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县:教育实践活动实现“六大新成效”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蓬溪县以“7个贯穿始终”为抓手,坚持边学边查边改,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六大阶段性成效。
一是抓学习教育,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显著增强。通过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使党的群众路线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深深扎根,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成为党员干部的普遍自觉。广大党员、干部普遍反映,参加教育实践活动是一次宗旨观念的升华,是一次思想作风的锤炼,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通过持续深入的学习教育,党员干部补了“钙”、充了“电”、提了“神”,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四风”的严重性、危害性和顽固性、反复性,进一步树牢了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观,进一步掌握了贯彻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看到了在联系服务群众中的差距,增强了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更加自觉、行动更加坚定、风气更加浓厚。
二是抓问题查摆,批评和自我批评优良传统得到进一步发扬。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查摆问题,深挖问题根源,自我剖析触及了痛处。全县各级党组织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贯彻整风精神,普遍召开了一次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组织)生活会。专题民主(组织)生活会上,党员干部敢于揭短亮丑、真刀真枪、见筋见骨,开出了辣味,起到了脸红心跳、出汗排毒、治病救人、加油鼓劲的作用。许多同志反映,这次专题民主(组织)生活会发扬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好传统,展现了严肃认真开展党内生活的新气象,既为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能力提供了有益借鉴,又为今后召开民主(组织)生活会、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作出了示范。 4月18日,全县成功承办了全省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川东北片区座谈会;涌现出了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和省委常委陈光志、市委书记杨洪波亲笔批示的全国群教活动先进典型蒋乙嘉,5月19至2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四川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50余家中省主要媒体对蒋乙嘉的先进事迹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探索出了得到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范锐平高度肯定的新会镇“主动揭短亮丑、公开公示问题”经验。
三是抓立行立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得到有力整治。我们坚持把正面教育与正风肃纪相结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突出问题进行大排查、大扫除、大检修,使“四风”积弊得到有力整治。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共查找“四风”突出问题1386个,制定整改措施5545条,整改问题1012个,其中,县级领导班子查找“四风”问题90个,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查找问题420个,已整改落实到位308个;县直部门及乡镇领导班子查找“四风”问题1296个,科级党员干部查找问题12764个,已整改落实到位11351个。以县级单位名义召开的会议减少16个,减幅为35.8%,下发的文件数量同比减少76个,减幅16%;原有的8项评比表彰项目减少3项,减幅为25%;各类领导小组、议事协调机构减少10个,精简率为45.5%。制定《深化正风肃纪解决“四风”突出问题“9+6+3”专项方案》,在解决政绩观不正确、执行不力、侵害群众切身利益、“中梗阻”等省市“9+6”共性问题的同时,将治理“乡镇干部‘走读’、治理基层干部滥用权利、清理违规使用办公用房”等3个个性问题作为自选动作。对“收受红包、插手工程、借机敛财”等“敏感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对县路政管理中队任隆超限控制站站长吴某违规发放职务补助给予警告处分;对执行纪律不严的农兴乡党政主要领导进行了调整。2014年1—9月,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省市十项规定等违纪违规案件30件、查处8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7人。清理处置违规配备公务用车26辆,腾退清理超标办公用房2475.56平方米。“三公”经费支出大幅度下降,公务接待消费同比减少9%以上。
四是抓建章立制,以转作风改作风为重点的制度建设逐步完善。这次活动我们着眼于从制度层面解决“四风”问题、巩固活动成果,从活动一开始就着手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坚持破立并举,注重建章立制力求对解决“四风”问题釜底抽薪、正本清源。建立健全作风教育常态化机制,将作风教育纳入中心组学习、干部培训、三会一课的必学内容;建立健全“四风”惩戒零容忍机制,形成从通报批评、问责、组织处理、到党政纪处分直至移送司法机关的完整惩处链条;建立健全作风建设制度化机制,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及时纠正和查处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四风”监督立体化机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纪律监督、人大机关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审计资金监督以及广大干部、群众监督作用,让“四风”问题失去滋生的土壤。目前,全县按照“废、改、立”要求,废止制度120个,修订完善制度812个,拟新建制度496个,已出台《蓬溪县行政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等制度性文件306个。对制定下发的1105个文件进行集中清理,拟宣布失效100件、废止100件,继续有效1005件(其中拟修改812件)。这些制度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抓大又不放小,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具体化、规范化,为转变作风划出“红线”、标出“雷区”、架起“高压线”,规范了权力运行,管住了干部行为,堵塞了滋生“四风”的漏洞,成为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改进作风的行为准则和刚性约束。
五是抓以民为本,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改作风改到群众心坎上。大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着力办好16件民生实事,全县2609名党员干部深入494个村,“一对一”开展助困、解难和种养技术指导,创办、领办各类专合组织64个,辐射带动周边群众5万余户,与5218名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筹集帮扶资金850万元,为基层办实事好事2650件。设立“十个一”联动流动政务服务站,实行“下沉式”服务,主动为群众办理结婚登记、国土证、房产证登记等手续。县国土局、经信局等相关部门解决了原酿造厂职工宿舍楼18年因政策性遗留下来的房屋土地使用证和产权证办证难题。建立了蓬溪现代农业示范区党工委,在大石镇建立2个联村党支部,在赤城镇、城南经管局试点建立6个社区大党委,69个后进基层党组织整顿后经县委各督导组验收合格,每个村(社区)增加工作经费1万元,达到每年2万元标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得以增强。建立领导包案处理制度、“领导接访日”制度,成功化解各类疑难信访问题29件。
六是抓“五个结合”,教育实践活动与全县各项工作实现两不误、两促进。县委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做好稳增长、强保障、抓改革、惠民生、促和谐的各项具体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为促进实现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确保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强大动力和重要保证。上半年,全县GDP增长9.5%,增速列全市第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3.6%,增速分列全市第四和第一。1—8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9%,增速列全市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9%,增速列全市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7%,增速列全市第四,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8.1%。全县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上下规范权力运行和党员干部行为的制度规定日益完善,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振,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信任大幅提升,形成了凝心聚力、齐心协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书写中国梦蓬溪篇章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