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7559527

参加浦东新区党校学习体会---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韩轶

www.gcdr.gov.cn (2005-02-24) 来源:
参加浦东新区党校学习体会
---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韩轶
 
  按照《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中办发[2002]7号)和《上海市支持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实施意见》(沪委办[2002]12号)文件的要求,受省委组织部的派遣,我于10月16日至10月31日参加了在浦东新区党校举行的“西部地区干部培训班”的学习。通过聆听有关专家教授和党政领导干部关于科学的发展观与社会转型、科学的人才观与人才资源开发、浦东开发开放战略、上海一城九镇的规划与思路、世界经济一体化与中国经济等专题讲座,实地考察了上海浦东、苏州、杭州、湖州等地的建设成就,深为上海浦东新区现代化水平之高、干部群众精神面貌之好、江浙一带人民生活之富裕而感叹。对比东、西部地区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的较大差距,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优先加快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浦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
  从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浦东的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经过14年的开发建设,浦东已经初步建成了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的框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由1990年的60亿元上升到2003年的1504亿元,增长20倍,年均增幅约20%;财政总收入达到296亿元,比1993年增长25倍;工业总产值达到2856亿元,比1990年增长14倍。浦东以坚实有力的步伐,跨越了早期工业化地区上百年、新兴工业化地区数十年的发展历程。浦东成功开发的因素和经验主要表现在:
  一是始终坚持以一流党建促一流开发,使党员干部队伍和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成为浦东开发的“主心骨”。从建立公开择优的选拔任用机制入手,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进交流轮岗、实践锻炼和外向型培训,促进干部队伍结构优化和素质提高,用过硬的队伍保证开发建设过硬的质量。通过开展“三讲”集中教育、“三个代表”学习教育和机关思想作风养成等各种主题教育活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建设经常化的工作机制。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根据市场和社会加速发展的趋势,积极探索社区、社团、新经济组织和开发区党建的新路子,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从区属向区域转变、组织管理体制从垂直向网络转变、活动形式从单一向多样转变,努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各个领域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努力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浦东开发的特点,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加强各级干部的领导科学、公共行政、工商管理、法制理论、市场经济、现代科技等知识的学习培训,从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等各个方面,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努力适应全面建设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的需要,不断优化新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结构。破除选人用人中论资排辈的观念,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实行多岗位锻炼制度,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并努力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三是浦东把人才开发作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优先发展战略。深化了人才市场管理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与中外合资、合作兴办各类人才中介服务机构,逐步形成开放多元、有序竞争的人才市场体系。切实加强了人才就地统计、需求预报、发展规划等基础性工作。畅通人才流动渠道,促进国内外人才的柔性流动。加强人才资源开发“软环境”建设,探索建立竞争择优的选拔制度、国际通用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人才服务的市场准入制度、与贡献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和激励制度。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开发中的主体作用,多渠道、多层次、多模式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坚持“引才”和“引智”并举,依托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新兴产业,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机制开展国际间智力和技术合作的新途径。“海归”人士和国内优秀人才在此形成了很强的聚集效应,为浦东的蓬勃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体制问题是实现城市长效管理的重要支点。杭州市下城区抓住全市城管改革逐步推进、重心不断下移的工作机遇,按照“职责分界清晰、责任主体唯一”的原则和“块块负责、条条保障、市查区改、块查条改”的全市总体管理思路,构建“金字塔”式的城管组织网络体系,基本明确承担管理决策权、监督权、执行权三大职能的相应主体。在此基础上,推行“属地包干制”,即:“十位一体,综合管理,分块包干,责任承包”。“十位一体”,是指由街道牵头,整合辖区内所有的城市管理资源,包括城管执法中队、环卫所、工商所、派出所、房管站、市政、绿化、交警、社区、辖区单位等。“综合管理”是指由街道、镇全面负责辖区内环境问题的整治(包括治脏、治乱、治差)以及“四化”(洁化、绿化、亮化、序化)的长效管理。“分块包干”,是指以窗口、街道为块,街道以社区为块(社区也可以根据实际,因地制宜,划小管理方块)分块包干。“责任承包”,要求每一块上的工作责任主体是唯一的,同时每一块都明确有相应的负责人。在赋予“块块”整合管理职能的同时,也整合了与之对应的责任,实质就是职权、责任的双重承包,职权、责任相互对称。从而提高了城管工作效能,实现了城市的长效管理。
  完善机制,推进城市管理效能化。为优化城管资源配置,发挥管理资源的综合效能,下城区在创新长效管理机制上下功夫,具体抓好五个“推行”:推行“清洁下城”流程制。具体由社区干部每天半小时巡查、日报表、每日零报告、抄告整改、销号、责任倒查、义务监督员等制度组成,使上下信息对称畅通,出现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时查处、及时整治。推行环卫作业“三包制”。按作业市场化要求,通过签订合同,对社区、村道、市场实行环卫作业承包制,解决“谁来包”、“包什么”、“如何包”等问题,使三大部位的环卫作业有明确的责任单位和有效的监督办法。推行街面“保序员”制。组建城管综合保序员队伍,主要道路由保序人员承担维持秩序、文明劝导以及24小时全天候“随脏随扫”式的环境保洁管理作业,确保窗口区域、主要路段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推行级差管理制。将区内道路分为三级,制定三个级差标准,目标为:“主要道路创优、次要道路整洁、背街小巷有序”,有效避免道路标准的类同化及资源的浪费,使管理力量的分配更趋合理。推行考核奖惩制。对日常工作进行量化考核,与年终目标考核及奖金分配挂钩。
  健全法制,推进城市管理规范化。城区在法制建设中,处于执法层面上,关键是要“依法”、“规范”、“用好法”,核心是“执法为民”,使现行的城管法规有效发挥作用。具体做到两个有机结合:一方面执法与管理有机结合。在市一级中观层面上,执法与管理职能部门是分设的,强调以分为主,而在区、街微观层面上应以合为主,注重效率和效力,强调集约化管理。推行“联合执法管理”,由街道牵头,会同城管行政执法、工商、市容环卫、公安等部门,对辖区单位、市场、农民出租房依法实行“联合管理”,对一些不文明、违反法规行为做出相应处罚,并将“门前三包”等一些难点问题纳入企业文明经营范围,形成“管理—执法—管理”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严格执法与文明执法有机结合。实行“教育为先、事前引导、契约管理、程序规范”。如对“门前三包”及“两摊”问题处置上,由原先的强扣物品的简单模式转变为“文明劝导—现场取证—经济处罚—申请强制执行”的规范化模式。同时十分重视事前的引导,注重管理关口前移,将门前三包作为企业登记的前置条件,实施契约管理。
  加强德治,推进城市管理社会化。城市管理的主体是政府与社会,城市管理的客体(对象)是人及人的活动,所以城市管理的根本是解决人的问题。现阶段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实现城市管理主体多元化、社会化,管理客体自律化,即提高市民及辖区单位的环境意识和参与程度。应积极实施社区化的环境德治教育工作。一是开展“清洁使者”活动。可以聘请社区中的热心居民、辖区单位负责人等为“清洁使者”,对城市管理工作进行日常宣传、文明劝导及监督检查;二是对外来人员实施“亲情化”管理。切实维护外来人员依法享受的生活居住权等11项权利,使外来人员逐步形成热爱城市的归属感,维护好城市环境的认同感,并注意搞好农民工培训。三是发挥志愿者队伍的作用,组织开展“文明从脚下起步”等活动。四是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并依托学生(独生子女)的影响力,开展“文明进万家”活动。
  多元筹资,推进城市管理市场化。在市、区财政基本保证城管经常性维护费的基础上,运用市场化手段,多渠道筹集城管经费。比如可实行作业项目公开招投标,减少财政专项投入支出。绿化作业全部项目和市政、环卫作业、河道、道路整治等大部分项目实施市场化公开招投标。采取公建无形资产挖潜增值,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城市管理。主要方式有授予企业“冠名权”,企业取得冠名权后每年支出公建的养护费,达到企业实现经济、社会双重效益,政府实现管理市场化的“双赢”效果。利用公建经济功能,实现公建维养自给自足。采取“以场养场”、“以路养路”办法,弥补管理经费不足。
以上心得只是我的一些感受,学而思之,学而用之。力争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与我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为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