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中有一则故事,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宁视若无睹继续锄草,华歆却兴奋地拾起来把玩,看到管宁的神色才不舍扔掉。有一天二人正同席而读,有个坐车的富人路过,管宁依旧目不斜视沉浸书海,而华歆却放下书本出去观望。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并与华歆绝交。从“管宁割席”的故事可以看出,管宁能够做到不受外界干扰,心无旁骛专注于自己的事,在于他的定力十分强。
定力是控制自己欲望和行为的能力,是定心、定神、定行之力,是干部修身齐家治国的重要能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要“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作为普通的党员干部,也要见贤思齐,增强“四个定力”,做到稳如泰山、行以致远。
增强政治定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方志敏说:“在理论的政治的认识上,站稳着脚步,才不至于随时为某些现象,或谣言而动摇自己的革命信仰。”保持政治定力,在思想上政治上排除各种干扰、消除各种困惑,坚持正确立场、保持正确方向,是对一个党员最基本的政治要求,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党员干部只有增强政治定力,才能在噪音嘈杂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一些歪风邪气所迷惑,即便暗流涌动也能安之若素,免于成为利益的俘虏,在纷繁复杂的形势变化中始终坚持正确方向。
增强纪律定力,做纪律上的规矩人。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守纪律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经验,是党构建清明政治生态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也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党规党纪是管党治党的尺子,是党的生命线,是全体党员的高压线。适应新形势,面对新挑战,党员干部要树立纪律意识,增强纪律定力,把纪律挺在前面,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逾越纪律的底线、不踩纪律的红线、不踏入纪律的禁区。
增强道德定力,做道德上的高尚人。陶行知说:“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对党员干部而言,德是第一位的,是必不可少的,道德定力是党员干部的重要软实力。崇尚道德,加强道德修养,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做人做事的基本要求,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员干部要增强道德定力,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塑造良好公仆形象。
增强抵腐定力,做抵御腐败的清廉人。腐败如沼泽,一旦踏入将泥足深陷而无法自拔;贪婪是无底洞,被贪欲侵蚀将会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要求,党员干部要“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公事私事,都要坚持党性原则,都要加强自我约束,鼓励和欢迎下级和身边工作人员监督,不折不扣执行党的纪律和规矩。”常思贪婪之害,常怀廉洁之心,“腐蚀暗流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保持并不断增强抵御腐败的定力,筑起拒腐防变的防线,消除腐败危险。
(绵竹市农业局 蒋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