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市“六大行动”扎紧制度的“笼子”
广汉市狠抓整改落实、建章立制这一关键重要环节,坚持聚焦“四风”、改进作风,把民生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问题一件一件得到解决,把活动中好的经验、好的做法转化为制度,确保活动扎实有序、取得实效。全市共梳理出“废、改、立”制度规定90项,其中废止10项、完善43项、新建37项。
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顿行动,切实解决行政行为不规范问题。整顿中介机构管理不到位。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进中介机构与政府部门彻底脱钩,最大限度地消除行业垄断,建立健全中介服务充分竞争机制和中介机构诚信评价机制,提升中介服务质量和效率,防止权钱交易。整顿土地管理不规范。理顺土地秩序,按照有保有压原则分配土地年度计划指标,节约集约用地。加强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强化国土、审计的专项监管。分层分类建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根据企业投产情况及规模发展效益、诚信指数等,建立便捷规范的评估体系,保持企业排名相对稳定,定期更新,建立制度,规范运行。整顿招投标管理不严格。健全完善招投标管理机构,实现集中场所统一规范招投标与行业分类管理的有效结合,形成统分结合的招投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开展机关不作为慢作为专项整治行动,提升行政机关工作效能。加强监督监察。建立落实“八项规定”明察暗访常态化机制,截至目前党政纪立案5人,点名通报、问责处理9人,公开曝光3起。加大电子监察力度。加强政务中心电子监察网络的日常巡查,建立巡查台账;加强对“广汉效能”微博的管理与维护;畅通“96960”行政效能电话投诉。上半年,效能微博受理投诉118件,“96960”受理投诉17件,办结率均为100%。加强责任考评。完善《广汉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目标考核办法;健全“三述五评”(年初述打算、年中述进展、年末述成效和目标考评、上级点评、社会公评、三会测评、常委票评)考核机制。
开展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整顿行动,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一是科学规划引导,制定《全市整顿三类基层党组织的实施方案》,指导各乡镇、村(社区)根据实际情况,一事一策制定工作方案。二是共驻共建整改,每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分别确定了一名市委常委、党员副市长定点联系,一个市级机关党支部结对帮扶。对整顿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逐一进行指导帮助。三是强教育提素质,分层次、分系统采取“专题讲学、分组论学、综合评学”等多种方式对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轮训;通过甄贤选能,配齐配强两委班子。四是建台账严督查,制定《广汉市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改提升”台账》,涵盖软弱涣散党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本周整改提升内容及效果、下周整改提升计划。采取台账督查、实地督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检验整改效果。
开展非公党建服务不力专项整治行动,提升非公党建工作水平。抓非公党建激活力。打造“大党建一站式服务中心”,开设“非公企业党建110”,打造“引进筹建服务、生产经营服务、人才培养服务、党建工作服务”的“大党建一站式服务”,切实为企业党建工作服务,发挥非公党建指导员作用,提供党务人才支持和具体业务指导。目前,为首批50个重点企业各选聘了非公党建指导员,调动了非公企业党员参与党内活动的积极性。抓联合党建凝聚力。推行“1+X”建党模式:“1”是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党组织或乡镇党委;“X”是指在同一区域内产业相近、地域相邻的若干企业,与商会、企业党组织联合建、挂靠建、委派党员帮建等方式成立商会党总支、联合党支部等,负责指导辖区内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并帮助“零党员”企业开展党的工作、发展新的党员、逐步建立党的组织,有效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抓产业链党建提实力。有效解决“非公企业党组织难管理”的问题,将所有企业分为石油装备制造、医药食品、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和服务业四大类,建立四大产业链党委。目前主导产业聚集度达到82%。2013年全市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64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156亿元,分别增长21%和14.5%。
开展“干部走基层、义岗惠民生”为民服务行动,提升党员服务意识。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学、实干、践诺,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全市每月统一确定一个主题,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走进社区、村社,密切联系群众,通过实际行动联系服务群众,关爱留守儿童、残疾人、鳏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已经开展了“义岗惠民生,幸福新邻里”“心手相牵,快乐成长”“丰富群众生活,共享健康快乐”“情满金秋,助农惠农”等主题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全市67个市级部门、18个乡镇机关的2600余名公职人员到98个村(社区)报到并认领服务岗位(项目)1004个,开展惠民行动5870余次,直接联系服务群众12000余人次,解决实际问题7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