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2393379

“润物无声”中铸就“纯正”家风

www.gcdr.gov.cn (2017-05-09) 来源:四川组工网

福建省漳浦县佛昙镇轧内村,是该省一个以古祠、古厝、古树、古兵营等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村。其中,家规家训文化独具特色,形成了“守孝、守礼、守廉”的家风文化“品牌”,该村也因此被当地人誉为“廉村”。

有人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家风传承着一股浓烈的文化气息,身处其间的每一个人都受其影响。无需太多言语,耳濡目染中坦然接受,潜移默化中熏陶成长。村民陈景民是村中著名的“傻人”,不辞辛苦在村里建起了一幢五层小楼,为配合村里启动的富美乡村景区建设,意识到自家的楼房偏高,为了使自家房屋与景区环境更和谐,他居然把辛辛苦苦建成的楼房“砍”成了三层!

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精神?陈景民的做法为何这样坦然?在群众眼中,他是“傻人”,甘愿舍弃自己的利益,或许有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当今社会上很少有这样的“傻人”了。“傻人”的形成,其实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润物无声”凝聚、传承、蔓延……

“忠孝传家”“省我治家”“互励共勉”是陈景民家的“墨香”。他为何会做这样的“傻事”,老实憨厚的陈景民回答的很朴实,“这样做,才不会违背咱老陈家的祖训啊!”挂在厅堂中央的祖训,“心清更觉山川近,心远更知宇宙宽”,做人要看远一点,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种润物无声的“入户式”教育,既是一幅多彩斑斓的家风画卷,又是一本鲜活实在的家风教科书;在潜移默化中,它发挥着“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无疑是后辈们成长的风向标。

“一家善则一地向善,一地仁则一国兴仁”。朱柏庐的《朱子家训》,号称治家经典,被誉为《治家格言》,精辟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施惠无念,受恩莫忘”等已成为治家名言。朱柏庐还把家国相连,要求子孙“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正是这种良好的家风、重德的家训和严格的家戒,为朱家培育了“纯正”家风,让后世子孙大受其益。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依然不变的是家风散发的气息,这种气息不会随着光阴流转而消失,只会在岁月的年轮中历久弥香,散发着永恒的魅力,于“润物无声”中铸就“纯正”家风,将无声无息中福荫子孙、泽被后世。

(泸州市合江县先市镇中心校 杨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