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才:老百姓的事,无论大小,都是大事
——记广安市优秀第一书记、华蓥市明月镇白鹤咀村第一书记刘天才
每天早晚,华蓥市明月镇白鹤咀村的“花果山”都有村民结伴在这里散步。谁曾想,原来杂草丛生的荒山荒坡摇身变成了现在的“花果山”,这如诗如画的景象,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群众,从未想过白鹤咀村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白鹤咀村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究其原因,与该村的“第一书记”的努力分不开的。
“第一书记”刘天才关心帮助村后备干部成长
进村组——广征社情定基调
走到白鹤咀村,一提起刘天才,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褒扬的言语不绝于耳,都说是为白鹤咀村办实事的好书记。
今年50出头的刘天才是广安市国土资源局的一名正科级干部。2015年6月,在广安市开展的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中,白鹤咀村成为广安市国土资源局扶贫定点联系村之后,刘天才多次与该局干部职工深入白鹤咀村走访,帮扶贫困家庭。
那时,白鹤咀村基础设施极为落后,不仅没有一条通组公路,产业发展也相当滞后。当他了解到白鹤咀村的贫困情况后,心里一直涌动着“让这里群众富起来,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想法。
在华蓥市启动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时,他深知这是最好的机会,毫不犹豫,主动请缨下村。
2015年8月3日,刘天才任白鹤咀村任“第一书记”,这一天,他带着简便的行李住进了村民家里,他心潮澎湃而又夹带着一丝隐忧:一方面是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可以为这里做点事,有点激动;另一方面,如何让白鹤咀村脱贫摘帽,使老百姓早日走上致富之路,压力很大。深夜,躺在即将战斗的地方,他失眠了。
到任后,他一边走访贫困家庭、分析贫穷原因、一边制定脱贫措施、落实帮扶项目。面对白鹤咀村基础设施极为落后,产业发展相当滞后的现状。“如何让白鹤咀村脱贫摘帽,使老百姓早日走上致富之路?”他和村支两委一班人每天早出晚归,挨家挨户走访,反复征集民意,反复思考。短短半个月时间,他就走遍全村,还为白鹤咀村制定出了详细的扶贫规划意见:“对35户贫困户分别制定了经果林栽植和畜禽养殖为主的庭院经济发展计划,增强贫困户的造血能力;按照“五个一批”的要求,对15户24人实施低保政策兜底扶持,对7户10人因病致贫的实施大病医疗救助,对4户贫困户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对7户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同时,确定了村级以改善基础条件、发展桃李产业、形成乡村旅游带为目标的扶贫规划”。
图为“第一书记”刘天才晚上记录当天工作日志
带队伍——育强村组领头雁
初到白鹤咀村,刘天才就感到了巨大的压力,班子成员不团结,没有支部书记,软弱涣散情况较为突出。刘天才针对白鹤咀村既是贫困村又是后进村这一实际,他苦思冥想,决定从党建工作入手,提出“强班子、建阵地、育队伍”的思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为脱贫攻坚筑牢组织“堡垒”。强班子,与班子每位成员交心谈心,走访部分党员、群众代表,及时向镇党委作了沟通汇报,调整配齐配强了村级班子,他积极向上汇报,向镇党委争取1名优秀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调整补充村“两委”成员2名,解决了班子成员不齐、工作不在状态的问题;健全规章制度,纯洁和提高干部党性。建阵地,协调资金20万元,将废弃的村小教室重新装修、院坝硬化、移迁光纤、重置办公设备、改造升级,建成了面积达400平方米标准化村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改善了村干部办公和为群众服务的工作环境。带队伍,践行党的“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工作和生活中,以合格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和支部党员;坚持“三向培养”和政治理论教育,努力建强村级干部队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2名,发展致富能手党员1名,发现并培养3名农村青年人才进入村后备干部队伍,有效缓解了村干部队伍后继无人的问题
想点子——凝心聚力谋发展
“白鹤咀村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刘天才分析说。
要让白鹤咀村脱贫,必须啃下基础设施这块硬骨头。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经过多方努力,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560余万元,启动了沿江旅游扶贫公路建设,沿江3公里旅游扶贫公路泥结石路面和张家桥至深沟水库3公里旅游扶贫公路建设,目前已经完工。
基础条件改善了,刘天才又着手发展产业,让群众包包鼓。“白鹤咀村紧邻华蓥城区、毗邻渠江,地理优势明显,非常适合发展乡村旅游。” 在走访中发现,白鹤咀村的火地梁子和客家梁子两座山坡茅草丛生,成了无主地。他想,何不依托规划修建的沿江旅游大道,在这里发展“花果产业”,这样肯定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游玩。经请示同意,并广泛征求村民意见,他和村支两委一班人确定了在火地梁子发展特色经果林,激活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
8月的天气热似火,他每天起早贪黑,与村民一起割草、挖土、打窝、栽树,多年没干过农活的他,虽然干起来有些吃力,但没缺席过一天。经过一个半月的努力,整理后的坡地间栽满了桃树、李树,共栽植桃树21000株、李树9500株,火地梁子摇身一变成了现在的桃李“花果山”,“花果山”打造出来了,穷山村扮靓了,风景美丽。目前,旅游发展初具规模,吸引了不少游客到这里游玩,一些群众已经开始开办农家乐,增加收入,这些果树达到丰产期后,每亩的经济收入至少在5000元以上。同时,创新推出发展产业与壮大村集体经济“复三七”模式,即村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村委会以前期投入入股,收益中的30%分配给以土地入股的村民、70%为村集体收入;村集体收入中的70%再分给全体村民,剩下的3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
华蓥市明月镇白鹤咀村“第一书记”刘天才介绍工作
解民忧——真情帮扶暖民心
今年60出头的代必元是一名肢体残疾人,由于儿子常年在外工作,他独自一人留守在家,行动不便、无劳动能力的代必元只能靠政府的补助过活。每逢重大节日,刘天才与村干部们来到代必元家,为其送去了慰问品,还帮他打扫卫生,清理院坝杂草,让代必元感到组织的关心。
白鹤咀村1组贫困户匡江川,因没有文化,也无技术,长期在家闲耍,年仅28岁就成了村里的贫困户,家庭生活困难。刘天才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他主动找到匡江川,了解了他的基本情况,为其制定脱贫计划,并为其寻找就业培训机会。目前,在刘天才的鼓励和帮助下,匡江川有了一技之长。
“要和群众在一起,让他们感觉到我和他们分不开,这样群众才会对脱贫工作有信心”。为此,他经常与村民一起割草、挖土、打窝、栽树。在村民家中租房、搭伙,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每周至少保证5天以上全脱产在村上工作,周末也经常驻村,“他现在可是白鹤咀村的一份子了”村主任芦世琳说。凡村民家中有红白喜事,他无一例外到场帮助操办张罗,并送上一份薄礼,村民看到他都特别亲热,也把他当作了村里的一员。在处理村上公务时的开销也从未在村报账。村上召开群众会议,他都拿出自己的工资招待群众,让群众普遍感到他是真心实意办实事的,是真扶贫,扶真贫。切实解决群众疾苦。
他常说:“有的群众真难、真苦呀,看到他们,心里不是滋味,我自己生活好了,是党的政策好,我不能独享”。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为贫困户吴才均成绩十分优异的3个子女解决助学金;个人还从自己工资收入中拿出5000元来对其他困难群众进行资助;在华蓥市组织的“全国扶贫日”募捐活动中,个人捐助2000元;自己出资从2015年11月起每月资助一级残疾人代小平7岁女儿生活费300元。
在刘天才眼中:“老百姓的事,无论大小,都是大事,都要当成自己的事,努力解决”。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正是因为他的这份真心真情,让白鹤咀村村民感到有了主心骨,有了自家人。
(四川省华蓥市委组织部 王晓均 李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