这项任务,并对自己提出要求:树立信心、找准定位、克服困难、发挥优势,艰苦奋斗。虽然到村后的看到的贫困状况远超乎自己的想象,但他还是积极调整心态,转变思维方法,虚心向镇、村干部请教学习,快速适应形势。一个月后,范景胜基本胜任了农村工作。现在他已经融入到村集体中,把全心全意为群众着想,踏踏实实为群众办事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去。

深入走访调研 完善脱贫规划

面对陌生环境,范景胜把走访群众、深入调研作为首要任务。一个月时间,他走遍了伏岭村山头地块,走完了全村54户贫困户,掌握了全村的基本情况、群众脱贫愿望和脱贫规划。在省农业厅指导下,他与驻村工作组一道,紧紧围绕“兴水、修路、建房、养羊”的思路,走访调查、制定并完善了以“黑山羊养殖”为主的产业扶贫思路。并针对54户贫困户,按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的原则,结合“五个一批”,逐户制定差异化帮扶措施。例如贫困户唐道辉有养羊基础,但品种和技术差,生长周期长,经济效益低,对其采取引进简州大耳羊优良种羊,并进行技术培训与指导,建立科技示范户的方式进行产业帮扶。

整合资源争取项目 充分发挥科技优势

范景胜充分利用省厅的优势,整合资源,争取项目支持,邀请专家指导产业发展,并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对养殖户进行科学养殖技术指导;向省科技厅成功申报了科技扶贫专项,向市、县行业部门争取了高标准农田、户用沼气池建设、种桑养羊等项目;指导建成伏岭村标准化羊场3000余平方米,已存栏山羊740余只;整村推进农户标准化圈舍改造,已指导完成羊舍修建31户共870余平方米;建立了省畜科院“专家服务站”,带领村“两委”、贫困户代表到乐至、简阳参观学习,将新品种、新技术引入伏岭村;邀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受训农民达400余人次;通过广播会、院坝会等形式推广实用技术;积极协调所在的单位省畜科院,向伏岭村赠送了简州大耳羊优质种公羊7只,优质牧草种子200余公斤。

创新发展机制助 推产业扶贫

在省农业厅指导下,范景胜积极探索创新产业发展机制,采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依托蓬安兴农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54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通过“寄养”方式解决贫困户缺乏劳力的问题,通过“托养”方式解决贫困户发展产业“有想法、无资金”的难题。同时,对贫困户进行股权量化,年末按交易量返利并按股分红,确保实现贫困户重点受益、养殖户年年增收。贫困户陈国安申请从合作社托养繁殖母羊5只,预计当年可实现增收约4000元,第二年实现增收约8000元。

扶贫成效显著

在省农业厅等省级各部门帮扶下,通过范景胜同志与驻村工作组以及伏岭村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伏岭村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建成18处联户供水工程、17处小微水利设施;新建通村水泥路10.3公里、便民路5.5公里;全村实现了安全饮水全覆盖,基本解决用水难、出行难、住房难问题,贫困户基本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下一步,伏岭村将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要求,进一步转变观念、调整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

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范景胜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用实际行动体现了“一块砖”的精神,始终保持坚强的党性,无条件地服从组织安排;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刻苦努力、严于律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长期恪守着“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深信:在伏岭村的驻村帮扶工作,一定会成为自己人生的宝贵财富和深情回忆。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丁俊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