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心界定内容、聚焦精准分类评价、聚焦实绩多维分析,近年来,四川资中县着眼下一轮领导班子换届和全县干部队伍接续发展需要,扎实开展县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分析研判,掌握班子运行和干部履职情况,为选干部配班子提供科学依据。
实行“1+3+X”模式,增强分析研判的针对性。“1”即以重大工作、重点项目完成情况为基础,使研判工作更加体现推动资中高质量发展的要求;“3”即重点从作风、状态、能力3个维度对县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逐一作出定性评价;“X”即对领导班子侧重从结构功能、运行情况、工作实绩、党风廉政等情况设置研判指标,对领导干部侧重从政治素质、科学决策、工作作风等16项行为特征进行评价,实现指标设置精细化、差异化。
突出分层分类,将领导班子分为乡镇、党群部门、政府经济部门、政府非经济部门、教育学校、医疗卫生、国有企业等7个类别,分“优秀、良好、一般、较差”4个等次进行评价。在区分正副职的基础上,按照年龄、岗位、经历相近原则,将领导干部划分为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纪检监察干部等不同类别,分“表现突出、胜任现职、基本称职、建议调整”4个等次进行评价,让同类单位、干部同台评比。同时,分公务员(参公人员)、事业人员、中层干部、35岁以下干部、30岁以下干部等类别,掌握一批群众公认、成绩突出的优秀干部。
构建“听、测、谈、查、析”的研判模式,听取单位自评与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双线评价;组织干部职工、下属单位负责人、“两代表一委员”、服务对象代表进行正反向测评和行为特征评价;分层分类与干部群众及代表委员个别谈话交流;全面查核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目标绩效等部门意见及线索;深度解析测评谈话结果,深挖履职“真表现”、考准政绩“含金量”。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测评表6107份、座谈2807人次,对100个班子系统分析,形成研判报告及建议10余份。
将研判结果作为班子优化和干部选任、评优、培养、监督的重要参考,统筹运用提拔重用一批、及时调整一批、晋升推优一批、储备培养一批、约谈提醒一批、关心关爱一批等方式,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警示提醒、诫勉谈话,对班子建设中的结构性问题适时提出调整配备意见,对存在思想差距和能力短板的干部精准补短提能,对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及时进行调整。目前,根据研判情况,上调24个领导班子优秀等次比例,取消3个单位主要负责人评优资格,调整干部23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