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7208073

四川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赴德国培训班学习总结报告

www.gcdr.gov.cn (2005-02-24) 来源:

四川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赴德国培训班学习总结报告

 

  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国家外专局审核同意,由省委组织部组织举办的“四川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培训班”一行14人,于2004年10月25日至11月14日赴德国进行了专题培训。现将培训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概况
  培训班一行于10月26日上午抵达德国后,就投入到紧张的学习培训中。这次培训,围绕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主题,主要在德国鲁尔集团培训公司(为德国最大的培训机构之一)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多特蒙德市分部和邻近企业及市郊农庄进行培训学习、参观考察。培训期间,先后在鲁尔培训公司进行了德国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基本决策、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学习,听取了瓦格娜老师关于德国经济政策、经济发展走向和趋势的专题授课;通过系统地信息采集、数据分析,了解到目前德国经济发展的走向;考察了北威州多特蒙德市经济转型中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循环经济雏形、提高劳动者素质、能源综合开发、结构调整政策措施等情况;拜访了北威州政府及其农业、林业、环保部,听取了该州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其政策措施的介绍;参观考察了北威州尼斯威克农场和迪社农场种植业、养殖业方面的科研、试验、示范、培训情况。同时,沿途参观了杜塞尔多夫、多特蒙德、爱韦克、克莱威、哈姆、科隆等城市的生态、城建、工业、农业发展情况。同政府官员、大学教授、农业专家、科技人员、企业家进行了广泛接触交流,共同探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大力宣传四川的特色和对外开放举措,寻求推动其与四川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新途径。还利用周末到特里尔市瞻仰马克思故居,全体学员在故居前合影留念,并留言:永远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
  本期培训班是四川省赴国外的第一个以厅级干部为主体的培训班。全体学员按照行前省委组织部领导的要求,严格遵守外事纪律和学习纪律,集中精力,团结互助,自觉服从安排,十分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每天早晨不到7点钟就起床,晚上8点多钟才集体回到宾馆。一路上边听、边看、边问、边记,并在参观之后的返程车上或回到宾馆里即时进行讨论,不仅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而且相互交换厅局、市地情况。全班还组织了3次专题讨论,最后挤出时间进行了认真总结。这次培训,由于省委组织部事先安排周到,同德国鲁尔公司等培训机构沟通细致,加之四川省和北威州系友好省州,我们一行在各地均受到热情接待,无论是政府官员、教授还是工作人员对来自四川的学员都十分友好。全体学员感到,这次培训虽然时间不长,但收获很大。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获取了新的信息,了解了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推进四川“三个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收获
  站在世界经济的前沿看自身,我们既找到了差距,更坚定了发展的信心。探讨德国经济特别是北威州发展的历程,大家深深地感到,四川这些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创造性地推进“三个转变”,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事实证明:省委、省政府所制定的一系列重要政策和采取的措施是完全正确的。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研讨和实践的重大课题。我们通过这次培训,主要获得了五个方面的收获和启示:
  (一)融入经济全球化,必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结构调整,实现区域统筹和社会经济统筹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世界经济发展迅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身边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德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应对这一切,最重要的策略就是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进行产业大转型、结构大调整。
  德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着手研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围绕产业转型,于1967年制定了《持续稳定法》,逐步建立起了五大体系,即:稳定的价格体系、稳定的就业体系、对外经济收支平衡体系、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指标体系、环境保护体系。政府专门成立了经济预测委员会,充分论证哪些方面应该投资、有何效益,哪些方面不应该投资,每年10月提交当年发展情况和第二年的预测分析报告,拟定相关的措施,送联邦政府审查,然后交议会讨论通过。报告既有量的子目标统计,又有质的衡量,既体现经济的延续,又反映近期的趋势,非常明确,具有足够的说服力。经过30多年的努力,德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德国过去是一个工业化程度很高的国家,现在一、二产业所占比例很低,二产业占不到整个经济总量的1/3,而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很快(2000年将服务业纳入产业化统计的范畴)。2003年原西德地区的人均收入达到3.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6万多元),原东德地区的人均收入也在3万欧元左右。多特蒙德市是经济转轨的典范之一,曾有煤矿、钢铁、酿造三大支柱产业,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着手转型,现在已找不到重型工业企业,全部转型为服务业和高新科技产业。他们不仅加大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就是在农业内部种养业结构调整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整个经济在良性互动中发展。他们在结构调整中有着三大动力:一是企业自身,进行了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大调整。如鲁尔集团,原来是一个采煤企业,1969年钢铁商和电力商将鲁尔区52个煤矿合并,成立了鲁尔矿业公司。1970年以来开发新的业务范围和多样化经营,现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矿山企业和高技术企业。二是地方政府,主要是建设基础设施、制定计划、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培训员工、提供就业机会,制定了多项鼓励政策。三是国家,采取了多条补贴措施,改进税收体制。四是科研单位,多元提供信息、科技支撑,实行有偿服务。这给我们以重要启示:结构调整不能就调整谈调整,需要从供给与需求的平衡上考虑调整,需要从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来考虑调整,需要进行定性定量的前瞻性系统研究,体现规划的科学性、布局的合理性、实施的连续性,增强执行力;通过政策调动、利益驱动、企业主动、市场拉动,加快调整步伐;不仅调整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注重发展信息产业、高科技产业、新型服务业,而且在同一产业内部也要进行结构优化,实现经济与社会统筹,创造名特优新品牌,把特色产业做优,把优势企业做强,同时注意区域统筹,实现共同协调发展。
  (二)消除二元结构,必须尽快提高劳动者素质,解决体制性障碍,实现城乡统筹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消除二元结构的必然选择。在德国基本上没有城乡区别,除了基础设施完善外,很重要的是国民素质很高,就个人的基本素质而言,只有产业的不同,没有城乡之分。
  北威州多特蒙德市于1970年开始经济转轨,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政府、企业和咨询公司三家联合制定了详细的转轨计划,目标是将7万产业工人全部实现就业,其中6万人从事高新技术产业,1万人转到服务业。其目的是:建成以高技术产业,包括信息、微电子为主的地区;提高当地购买力,活跃区域经济;为投资者提供便捷的条件,营造招商引资的环境;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等。他们在转轨中,建立健全了社会保障体系,每个人都必须参加保险,对关闭企业首先要解决工人的出路问题,达到退休年龄的进入养老保险,其余产业工人必须全部带薪重新进行培训,取得资格后才能上岗。德国十分重视人员的培训,法律规定学生毕业后必须进行职业技术培训,达到标准才能就业,否则视为非法。无论是当“农民”还是当农场主,都要在政府指定的农庄进行培训和实习。我们所参观的两个农场,每年都有政府下达的培训计划,到访的时候,正遇上两批学生在那里实习。农场主介绍,从事农业的学员一般在16-18岁期间有两年的学徒工培训,之后还要经过两年的职业培训,学农业的大学生也必须到农场实习一年以上。农场还为进修者提供就业机会。这说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消除二元结构中至关重要。德国“农民持卡上岗,转轨企业全员培训”的经验值得借鉴。企业和农场是真正的市场主体,机制较新,冲破了体制性障碍,解决了生产关系中分配利益问题;着力于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抓住了发展生产力的关键。四川农村量大面宽,统筹城乡发展,关键在农民,重点在农民素质的提高。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大抓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实行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实施“千万农民工培训”计划等举措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应当坚定不移地抓下去,并不断深化拓展,从体制、机制、布局上解决这一具有现实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
  (三)城市建设,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重视环境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筹
  欧洲大地,纬度靠北,降水不多,但到处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德国城市建设中,重视规划,形成特色,傍水依山,以人为本。没有大广场,没有宽马路,更没有形象工程,标志性建筑也是利用历史遗留建筑,继承古老的建筑风格。在大中小城市的过渡带中有机衔接,使城市布局得合理、科学。城市间高速公路骨架的连接、贯通,城市规划的制定、实施,城市功能的完善、利用,城市文化的保护、开发,城市环境的塑造、维护等方面,都有其独特风格。特别是在环境保护上,令我们大开眼界。学员们所经之地,到处是风景,处处有精品,城在林中,房在园中,几乎没有污染。形成这样的特色,是与他们市场经营理念、注重保护环境、精心管理城市的每个环节密不可分的。
  多特蒙德市政府官员介绍,他们在城市建设上与经济转轨相衔接,专门制定了十年改造计划,策略非常明确。我们在该市考察了三种对土地再利用的改造模式。一是保护利用型。该市所辖的爱韦克市过去以开采煤矿为主,有180多年的采煤历史,掘井已达到1400多米,由于资源枯竭,从1987年开始实施转型计划。他们的目标是:产业转移;保护古老的建筑;工人充分就业;投资新的项目。所定计划对项目和投资提出了一个详尽的清单,系统进行环境评价、土壤评价、投资评价。他们对150公顷含有有害物质的土壤进行了彻底整治,充分利用了整个矿场的资源。将枯井用混凝土进行填埋,将井下的瓦斯抽出来发电;井下原来用于工人洗澡换衣服的地方建成了迪斯科舞厅;以前办公的地方作了食品商店,井口周围没有多大污染的地方改建为民宅;5公顷大的蓄水池改作了体育场;整理出来的土地建起了一个邮政特快专递中心,一个年存贮、运输轮胎360万只的物流中心,一个每天供应150吨面包的加工厂和一个废旧钢材转送中心;对古老的煤矿冷却塔和1852年建成的马劳科夫矿井等专门保护下来留作标志性纪念建筑;对实在无法整理的地块浇筑钢筋混凝土后铺上沥青,用作停车场。副市长布特格先生在现场介绍说,其中一块地因二战时候投下了很多炸弹,土壤含苯量很高,花了10年时间来整治,现在除对土壤监测外,还打了一口16米深的井,每两天对水质进行监测。这个地区二战后10年在此采煤的工人有60万人,每天每人采煤2吨,现在转型后剩下的不到3万人。可以说,这是一个充分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建设城市的典范。二是开发利用型。我们参观的一个高科技园区,原来是英军驻德国的一个军营。他们根据规划的用途,将原有建筑能拆的拆掉,不宜拆的改造,建成了一个环境优美的花园式的信息产业基地,已有IBM等30多家企业入驻。三是综合产业发展型。我们考察了一个大型的钢铁企业,占地206公顷,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据瓦格娜老师介绍,这个地方将建一个占地36公顷的水上娱乐场、一个食品工业园区、一个科技中心、一个软件开发中心和一批民宅。他们仍然坚持原来的老厂房能保留的保留,能利用的利用,目的是发展产业、保护环境、解决1万人的就业。多特蒙德市还将原来一度吸毒、贩毒比较严重的一个地方改建成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歌舞剧院,准备将一个大型啤酒酿造厂改造成购物中心。他们在建设发展中,高度重视环保。德国的环保投资很大,在污水处理、土壤改良等方面为世界各国树立了榜样。城市的森林、遍地的绿荫、清洁的河流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们说,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要将对环保的破坏量降到最低程度,垃圾、污水、粉尘、废气的处理完全达标。基本原则是:尽量避免对环境破坏的生产和加工。要求不让发生,发生了就要根治,谁制造了污染就由谁负责解决。这既有自觉的一面,又有明文的法律条文规范。同时,从1999年4月起在燃油方面征收生态税,还对企业排污确定专门的配额。这些措施,保障了德国良好的生态环境。所以,很多人说,德国是欧洲最美的国家之一。
  这些经验证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经营城市的战略理念、“三个转变”的重大举措和思路是非常正确、非常科学的。我们应当加大执行力度,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充分利用资源,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环境保护”三者紧密结合的经营发展路子,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同时,发挥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城市及周边、公路两旁、河流沿岸兴起植树造林新高潮,真正把四川建成生态大省和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
  (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出了更加科学的阐述。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必须将资源承载、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统筹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德国将再生能源的利用和绿色产业的发展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兴起已成为主导潮流。
  德国充分利用水能、风能、沼气、光能、核能、火力发电,全国同网,统一收购,统一供应的成功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全德国将于2030年关闭所有的核电站。他们说,发展再生能源势在必行,传统利用能源是对生态的一种严重破坏。北威州现有100多家沼气发电厂。我们参观了该州迪社农场的沼气发电。农场主介绍,主要材料是碳化物,经潮湿发酵,产生沼气发电,平均每小时发电300千瓦,直接上大电网,上网价每度10欧分(利用光能发电卖给国家每度达50-53欧分),政府对利用再生能源发电每度还要补贴6欧分(150千瓦以下和150千瓦以上有不同的补贴标准),农场用电再从大电网输送,每度11欧分,私人用电每度20欧分。同时这个沼气发电厂每年还要产生300吨肥料。解决了收入、环保、无公害肥料、取暖等问题,效益很好。从国家来讲,鼓励了再生能源利用,保护了生态,实现了全国均衡用电、多元化发电,走出了循环经济的路子。
  绿色经济已在德国大力推行,食品、建筑材料、燃料、化妆品、洗涤用品、工具等等都广泛运用“绿色”。所有食品必须严格达标上市,从品种到餐桌都贯穿了“绿色”的过程。我们专门考察了杜塞尔多夫市的绿色超市,并应邀在杜塞尔多夫银行和尼斯威克农场、迪社农场分别品尝了绿色午餐。北威州农业、林业、环保部官员介绍,绿色生产的需求动力主要来自于市场和企业内部。绿色种植最早出现于1924年,由几个企业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联合会,用内部章程进行监督,产品直接从农庄卖到用户。1988年欧盟制定了绿色种植的法规和章程,1992年制定了植物种植条款,1996年出台了动物饲养的法律条款。据统计,北威州现有25万公顷土地,约20%的耕地采取了绿色种植措施,推行绿色生产办法的农场由1994年的14014家增加到2004年的47576家,全州已有600多家绿色加工型企业。州政府从1997年开始投资于绿色生产的补贴逐年增加,2003年达到5000万欧元(包括环保投入)。2002年以来,绿色产品的销量每年增长30%以上。他们在联合会成立了一个很大的公司,负责咨询、科技、培训、宣传方面的服务,同时有专门的检测单位对绿色产品的生产进行严格的控制、检查、监测,生产、商标、检验检疫都有统一的标准,绿色产品必须通过程序检测并加盖标志章后才能投放于市场。
  此外,他们在企业转轨变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等方面相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政府在经济调控中,对农产品通过补贴,平抑物价;对利用再生能源进行补贴,鼓励多元化发电;对动、植物试验给予补贴,鼓励科研、创新;对转产项目给予补贴,鼓励发展三产和高新技术产业;对环保整治给予补贴,鼓励保护环境等等,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体会到,增长方式的转变既是一个量的增长过程,更是一个质的提升过程,我们应当坚持在可持续发展中加快转变,在提高质量和效益中加快发展。
  (五)促进农业协调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表面上看,德国农业正在“萎缩”。2001年一产业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全国的农场由2001年的44.9万家下降到2003年的42.1万家,但农业内部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农业企业除经营农场外,也从事了其他产业,兼职的“农民”越来越多。他们不想将农业“萎缩”到依赖于进口的程度,政府和农场采取了多种措施推动农业升级。因此,我们认为,这种“萎缩”不是真正的萎缩,而是大发展的必要准备,是为了迎接新型农业产业而进行的力量积蓄,一个崭新的农业发展阶段即将到来,他们仍将领先于世界。从北威州的农业发展走向看,他们利用政府、联合会、农场之间的联动关系,正着力于克服“两高”(劳动力价格高、生产资料价格高)、解决“两低”(产出率低、土地利用率低)的问题。政府每年投资约5000万欧元用于农业科研和生态、技术培训等项补贴,运用标准化生产延伸产业链条,生产高科技产品提高品牌效应。我们参观的两大农场,都在加紧进行种植品种、栽培方法、施肥等方面的对比试验示范和养殖品种、饲养方式、标准化生产的对比试验示范。形成了政府——联合会——农场三者之间统一协调的机制,构建了良好的科研、培训、示范、市场、信息、营销体系。
  尼斯威克农场有奶牛200头、母牛30头、绵羊200只、山羊50只、生猪280头等,有近100种对比饲养方法的试验。如他们对100头奶牛进行了科研对比试验,每天吃什么饲料、吃多少,长多少斤,什么时候挤奶、一次挤多少等都实行计算机控制,实现了高产出、高效益。迪社农场在农作物上有4000个品种进行对比试验,对生猪和蛋鸡也在进行多种饲养方法的对比试验。农场的科技人员介绍,现在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人们对绿色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增强竞争力,必须把产品的成本降下来。利用农场进行试验示范,研究成果就可以直接转化到生产中去。他们说,德国对动物保护已经提上重要议程,开展饲料和饲养方法的试验,就是为2006年执行动物保护法规和适应2010年欧盟法定饲养方法作准备。
  四川是个农业大省,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我们有许多自身的优势,发展现代农业大有作为。正如杜塞尔多夫银行餐厅的厨师长听了我们的情况介绍后说:“将来我们的餐桌上将有许多食品来自中国,来自四川。”如何进一步发挥优势,需要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进一步搞好区域化生产布局,加强科研试验示范,推动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延长产业化链条,创新品牌,把产品做特做优、把企业做大做强,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益。
  三、建议
  这次培训,全体学员受益匪浅,收获很大。我们深感,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大开放促大开发、大开发促大发展方针,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是完全正确的。这样的培训,对于加强各级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依法行政、科学行政、规范行政的水平,增强为民服务、为民谋利、为民办事的本领,是非常重要的,应当坚持下去。为此建议:
  (一)组织党政干部出国培训,尽量考虑在人员的选择上分管工作相近一些,培训的内容上相对集中一些,参观考察点的确定上与培训专题结合得紧密一些。
  (二)党政干部要走出去,企业经营者更要走出去。可以分期分批组织企业经营者到发达国家进行培训,了解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结交朋友,促进合作。
  (三)培训前做好充分地准备,带着问题去学,使之更加结合实际,更具有针对性。这样,收获更大,启迪更多。


 

四川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赴德国培训班
2004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