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8806023

成都市锦江区举办赴美专题培训 提升干部国际化素养

www.gcdr.gov.cn (2014-10-08) 来源:成都锦江区委组织部

成都市锦江区举办赴美专题培训 提升干部国际化素养

  锦江区围绕成都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总目标和全域开放的战略部署,紧扣区委建设“现代化国际性生态型精品城区”的发展定位,着力提升年轻干部国际化素养,通过着眼世界长远谋划、改革人选产生方式、创新培训形式、严格效果评估,赴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开展“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区域经济”专题培训,开创“国际锦江”素质培训新局面。
  一、着眼世界长远谋划,构建“3个一”国际化培养体系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呈现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新时期,对干部人才队伍在世界眼光、现代理念、外语技能、对外交往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锦江区着眼世界、长远谋划,着力构建干部国际化素养培养的“3个一”体系。一是制定一个“规划”。出台了《成都市锦江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不断深化党政干部人才培养培训的改革创新,谋划提升干部人才队伍国际化素养的长远规划。二是拟定一个“计划”。按照《关于提升年轻干部现代化国际化素养2014年培训计划》的安排,细化国际化素养培训的对象要求、培训内容以及考核方式,着力培养一批具有与国际社会打交道的能力,能有效地开展国际交往和合作的国际化干部人才队伍。三是实施一个“项目”。结合锦江区当前的中心工作,确定赴美开展“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区域经济”专题培训项目,将培训课堂从国内延伸到国外,旨在通过出国(境)培训拓宽年轻干部的国际化视野,更新现代化理念,加强推动工作的能力。
  二、改革人选产生方式,变组织调训为公开遴选
  为确保培训对象产生方式的公平、公正、公开,保障出国(境)培训的质效,锦江区积极转变思路,勇于打破以往惯用的组织调训方式,创造性采用公开遴选方式,选拔具有较好英语基础的年轻干部作为出国(境)培训对象的初步人选。一是广泛撒网,全面筛选。锦江区与四川大学出国人员培训部合作,组织全区70后正科级实职以上干部,分两批次进行英语水平测试,根据英语水平测试结果,选择了得分靠前的23位年轻干部作为赴美培训对象的初步人选。二是好中选优,重点培养。对优选出的23位初步人选开展为期5个月的英语集中强化培训,切实增强干部对外商务洽谈的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对外沟通能力为赴美培训把好语言关,为培训取得实效奠定坚实基础。三是严格考核,把牢出口关。组织23名初步人选参加中国国际化人才外语考试(BFT),让培训对象的遴选过程真正“晒在阳光下”。经过考试,锦江区有15位干部获得了BFT高级水平证书,同时综合政治素养、工作能力和岗位需求等全方位的考虑,从中择优选择了13位干部作为最终培训对象。
  三、创新培训形式,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锦江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了“国内基础能力培训+国外能力提升培训”的培训形式。一是国内重在培训,打牢基础。集中授课、夯实基础。采取集中授课方式,对现代商贸业管理体系、现代商贸业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等进行讲解,开展互动研讨,让干部对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掌握;周密部署行前调研。结合此次赴美培训主题和课程安排,精心设计出国前行前调研,围绕现代商贸业、金融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题调研,让干部带着问题和思考,有针对性的开展赴美培训。二是国外重在培养,打造精英。优化理论课程,采取课堂讲授、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围绕美国联邦政府产业政策、现代商贸业发展整体战略规划、投融资政策和环境分析等内容,进行为期1个月的理论学习,让干部在思想上构建对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理论体系;做实实训内容,采取调研实践、社会考察、顶岗锻炼等方式,在政府机构和知名企业开展为期2个月的实训,学习美国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中的先进做法和理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同时,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展文化交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多角度了解、学习美国在经济社会方面的管理模式和政府运行模式。
  四、严格效果评估,促成培训成果的有效转化
  锦江区从严培训效果评估,力求实现考察考核全覆盖。一是建立培训效果督查机制。出国培训前,通过调研督查、分小组专题研讨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干部行前培训效果、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理论的情况,督促干部加强训用结合,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做实培训行前准备,为出国培训奠定稳固基石。二是实施培训成效跟踪机制。出国培训期间,通过培训跟踪反馈、听取阶段汇报、电话个别访谈、撰写调研报告等形式,及时掌握干部培训进展情况、培训成效总结情况等,促使培训取得实效,为培训成效的转化打好基础。三是构建培训成果转化机制。培训回国后,通过组织参训干部开展成果交流会、经验研讨会、印发成果报告,等方式,积极宣讲培训成果,扩大受益面,实现成果共享。积极引导参训干部将培训成果应用到工作实践中,紧密结合锦江区实际,把学习上的收获转化为推动工作、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努力做到学用结合。按照“训用结合、备用结合”原则,充分考虑参训干部培训成效、工作能力和岗位需求等方面的综合因素,对表现优秀、条件成熟的进行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