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7093765

拍摄城市治理现代化风情的“正确姿势”

www.gcdr.gov.cn (2020-07-20) 来源:广安广安区委组织部

经过党和人民接力奋斗,终于迎来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的历史时刻,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期盼即将变成现实。与此同时,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任务也被提上了日程。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它的“风情”耐人寻味,而“天时地利人和”便是拍摄城市治理现代化风情的“正确姿势”。

“天时”定景框,定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前程东风”。常言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日新月异是现代化进程发展的“助燃剂”,加强现代技术的应用是大势所趋。现代技术发展迅猛,党建引领社会治理覆盖面广,需要跨行业跨领域的互动对接,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是新时代党建引领的一个重点。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需要在社会进步的同时,不被落下,积极学习更新先进思想和技能,才能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乘风而起”,更好地为国家人民谋福祉、谋幸福。

“地利”添字幕,添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铺路砖瓦”。俗话说:“‘地利’即要‘接地气’,是地面的功夫。”一座城市的生态环境便是其治理最具表现力的地方。一方面,要在“硬环境”建设上“下功夫”,特别是加大城市内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和财政保障,后续的维护与监督也要逗硬落到实处,牢记“没有丑的城市,只有懒的官员”;另一方面,也要在“软环境”优化上“做文章”,完善城市卫生环保的规则制度和环卫工作者的劳动经济权益保障机制,坚持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相结合、从严管理与容错纠错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党员干部要甘为治理建设的“一片砖瓦”,遵制度、明章法、勤工作,共同营造尊重劳动、爱护环境、共治共享的社会氛围。

“人和”谈解读,谈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万家灯火”。古人云:“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中国共产党奉行的是以人民为中心,而治理的核心是人,城市治理的根本坐标是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基层的街道、社区、小区三级体系中,人民群众是最广泛活跃的治理主体。然而,现实中群众是谁,群众在哪里,群众在想什么,常常成为基层干部的“灵魂三问”。这三问是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试金石,也是城市治理返本出新的发力点。如果不能打破“上面一个榔头,下面一块石头”的僵局,党员干部将陷于“透不过气、静不下心”的孤军奋战中,难以自拔。只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汇聚“万家灯火”,营造多元共治的有效机制和良好氛围,才能让干部的所谋所为与群众的所期所盼水乳交融,于城市治理的末梢处焕发勃勃生机。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城市治理只是基层治理的一个分支,基层治理仅为国家治理的一片缩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扛起责任、经受考验,以奋斗精神的久久为功、实干精神的脚踏实地,为和谐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建设添砖加瓦,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保驾护航。(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