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1898080

古蔺县:探索创新“农民夜校+”模式

www.gcdr.gov.cn (2017-10-16) 来源:四川组工网

古蔺县坚持把农民夜校作为新时期加强群众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按照“支部主导、群众主体、本土特色、紧扣脱贫”的办学原则,突出系统化、规范化、特色化,创新“农民夜校+”模式,在引导群众主动来、乐意学,教员讲什么、怎样讲等方面探索形成了符合贫困山区实际的新路径,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截止目前,全县农民夜校已开展培训400余场次,培训党员群众达2.2万人次。

突出龙头引领,着力解决群众参学“不积极”的问题。一是支部引领,夯实桥头堡。明确以支部为主体创办农民夜校,支部书记或“第一书记”为夜校负责人,具体负责夜校课堂组织实施。广泛开展“百堂党课进百村”、“千名党员带万户”等行动,组织科级领导干部、退休老党员干部等人员62人进村为农村党员上党课;在269个村设立党员承诺榜、点赞榜,让广大农村党员亮身份、作承诺、讲党性、促发展,充分彰显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示范带头作用。二是系统谋划,推进全覆盖。坚持把创办农民夜校与基层组织建设、“五个一”驻村帮扶、“四好村”创建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步推动,制定出台《古蔺县“农民夜校”建设方案》,将“农民夜校”建设管理情况纳入乡镇党建目标考核,与“四好村”建设统筹结合,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把夜校创办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明确时间进度,落实责任到人,形成了县委组织部、县委农工办牵头、相关成员单位分工负责、乡村两级具体实施的“三级联动、多方参与”工作格局。同时,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支持夜校阵地建设,协调各类培训项目和师资向夜校倾斜,推进农民夜校规范建设、全面覆盖。并把“农民夜校”建设经费列入县、乡两级财政,并在村级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中每年安排5000元,用于夜校日常开支。三是引育结合,建强师资库。明确入库师资“六种类型”、应具备的“五项基本条件”和享有的“三项职责权力”,着重从党校、教育系统、农口系统、卫计系统、经商、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企业家、先进模范人物、县乡驻村工作组成员、驻村农技员、乡土人才中经过推荐、审查、公示遴选等程序,建立了本土农民夜校师资库,入库教师300余名。

突出地方特色,着力解决教学方式“单一化”的问题。一是突出红色传承。深入挖掘古蔺红军“四渡赤水”主战场历史资源,探索“夜校+红色教育”培训模式,打造自成体系的红色教育精品课堂。通过邀请老地下党员、老红军、红军长征亲历者、古蔺党史研究人员在夜校课堂中讲述红军长征故事、革命历史、党的传统等;利用微信平台开设“传承长征精神、助力脱贫攻坚”专栏,定期推送以长征精神为主题的微视频、小故事、图片等“红色文化”。让“红色基因”入脑入心,坚定广大干部群众特别决胜脱贫攻坚的决心和信心。二是突出文化传承。以“夜校+传统文化”为载体,邀请古蔺花灯非遗传承人现场授课,把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乡风民俗、村规民约,“八倡导、八革除”等以诙谐幽默的花灯形式展现出来,既大大提高了农民群众参与“农民夜校”的积极性,达到了宣传教育目的,又传承了花灯艺术。三是突出本土传承。结合本土特色文化和民族文化,创新“夜校+快板、夜校+苗汉双语课堂、夜校+情景课堂、夜校+群众例会”等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辅助以电影插播、“坝坝舞”、“知识问答”、“有奖竞猜”等趣味活动,不断丰富手段,使“农民夜校”保持持久的活力和吸引力。

突出建好用活,着力解决教育培训“一阵风”的问题。一是注重思想引导,把农民夜校建成凝聚人心的阵地。坚持在农民夜校中融入“县情、党性、扶贫、感恩”四项教育,通过灌输引导,教育群众念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创新“夜校+微信”模式,以微信为载体、手机为平台、现代信息技术为抓手,充分利用清风蔺州、多彩古蔺、古蔺电视台微生活、古蔺郎网、古蔺电视台等受众面广、影响力大的微信公众平台和现代媒体定时推送时事政策、法律法规、文明新风、种养技术等文字、视频信息;根据农村群众需要不定期推出农产品销售信息,畅通信息渠道,拓展销售平台,帮助群众做政策上的明白人,发展上的自强者,引领广大群众物质和精神“双脱贫”。二是注重观念转变,把农民夜校建成文明新风的摇篮。推行“四学四促”,学政策促素养提升、学技术促产业发展、学文化促习惯养成、学法规促风气更新,引导贫困地区群众从生活细节着手,养成卫生习惯,改变陈规陋习,从观念上告别精神贫困和心理贫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把身边的先进典型请进课堂、现身说法,树立遵守社会公德、弘扬传统美德的好风气。三是注重按需施教,把农民夜校建成基层群众的高校。提供“菜单式”选学。整合县、乡、村三级培训资源,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夜校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选学送学,采取课堂教学、现场观摩、基地实践、外出参观等多种方式开展教育培训。以“培训1人、改变1家、脱贫1户”为目标,重点解决贫困户文化素质不高、致富能力不强、观念落后等问题,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中共古蔺县委组织部 冉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