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西县委袁洪书记参加大瑞乡林沟村、瑞联村农民“夜校+点题培养”培训
9月24日晚8时,大瑞乡林沟村“一村一幼”教室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大瑞乡林沟村、瑞联村“农民夜校”+点题培训正精彩进行。
县委书记袁洪带着县委组织部、县农牧局、县就业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来到林沟村给广大群众授课,各部门负责人与技术人员结合自己的工作和两个村的实际,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相关知识。
还没有到上课时间,林沟村和瑞联村的贫困户、部分非贫困户、村组干部100多人早早就来到教室。
“我们林沟村和瑞联村都是贫困村,所有贫困户都喂养了山羊,今天我主要给大家讲讲如何做好山羊的疾病预防和治疗。”县农牧局技术人员第一个开讲。
“羊圈要经常打扫,保持通风干燥卫生,做到冬暖夏凉;要定期给圈舍消毒,可将草木灰、生石灰粉撒在圈舍内;要定期驱虫,每年春秋两季定期驱虫;要做好疫病预防,对每一只山羊进行疫苗免疫……”农牧局技术人员从科学管理、定期消毒、定期驱虫、药物预防等几个方面向村民详细讲解了山羊的管理和疾病防疫。
“大家在喂养山羊中遇到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我给大家讲解。”
“打虫用什么药好?”
“现在的药比较多,我们推荐大家使用伊维菌素。伊维菌素是新型的广谱、高效、低毒抗生素类抗寄生虫药,对体内外寄生虫特别是线虫和节肢动物均有良好驱杀作用。”
整个授课过程中,村民们认真听讲,不时提出一些疑问,讲解人员都耐心细致地给大家一一解答。
村民们认真听讲
县委书记袁洪最后发言,他希望广大村民要利用好“农民夜校”这个平台,积极参加每一堂课,用心学好每一堂课的知识,把在“夜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际的生活、生产之中。要树立共同发展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结互助、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常怀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心,常念乡村各级工作人员的辛苦之情。要更新思想观念,严格遵守村规民约,不贩毒、不吸毒、不赌博、不超生,对吸贩毒、赌博超生的村民要积极举报,协助有关部门严厉打击;要摒弃陈规陋习、主动移风易俗、崇尚科学文明,婚丧喜庆活动不比谁家杀牛羊多,要比勤俭节约,要比谁家送子女入学、比子女成才、比孝敬父母、比厚养薄葬,还要比谁家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勤劳,房子漂亮了,银行存款多了,家里卫生清洁了,村子环境优美了。
袁洪要求,乡村和相关部门要以贴近村情、贴近农民、贴近产业、贴近现实,采取多项举措开办好“农民夜校”。要组织以县委党校教师、涉农部门技术人员为骨干的讲师团到“农民夜校”授课,同时,也要组建以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农技员、农村道德楷模、致富能手为成员的村级“农民夜校”宣讲队,定时不定时讲课,授课中使用彝汉两种语言,确保每一名村民都听得懂。要创新教学模式,“农民夜校”结合“道德讲堂”、农家书屋和远程教育示范基地实行“送课进村入户”,把教学课堂搬下去,延伸到村组、农户乃至田间地头,充分利用农闲、夜晚和闲暇时间,采取讲座、现场操作讲解、点题培训、专题培训、流动授课等各种鲜活的形式,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线,向农民宣讲政策法规、村民自治、道德伦理、卫生与健康、产业发展、技术技能、农村安全等知识。
村民需要什么,就安排讲什么。袁洪强调,要结合村情民意,从实际出发,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先向群众公示学习“点题课单”,再把群众想“学什么”收集上来制成课程单,实施“菜单式”点课教学,力求使培训清单与村民实际需求精准对接。要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确保村民通过培训掌握学得会、用得上、能致富的实用技能,让“农民夜校”真正成为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助农脱贫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
“现在生病住院国家出钱,修房子国家出钱,买羊子国家出钱,这些事情原来想到不敢想,党的政策真的太好了!感谢党,感谢干部!”瑞联村50岁的贫困户吉余陈姑激动地说到。
“我们几家人正想喂点羊子和母猪,准备修圈舍了,今天来听课正合适。”林沟村村民威色五尼支笑呵呵地说,老师讲得真好,他学到了许多养殖知识。农牧局技术人员讲完课后,威色五尼支便找到他,不停咨询相关政策和饲养技术。
威色五尼支说,自己和部分村民及贫困户准备一起喂养十多头母猪和几十只山羊,希望县农牧局给予大力支持。“我们将在喂养、疾病防疫上全力支持你们。”听到农牧局技术人员表态后,威色五尼支高兴地说,自己有信心喂好母猪和山羊,带着大家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
(越西县刊社 林建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