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8886320

新形势下 引才聚贤探新路

www.gcdr.gov.cn (2016-10-09) 来源:四川日报

  本报制图/卢浩

  编者按

  新形势下,如何抓实人才工作,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真正实现人才服务全面改革创新,以人才引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10月8日在成都召开的全省人才工作会议,为大家提供了实践交流的最佳平台。在此,本报摘录部分与会者的交流发言,希望能以点窥面,展现各地各单位独具特色的探索路径,为大家带来更多启发、思考。

  聚焦脱贫攻坚推进人才工作创新

  □中共广元市委

  近年来,广元市紧扣脱贫攻坚大局,坚持人才工作向中心聚焦、向大局聚力,推进人才工作创新突破。

  着力打造人才流入“洼地”。广元坚持优秀人才特殊对待,建立引才专项编制,科研院所、高新企业引才带编进入。主动出去“引”,引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20名专家领建新型智库;定期集中“考”,面向全国招考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位的人才479名;柔性合作“请”,先后请来18名两院院士、310名专家、29个科研团队;乡情召唤“归”,回引2.7万名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建立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联盟等创新平台57个,人才创新基地、孵化园区等创业平台9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科技服务中心等智力服务平台29个。

  充分释放人才“红利”。实施千名人才下基层扶贫工程,搭建科技人才服务平台和“乡土人才超市”,调配优秀人才担任县乡领导干部、村第一书记。实施项目扶贫人才引领工程,统筹调配市直机关干部人才,组建30个重大项目包装团队、招商引资团队、协调监管团队。实施特色产业人才支撑工程,开展“千名人才服务千家企业”活动,支持“致富能手”“行业明星”“电商精英”等实用人才落户园区创办实体。

  构筑人才吸附“磁场”。靠激励机制留人,对离岗创业的科技人才保留人事关系;脱贫攻坚一线专业技术人才具备聘任资格而未聘用的,可享受相应经济待遇;对选派到一线工作的实绩突出人才,提拔重用。用真情实感留人,定期走访联系高层次人才、定期组织青年人才交友联谊、实施高层次人才高级研修计划。以优质服务留人。制订优秀人才服务管理办法和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办法,在平台搭建、服务保障等方面建立“绿色通道”。

  强化激励引导卫生人才服务基层

  □省卫生计生委党组

  近年来,省卫生计生委不断完善政策机制,强化激励保障,着力引导医疗卫生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

  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存在人才引不进现象,2014年全省县级以下医疗机构空编率达30.1%,医生空岗数6.9万个。省卫生计生委配合省委编办出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中心、疾控和妇幼保健机构等编制标准,近两年,全省基层新增编制27835个,空编率降低至17.7%。

  同时,出台卫生急需短缺人才直接考核招聘政策,并规定省、市属单位招聘管理岗位和本科及以下专业技术人员,须具有两年及以上基层经历。近两年为基层招聘急需人才6212名。开展全科医生特岗计划试点,持续实施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招聘、“三支一扶”计划、“阳光天使”计划等。出台医师多点执业办法,让大医院医师有序流向基层,全省共有1万人次医师到基层执业。

  针对基层卫生人才队伍量少质弱的问题,实施定向医学生培养、民族地区成人专科学历班等学历教育;实施在职岗位培训,启动为期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推行乡村一体化改革,积极探索聘用管理、合同管理、签约服务为一体的乡村卫生人员管理模式,乡镇卫生院择优考核招聘乡村医生;开展内地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民族、贫困地区县乡卫生单位工作。

  完善激励机制,实施面向基层队伍的“三个倾斜”。在职称评审上向基层倾斜,建立基层职称晋升“双轨制”,实行服务基层“奖励积分制”。在薪酬待遇上向基层倾斜,出台基层卫生机构基金计提办法。在激励表彰上向基层倾斜,出台基层卫生拔尖人才选拔办法,开展“寻找最美乡村医生”等公益行动。

  创新机制着力打造人才特区

  □西南财经大学党委

  近年来,西南财经大学先后从哈佛、斯坦福、剑桥等世界名校引进全职海外人才250余名,特聘海外院长10名,讲座和课程教授140余名,着力打造经济与管理研究院等5个人才特区,初步形成海外人才“群聚效应”。

  创新机制“引才”。强化理念凝聚共识,把引进高层次人才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广开渠道招聘人才,每年组团参加美国经济学年会、管理学年会、金融学年会等国际学术会议,借势大力宣传学校人才政策、学科发展水平;创新方式储备人才,实施“可持续师资计划”,先后选送7批56名优秀学生赴国外高校攻读博士,学成之后回校任教。

  创新机制“用才”。建立分类评价机制,对青年人才重点考核学术成果;对职业生涯中晚期人才重点考核团队建设;建立专职讲师队伍,以其教学水平作为评价标准。加强平台团队建设,采取“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的建设模式,放权由院长自由组建研究团队。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实行年薪制和聘用制,试行与国际接轨的教师长聘制评价体系和专家评议体系。

  创新机制“留才”。以思想教育引领人才,组织海外人才赴延安等地接受革命历史教育,采取社会实践、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让海外人才了解国情。以情感认同留住人才,建立学校党委联系人才制度,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校史教育等活动,增强组织认同、团队合作和情感融合。以精细服务关心人才,提高人才工作水平和服务效率,推行英文工作语言、学术沙龙等举措,衔接海外人才工作生活方式。

  人才强企支撑企业“二次创业”

  □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

  近年来,我们以市场化改革为重点,走出了一条党管人才与市场化开发人才有效衔接的人才强企路子,支撑公司“二次创业”的快速推进。

  拓宽视野开放引才。四川发展坚持国际化视野引才,积极引进具有海外工作背景和海外学习背景的中高端专业人才。确立网络化思维规模引才,采取建立专业人才信息库、高端人才“蓄水池”、常态化网络招聘、个性化猎头推荐等方式,动态配置人才。去年公司在省属国企中率先赴北京、上海举办专场招聘会,引进了39名公司事业发展急需的中高端人才。

  创新方式育才备才。公司以54个重大项目为依托,多元化组建项目团队,要求每名员工至少全程参与一个项目,着力推进项目育才。遴选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业务尖子作带头人,对年轻员工开展“传、帮、带”,着力推动团队育才。每月举办“四川发展大讲堂”,组织公司领导、业务骨干登台授课,着力建设学习型企业。

  深化改革用才励才。公司构建市场化的人才选用制度体系,制定12项人才选用制度,优化调整组织架构,对业务部门实行事业部制管理。在各部门全面推行公开竞岗,2015年以来,公司推出部门负责人和直接出资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等26个职位进行公开选聘和7个部门副职职位竞争上岗。坚持市场化薪酬与市场化业绩“双对标”,在执行市场化薪酬标准的同时,科学设定部门和直接出资企业主要负责人三年周期和每年度的考核指标,签订业绩目标合同,实现“高薪”与“高压”全方位对接。

  聚力聚势迈向“高端智造”

  □成都经开区党工委

  近年,成都经开区探索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模式,以人才驱动汽车制造向“高端智造”转型升级。目前,全区人才总量33.5万人,汽车产业人才达12万人。

  实施天府汽车英才计划。设立1亿元人才专项基金,重点培育引进新能源汽车、物联网、车载智能终端等领域高层次人才。围绕重点汽车企业需求,组织开展人才引进城市行、高校行等活动;依托中法成都生态园建设,鼓励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及团队。打造培育基地,实施“技能龙泉计划”,开展“汽车匠客”等培养工程。

  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建成青创园、科创园等孵化载体60万平方米,组建6亿元贷款风险资金池,累计引入创新企业128家、大学生创业团队295个。深化校地协同创新,推进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的战略合作,共建同济大学·成都龙泉国际青年创业谷等项目,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完善企业创新平台,组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企业创新中心126家,支持100余家机构开展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

  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水平。加强专业化服务,设置汽车产业投资促进和科技创新创业局及汽车人才开发科。实行市场化运作,引入中介服务机构,开展智库、外包、咨询、人力资源开发等服务,探索依靠市场支持人才、评价人才、服务人才的长效机制。强化综合性保障,安排专项资金建成产业职工之家、人才公寓12.7万平方米,设立国际汽车人才中心、省级知识产权保护投诉服务中心和园区企业24小时呼叫服务中心,为园区人才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