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屏山县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着力推行在一线集结力量、践行诺言、检验作风、培养干部、展示形象“五在一线”工作法,进一步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发挥优势,全面构筑疫情防控坚不可摧的“红色防线”。
全域联动指挥,筑牢疫情防控“战斗堡垒”。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县第一时间在各村组、社区(小区)和交通卡点等抗疫一线组建临时党组织,有效转化乡镇脱贫攻坚联合党委优势,“群防群控的联动指挥作用”有效彰显。一是建强组织,全面延伸防控触角。将11个乡镇脱贫攻坚联合党委组织体系直接转变为疫情防控组织体系,组建临时党组织374个,建立“院落党小组”“山湾党小组”“楼栋党小组”1110个,抓实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防控等工作,实现联防联控、不留死角,党旗在抗疫一线飘扬。二是增强肌能,全面提升履职能力。赋予临时党组织组织指挥权、协调推动权、监督管理权、推先推优权、物资调配权,实行一个卡口、一面党旗、一支队伍、一套服务、一套机制“五个一”举措,对全县259个村、62个小区进行封闭式管理,全力阻断疫情,持续保持“零疑似”“零确诊”。三是加强统筹,全面保障有序运转。实行统一人员调度、统一辖区力量、统一追效问责、统一考核评比、统一联勤保障,强化资源调度,全力保障运行,维护社会稳定。截止目前,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复工率95%,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96.2%。
尽锐出战一线,集结疫情防控“战斗力量”。围绕“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中当好群众贴心人和主心骨”,迅速把战斗力量下沉在抗疫“主战场”。一是“三级书记”带头作战。各级党组织书记自觉带头履行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责任,县委书记、11名乡镇党委书记和274名村(社区)支部书记分别担任指挥长,一线部署、一线战斗、一线督导,切实做到政令通畅、上下贯通、整体联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从大年初一开始,连续作战至今,对11个乡镇及医院、交通卡点、留观点和重点村组已巡回督导3轮以上,坚持在防疫前线现场办公、解决问题、督导落实。二是“四个承包”扛起责任。迅速落实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社区)、村(社区)干部包组(小区)、党员和组长包户“四个承包”责任,县乡村组干部冲锋在防疫一线,实行领导干部“双包”、党员干部“双联”、驻村干部“双抓”、企业党员“双带”、党员“双岗”,纷纷扛起红旗、亮出身份,在抗疫一线展示形象。特别是组织县级机关干部在周末下沉到村组、到社区小区参与轮岗值守,极大缓解乡镇压力,有效解决一线“陀螺式”运转问题。三是“五支队伍”主动发力。动员党员、志愿服务者、医护人员、基层干警、退役军人,组建党员先锋队、宣传队、服务队、劝导队、监督队1039支,由临时党组织调度人员、安排工作、发放物资,在疫情防控一线汇聚起磅礴力量。喊响践行“我是党员我带头、我发声、我来帮、我来引、我亮剑”,做到疫情防控哪里任务险重,党员队伍就出现在哪里。累计摸排省外重点疫区来屏人员2.9万余人,全面取消11个乡镇“赶集”,累计取消聚餐546家次、2.36万余桌;组织先锋骑游队、红色代办员,开展代办服务11000余次,代购物资1200余万元,帮销“不知火”碰柑、肉兔等农副产品800余万元,在抗疫一线践行承诺。
激励提升担当,选树疫情防控“战斗先锋”。围绕“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夯实政治、领导、组织、属地、岗位“五项责任”,筑牢疫情防控“主阵地”。一是正向激励强担当。专项制定激励干部在抗疫一线培养锻炼、关心关爱、考核评优、职级晋升、选拔重用“五个一批”措施,坚持由临时党组织择优推送,将“5510薪火计划”年轻干部、村级后备干部一线锻炼;在抗疫火线收到入党申请书60份,首批考察吸收为积极分子19名;建立特殊党费“抗击疫情关爱基金”,慰问一线医护人员、基层党员干部和补助困难群众;综合运用年度评优、通报表扬、嘉奖、记功,表彰表扬实绩突出干部;成立专项考察小组,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干部在抗疫一线培养。二是强化督导动真章。县委成立3个督导小组,每日直插现场、当场交办问题、当晚通报情况、持续跟进整改,深入乡镇、村(社区)及县乡卡点一线开展暗访抽查,重点督导工作部署、值班值守、宣传发动、信息排查、隔离观察等落实情况,作风在抗疫一线检验。三是选树典型促作为。实施典型选树县乡联动机制,开通《屏山先锋》组工微信公众号、开设《抗疫一线党旗红》专栏,充分挖掘,及时总结,广泛宣传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引领全县党员干部争先进、当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