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7203732

清华大学选调生座谈会发言集锦

www.gcdr.gov.cn (2019-10-31) 来源:

编者按:2019年8月28日,省委组织部召开了清华大学选调生座谈会。座谈会上,9名选调生代表和3名青年校友代表作了交流发言,现将发言材料梳理汇编,供大家学习借鉴。

在实干中凝聚力量在干事中墩苗成长

赵宇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规划与产业政策处二级主任科员

九寨沟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郭元乡党委副书记(挂职)

大家好!我是清华大学2016届环境科学专业选调生赵宇,现在在省经信厅规划与产业政策处工作,去年我主动申请到九寨沟灾后重建一线挂职。离开母校整整3年了,分外想念曾经的老师和同学,今天非常激动,陈书记亲自到四川看望我们,带来的既是鼓励和问候,也是对我们浓浓的牵挂和期待,借此机会,作为一名急需专业选调生向母校也向组织汇报三点体会。

一要发挥专长,努力把专业力量变为实践力量。2016年,我从清华环境学院博士毕业后,进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规划与产业政策处,日常工作对象从试验室里的瓶瓶罐罐,转变为全省工业经济的目标确定、路径选择、布局谋划和实施推动,难免有些手足无措。四川是工业大省,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善,布局了九院、成飞、东汽、二重等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正在努力实现向工业强省的转型蜕变,这对我们工业战线的奋斗者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了“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战略部署,后续又提出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战略,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我参与了制定全省工业产业的空间布局政策的工作。为了摸清各地的产业基础、支撑项目、比较优势和环境条件,我几乎跑遍了二十一个市州,收集了几个G的电子资料,面对海量的数据和多因素影响的复杂情况,我在分析过程中创新使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去年该项工作已获得省领导肯定,形成了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文件。这件事情让我明白,服务大局不是一句口号,就是每个岗位作用的充分发挥,选调生的专业优势具有广阔的干事舞台,专业要服务大局,专业力量就能转变为实践力量。

二要专注于事,在反复的积淀和磨练中提升能力。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2018年10月,经省委组织部统筹安排,我来到九寨沟县,支援灾后重建。人员少、工作多、时间紧,是基层工作的常态,很多时候需要坚持目标导向,快速学习掌握陌生领域;也需要发扬奉献精神,一人承担诸多角色。在九寨沟县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中期调整期间,我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连续加班加点,熬了几个礼拜,独立完成了总投资8.4亿元的两个建设项目的初步策划,并赴省发改委、财政厅多次汇报争取,最终帮助县里成功申报项目,为九寨沟县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建设漳扎国际生态旅游魅力小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自己也从中学会了项目包装、预算评价等专业知识,了解了基层政府的真实运转状况。回过头看,真心感谢组织部门精心设计的培养路径,“先到机关学规距、再到基层学打法”,高屋建瓴、行稳致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三要专情于民,时刻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责任。三年来的工作经历让我明白,不论工作在机关,还是基层,都必须牢记我们党的宗旨是以人民为中心,我们推进产业发展、推进灾后重建和脱贫攻坚,最终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享受发展的成果。九寨沟是人间仙境,也是民族地区、高寒地区、深度贫困地区。既有如画的风景、如梭的游客,也有为了生计、不得不上山种植药材的老人,还有年龄尚小、在简陋校舍里读书、冬天只能靠烧柴取暖的孩子。“衙斋卧听萧萧竹,疑似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每当看到这些,都让我更加理解自己肩上的责任和工作的价值,让我更想做点什么,去帮助和改善他们的生活。现在我正在与外界联系,希望能够争取一些帮助,为九寨沟县几个贫困乡的小学、卫生院添置一批电取暖设备、御寒衣物,改善当地居民的学习生活条件。

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不仅仅是最初的梦想,而是自己坚实的脚步。回首在川的三年,付出虽多,收获更是满满。请组织和母校放心,我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承“家国天下”的情怀,怀抱“无问西东、勇往直前”的勇气,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奉献自己力量!

在扎根基层中行稳致远

洪浩  成都市崇州市集贤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大家好,我叫洪浩,2014年清华大学电子系博士毕业,作为第一批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来到四川成都,现任崇州市集贤乡乡长。下面,我把工作几年来的一些感悟,向组织和母校作一汇报,总结起来就是“四能”:

一是“能学”。从学生到公务员,从机关到基层,每一步对我都是一个重大转变,而学习贯穿始终,是我能够迅速融入新环境的关键。现在从事的乡镇工作千头万绪,从民生实事到征地拆迁,从信访维稳到招商引资,涉及到的政策法规很多,涉及到的村情民情复杂,只有做到“门儿清”,才能更好地摆事实、摆依据、摆感情,让老百姓心悦诚服。所以,在基层这几年,我深切感受到只靠平时的学习和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学就得沉下去、钻进去,把实践当作最好的课本,把坚持学习当作一种习惯,做好时时刻刻查漏补缺的准备,经常“充电”,以应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局面。

二是“能讲”。接待群众来访,协调各种矛盾,参加各种会议,讲是一项基本技能。会讲,不是拿着稿子照本宣科,而是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与群众进行沟通,有的时候还得来几句方言、土话,我在基层工作,这方面感受很深,在村上召开大会,在现场与群众座谈,会不会讲话,能不能把话讲到群众的心坎里,对整个会议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为了锻炼自己,尽可能的多往群众中走,参加林盘会、院坝会等,既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也让自己有更多开口的机会,努力使自己在与群众沟通时,所讲能让对方爱听、耐听,所讲能有的放矢。

三是“能干”。基层工作没有纸上谈兵,需要踏踏实实地干,事必躬亲去落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当前,基层最迫切的还是发展,作为乡长,今年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我主动协调,引进两个总投资超20亿元的重大项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都得到极大提高。通过工作,看到乡村面貌改善了,看到群众发自内心的高兴了,这种工作上的满足感真的无与伦比,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同时也收获了经验,得到了锻炼,取得了一定成长。

四是“能忍”。母校教我们厚德载物,我一直铭记,从学校“象牙塔”到社会“大染缸”,更要修身养性、练好心性。在基层,天天与群众打交道,难免会遇到性情暴躁、口无遮拦的人,说几句难听的话甚至骂上几句,此时作为干部,是不能与之计较的,反而更要带着真诚,把群众作为朋友,推心置腹地进行沟通。上个月,20多个大姐大妈到乡政府反映环保问题,说到激动时,哭天抢地、破口大骂,我反复告诫自己要沉住气、要冷静,慢慢疏导群众情绪,同时对于群众反映问题立即着手处理,终于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基层有广阔天地,投身基层,促我成长,使我成熟。最后,我向组织和母校表个态,一定扎根基层、埋头苦干,不辜负组织和母校的关心、厚爱与期待。

埋下希望种子,绽放别样青春

吕东明  巴中市生态环境局科员

大家好!我是吕东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毕业,2017年选调生,现工作于巴中市生态环境局。两年来,从青年学生转变为青年干部,从理想者转变为实干者,就用三句话来向组织和母校作一汇报。

第一句话:“中华大地九万里,皆是马兰花开地”。《马兰花开》是清华的原创话剧,讲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等人在西部大漠隐姓埋名数十年,为国研制核武器的光辉历史,正是清华人这种固有的家国情怀、历史担当,催生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奋斗目标,并最终走上选调之路。选择到巴中,不仅因为她是我的家乡,更是因为这个全省GDP倒数的年轻城市,需要我们去建设她。在环保局工作,虽然不是经济部门,但也直接关系着民生福祉。2018年,我在全市开展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现场核查中,发现有2家砖厂因环保问题面临拆除,考虑到巴中企业本来就少,加之脱贫攻坚对建筑材料需求大,其中一家更是全市为数不多的几家空心砖厂之一,我便向单位相关科室请教相关业务,联系国土和经信部门3次到砖厂与企业业主了解情况,并邀请省环保督察办到巴中实地检查,最终在不违背政策的条件下,得到省环保督察办同意,保留砖厂,在安装环保设施、改进工艺后进行生产,企业业主对我们环保部门的态度也由之前的抵触转变为感激。我也更加感受到,在各行各业,各个岗位都能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马兰精神在中华九万里土地上处处都可绽放。

第二句话:“唯有实干谋实绩,才以奉献述担当”。虽然自己只是一名普通党员干部,但录用书就是最大的责任状,清华和选调生两个牌子只能代表过去,能力和业绩才是成长成才的基础。机关工作公文写作必不可少,为了解决写作中站位立意不高、全局观念不强、语言冗长繁琐等问题,我曾花费数周时间把人民日报评论文章摘录装订成书,坚持每日学习;把近年来各级领导的讲话发言整理装订成册,并主动争取机会向同事学习写作。在同局长几次通宵达旦之后,自己也从旁观者变成执笔者,逐渐从开始一窍不通到现在一只脚刚刚入门,在充分深入基层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巴中市污染防治工作汇报,以及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环保系统大会领导讲话稿等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也已有3篇文章在《巴中日报》上刊载。自己努力适应工作的过程也得到领导认可,同时,也把我分在办公室、督察办和人事科进行多岗位锻炼。我始终牢记,母校“行胜于言”的谆谆教诲,既要把自己当回事,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实干谋实效;又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不因为自己清华毕业和选调生的身份搞特殊化,不能觉得事小而屈才,而更应该在担当作为和吃苦奉献中走在前、作标杆。

第三句话:“百舸争流千帆竞,久久为功立潮头”。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青年寄语:青年既是追梦者又是圆梦者,追梦者需要激情的理想,圆梦者需要奋斗和奉献。省委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为巴中提供了飞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也为我们提供了成长成才的大好舞台,作为选调生,我更应该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争当干事创业排头兵。

我将始终铭记,自己的今天离不开母校和组织的培养;我将更加珍惜,现在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机会;我将继续秉承,立大志做小事,以小事成就大为。好男儿志在四方,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

秉清华之训,务为民之实

漆宾  夹江县人民政府县长

大家好!我是漆宾,2009年公共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现任夹江县县长。离开母校刚好十年,4年读书生涯和2年在校工作经历,在我人生留下了最深刻的“清华烙印”,这份情感和力量伴随我从清华到基层、从江苏到四川,这一路走过,难忘母校情,这一路经历7个岗位角色转换,更感恩组织的关心和培养。下面向大家汇报三点体会。

一、这十年来,我始终秉持“傻子”理念,不惧挑战、甘于奉献。2016年,当我选择回家乡四川工作时,周围很多人不理解,他们说:“放弃了优厚的待遇,回到西部去,你傻不傻?”、“抛弃了六年多的积累和近在眼前的成长机会,你傻不傻?”。在十年的经历中,遇到过很多这样的选择,每一次选择,都是对我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考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一直是清华给予我们的教导,从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回国报效的老一辈清华人、献身国防事业在基层连队锤炼的清华国防生,再到扎根农村基层的清华村官以及默默无闻奋战在科技攻关一线的清华学人,无数清华学子都在用行动践行着,这种精神一直鼓舞着我。2009年选择去江苏,是为了实践在学校的所学推动“优化开发区”转型升级;3年前回到四川,是为了投身家乡“脱贫攻坚”工作,扎根基层一线,为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不断敢于突破自己、迎接更大的挑战,是清华人的血脉担当,是人民公仆的生命力所在,即使这种选择冒着“傻气”,我愿甘当“傻子”。

二、这十年来,我始终严把“三把尺子”标准,靶向问题、专心做事。十年来,我经历了七个工作岗位,其中两个是主要领导岗位,我深刻感受到,以干为先、干在实处,要始终保持专心做事的执着和定力。在工作中,我坚持用好“三把尺子”,抓好关键、抓出实效。第一把尺子,需要衡量理论学习的厚度。新时代对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就需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指导实践创新。在清华的学习积累为我在工作中理性分析、准确判断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到夹江对县情进行认真研判,夹江县属于成都平原经济区,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全省的工业重点县,但夹江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96.48%,城镇化率比全省平均水平低8.78个百分点,通过比较分析,我找准了夹江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那就是工业化转型与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双重压力,这是夹江县委县政府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让我们下一步做好夹江的工作找准了突破口。第二把尺子,需要丈量实践的广度。县区的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政府主要负责人需要当好“多面手”,协调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感谢母校为我们提供的各种实践机会,让我能到福建、山西等地实地调研学习;感谢组织的培养和历练,让我拥有了从东部到西部、从党群到政府、从省直到市县的丰富工作经历,通过实践让我在工作中能对比借鉴。现在回过头看,凡事没有捷径,多元化的经历也是一种财富和能力的积累。第三把尺子,需要平衡人心的度量。从清华刚出来到地方工作时,我时常会拿在清华时的标准来衡量同事、评价别人,总感觉无人可用,别人干的活儿、做的事总是比不上自己,后来慢慢发现,这样子不仅拉开了自己与同事的距离,更常常吃力不讨好,让自己眼里的自己和别人嘴里的自己形成了巨大反差。我深刻认识到,一名领导干部,最重要的能力其实就是凝聚共识、团结干事,自己要会干,更要带着队伍干事,做到有格局、有肚量、多宽容、多理解,激发每名干部的干事热情,越是干大事,就越要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和智慧。

三、这十年来,我始终坚持“钉钉子”精神,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对刚到一个陌生环境里工作的年轻干部来说,环境不熟悉、人事不熟,周围的眼光和态度各异,好一点的真话不全说,差一点的全都说假话。通过基层深度历练,我深刻认识到,没有群众基础寸步难行,每项工作必须要像钉子一样,一头扎进去,深入到群众中、深入到基层去,才能吃透实情、摸准民情,只有“接地气”工作才能更有底气。到夹江工作后,遇到了一位“老上访户”,他的家庭因变故欠下了巨额负债,由于金融机构处置房产抵押物的轻率以及部门工作人员推诿,导致其走上了漫长的上访之路。了解情况后,我上门耐心地听他倾述,想办法解决合理诉求并耐心疏导,最终顺利化解。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群众工作有“法”也有“情”,处在基层最直接面对群众,检验着我们对群众的感情深不深,我们的方法对不对,直接或间接关系我们党委政府每一项工作的群众基础问题。时刻以人民为中心,时刻站稳群众立场,是每一名领导干部工作的核心理念。

各位领导,夹江县是“西部瓷都、千年纸乡”,建筑陶瓷产量占全国7%、西部38%,书画纸产量占全国60%左右,拥有世界灌溉遗产东风堰,也是四川著名的美食之乡。真诚邀请陈旭书记和清华大学的各位领导、各位校友能到夹江指导工作!祝愿各位校友工作顺利!

忠于选择,行胜于言

肖卫波  内江市发改委副主任

大家好,我叫肖卫波,是清华大学2009年法律专业选调生,现任内江市发改委副主任。工作十年之际,心里有千言万语,在此简单报告三件事,希望从一个侧面反映我的工作和认识。

第一件事:一次简单的采访,引发我对选调使命的深刻领悟

选调生入职培训期间,内江日报社对我进行了采访,问题是:为什么选调回家乡内江?当时的回答比较简单、也很纯粹:选择回家乡工作,就是希望用自己所学为改变家乡面貌做点事、尽点力,能够在服务家乡同胞中实现价值。采访内容刊出后,耳边一片赞扬声,但也传来了不同的声音,有人说这是唱高调,这让我在短暂的窃喜后冷静了下来,从那时起我决定用行动去证明,让时间来检验。

十年过去,我先后经历7个岗位,但凡每一次面临选择,“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总会在耳边萦绕并指引我奋斗的方向。2011年,在组织征求我留在机关还是去乡镇意见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条件最艰苦的龚家乡。2017年,“8·8”九寨沟地震发生后,省委组织部选派干部支援,我第一时间主动请缨。6年的基层工作经历和2年的灾区挂职经历,加深了我对理论和实践的思考,也为我人生打下了浓墨的“底色”。一次出差经过漳扎镇二道桥,同车同志突然大喊:“快退!快退!”只见半山塌下大量石块,把道路完全中断,而汽车离塌方处不足20米。我切身体会到,初心和誓言只有在实践的考验和挑战中才能验明深浅,付出的不仅有汗水和泪水,甚至有时面临生与死的挑战。

第二件事:突然的受命,促进我在担当中寻求突破

到九寨沟县不久,组织安排我负责宣传工作,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以这样一种方式走到台前,要求我必须更加主动地思考、谋划和推动工作。

震后舆论工作,始终存在两种声音:一种是被动做好负面信息管控,另一种是主动营造正面积极的舆论氛围。我决定带领同事从了解情况入手,在与相关领导、广大媒体和受灾群众沟通后,梳理出两大主要矛盾:一是地震受损较大与维护美丽九寨形象的矛盾;二是恢复重建时间紧、任务重与信心不足、人心不齐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方针,制定“软实力”建设方案,实施九寨沟形象对外推广等七大工程和精神重建十大行动。一年里,我们做到了在央视保持平均3天1次的正面曝光率,传播了九寨依然安全、美丽的信息,增强了信心,凝聚了人心。今天的九寨经过了两年的修复重建更加美丽,这其中也凝聚着我们省委组织部选派的36名选调生共同的心血和智慧。

第三件事:老上访户孙大娘,激发对基层治理的深度思考

在龚家乡工作时,我分管信访维稳,请教前任分管领导,他告诉我秘诀:“摆平就是水平”。不到一周,老上访户孙大娘来到我办公室,一进门,便哭诉她上访20余年,走过二万五千里,却不能享受老红军待遇的“冤屈”。我了解到她政策上不符合条件,但看着她满头的白发和蹒跚的背影,为老大娘做点什么的冲动一直在内心盘旋,我开始到她家家访,了解到她外孙正在念大学,就鼓励他报考公务员,当孙子成功考上并安排到市信访局工作后,孙大娘被感动了,结束了20年的“信访路”。我深刻体会到,当一件事情十年二十年还是问题时,我们确实需要研究我们的工作方法问题,“事虽小,不为不成;民为本,本固邦宁”,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见子打子”,经过思考我撰写了《用机制控减信访》一文,在信访工作中也充分运用分类行为反馈机制,成功化解一批“老大难”问题。

在实践中思考,在学习中实践。十年的实践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行胜于言”的真谛,未来的第二个十年已经开启,我将忠诚于选择、无愧于选择,一路前行,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书写自己的人生之路。

扎根阿坝藏区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张玲  阿坝州委组织部干部三科副科长

尊敬的正谱部长、陈旭老师、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张玲,清华大学法学院硕士毕业,2016届的选调生,现任阿坝州委组织部干部三科副科长。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扎根阿坝藏区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的汇报内容可以简单的概括为“321”——参加工作三年了,经历了从机关到最基层两个层级的锻炼,想结合藏区青年干部的使命担当谈一点体会。

选择阿坝,让我成长。三年前,还没走出校门的我,被阿坝的风土人情所吸引,主动申请选调到阿坝,分配到州委组织部,正好赶上了州县乡村四级大换届。从接打电话、收发文件这些小事,到参与换届人事、州级两会这些大事,组织给平台、压担子、教方法,使我快速地从初出校门的黄毛丫头成长为一名组工新兵,具备了机关工作的初级能力。不到藏区,不知祖国之大,不知治国之难。工作之余,我利用所有节假日,用半年时间跑遍了全州13个县市,也曾在三月敏感期主动申请驻守过寺庙卡点,对藏区面临反分维稳、经济发展、生态环保多重任务叠加的复杂局面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党和国家的治藏方略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也自学了一些简单的藏语羌语,为到基层锻炼做了些准备。

八个月后,赶上全省向脱贫攻坚一线选派驻村干部。我第一时间提交了申请。记得领导亲自找我谈话,他问我“想好了吗?到基层锻炼,组织全力支持,但你个姑娘家家,又是外地人,也没个男朋友,这一去至少是两年,你也老大不小了,结婚可咋办?”我想了想,笑着跟他说,“先脱贫再脱单嘛!”说到底,其实是怕我嫁不出去。一路走来,像这样的组织关怀还有很多。不仅关心工作,也关心生活,特别是对我这样的女同志来说,组织真的就像娘家人一样,让我们始终倍感温暖!

沉到基层,锤炼初心。2017年春节后,我到茂县、汶川两县交界处的一个羌族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当起了村官。和乡亲们一起经历了九寨沟“8·8”地震的高强度余震、叠溪“6·24”山体高位垮塌后的地灾治理、岷江洪水决堤后的整村转移,都说患难见真情。从脱贫攻坚到灾后重建,乡亲们对我从陌生、怀疑、轻视,到熟悉、信任、尊重,从最初因为全村的群众满意度排名全县倒数而写下人生中第一份检讨,到最后国检时因为群众认可度名列前茅而获得省级表彰,驻村两年的摸爬滚打、不断锤炼,晒黑了皮肤,却明亮了底色,提纯了初心。一声书记,一肩责任。让我懂得,只有第一的担当,才配的上第一的称号,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更让我深切的体会到,学历并不代表能力,要想仰望星空,先得脚踏实地。无论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在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面前,其实我们都是小学生,而真正的高手在民间。

扎根藏区,担当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我们阿坝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也是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走过的地方。可以说,选择了阿坝,就是选择了新时代的长征路。如果按照老校长提倡的,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标准,那么我这短短的三年,才相当于万里长征刚刚迈出第一步,任重而道远。幸运的是,这条路上,我并不孤独。近期,阿坝州汶川等多地发生特大洪灾,在州任职和挂职的9名校友中,很多人依然坚守在抗洪救灾、交通抢险、灾后重建等一线,大多数没能参加今天的座谈会。受他们的委托,借此机会向组织表达我们共同的心声:请领导和老师们放心,我们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扎根阿坝,苦干实干,奋力走好我们的长征路!

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用初心使命逐梦新时代选调路

罗建  自贡市自流井区红旗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大家好,我叫罗建,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0级博士研究生,2015年作为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回到家乡自贡,现任自贡市自流井区红旗乡乡长。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汇报四年来的工作和感悟。

第一,学习是立业立行之本。要在岗位上充分发挥才能,仅靠出校门的知识是不够的,很多东西要靠自己学。我的第一个岗位,是在高新区信息化办公室工作,因为学计算机专业,工作很顺手。2016年,组织让我轮岗到经贸发展局锻炼,这个部门要对口发改、经信、商务等7个市级部门,是高新区业务最广、面临新问题最多的经济部门。那时,我在经济方面的知识几乎是空白,只能白天在干中学,早晚和周末再挤时间充电,三个月下来,早上6点起、晚上再迟也要看2小时书已经成了习惯,也熟悉了供给侧改革、招投标、政府采购、中省资金申报、重大项目管理、统计法规等业务知识,对高新区109个项目在64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分布情况也烂熟于心。曾经领导讲,你是清华毕业的,这些工作都没问题。事实上,在工作岗位很多时候都得从新开始,业务上的知识也是从无到有,不懂就向领导和同事请教,我们的真正优势是学习、是认真,是在清华期间打下的基础,培养的良好学习思维和学习习惯,感谢母校给我们“干粮”的同时,也培养我们的“猎枪”精神,让自己能不断适应新岗位、新任务。

第二,工作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学习和实践,是“两条腿走路”的关系,我一直牢记母校“行胜于言”的校风,工作虽然辛苦,但奋斗的过程也是美丽的风景。前段时间互联网公司“996”工作制炒得很火,但事实上在我们这行里,大家早都习惯了早到晚退、周末无休。我所在的高新区发科局,全局平均年龄30岁,虽然都上有老下有小,但由于人少事多,大家只能超常付出,牺牲休息时间拼命干。这两年,我们主动将正常上班时间提前、下班时间推后,可以说晚上9点前下班都很少。但付出也有收获,我参与的项目成功申报1块国家级、3块省级示范牌子,去年对上争取资金2.56亿元,同比增长35.4%,其中争取到中央预算资金4300余万元,是前三年的2倍还多。这些成绩都是大家拼出来的、干出来的,在这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也深刻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这个团结不仅仅是工作中的伙伴,也要兼顾家庭,争得他们的理解、包容和支持,才能卸下包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第三,人生需常回首才不迷失方向。选调生不仅是一张名片,更是一份沉重的责任。回看走过的路,有来自实际的磨难,也有来自外界的诱惑。刚工作时,工资还不高,遇上周末回家,为了节省,我就骑自行车,一个来回90多公里,可以省40多元车费,一趟下来衣服全湿透了。那时候,导师提供了去国外读博士后的机会,每月4500新元,也有高校几次邀请去做老师。面对这些困难和诱惑,我也有过犹豫、有过心动,但是能坚持走过来,我想这得益于母校对我们“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业”的价值观的培养和引导,也得益于组织的持续关心和指导。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走出山沟、走进清华很不容易,是这片热土造就了我,毕业后回到家乡、建设家乡,我想这也是我应当背负的一份责任。上个月,在组织的关心下,我交流到红旗乡工作,乡村是我们的根所在,请组织和母校放心,我定将扎根基层、勤勉工作,以实实在在业绩来回报!

牢记清华嘱托,当好新时代的奋斗者与答卷人

赵云龙  成都市金堂县赵家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大家好,我是赵云龙,2013年博士毕业后到四川工作,现在金堂县赵家镇担任党委副书记、镇长,兼任成都通用航空产业新城管委会主任。工作实践中,我始终牢记清华校训,始终牢记清华理想,深深扎根在基层、扎根在一线,有一些收获与感悟,概括为3句话作个汇报。

一、不忘初心,守好我们干事创业的“压舱石”

对初心的坚守,对党的忠诚,是我战胜思想波动,克服重大困难的法宝。2014-2016年,我受省委统一选派到甘孜县援藏,在海拔3500米的地区开展对口支援,两年间我们的考核均取得满分。成绩摆在明处,过程中却有很多曲折和故事。2015年春节刚过,我收到包囊虫筛查阳性的通知,当时恰逢孩子满月,我百感交集,经过一天一夜的深思,我没有跟家里人说实话,而是私下里向组织汇报“我是老党员了,我自愿援藏,确诊之前我选择继续坚守岗位”。所幸3个月后复检结果是阴性,长达100天的生死考验和思想斗争结束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无问西东的清华人,是那一刻我最深的感触,也是这一刻我最宝贵的财富。

二、牢记使命,做一个“听话出活儿”的四川清华人

来川的6年,我有幸一直在基层一线和关键吃劲岗位上工作,经历了两轮“从机关到乡镇”的墩苗式培养,也经受住了“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委屈、经得住诱惑”的实践考验。2017-2018年,我在市投促委从事招商工作,从一名新兵起步,不懂就学、不会就问、错了就改。最终我直接负责的麦迪泰克中德医养项目、商汤创新中心等一批省市重点项目完成签约或落地,总签约额在200亿元以上。参与起草的《OLED产业生态链研究及投资促进》获得市委书记范锐平“非常之好”等100多个字的肯定性意见,被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市推广。一件件的成绩让我在业内积累了名气,一些大型企业在猎头挖人时,甚至为我开出了200万元年薪的市场价格。数年磨一剑,平台造人才,我深知是组织的培养让我不断成长、身价倍增,使我摆脱了初离校园时的青涩稚嫩。现在的我更应该肩负起身上的责任、踏踏实实干事,始终如一坚持“听党的话,为人民出活儿”。

三、砥砺前行,继续在吃劲的岗位上服务一方

清华大学曾授予我特等奖学金,这不只是光环与荣耀,更是学校交给我的莫大责任和终生鞭策。来川的7年,我始终牢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伴祖国共辉煌”的殷切嘱托。最近一年,在我积累一些工作经验之后,组织安排我到乡镇担任主要领导,我感觉身上的担子和责任更重了。怀着如履薄冰的心情,我尽心尽力的落实好党建、维稳、乡村振兴等每一件工作,建设好守护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功夫不负有心人,赵家镇在2018年全县综合考评中取得同类乡镇第一的优异成绩,我也和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来川工作的7年,是我在基层一线摸爬滚打的7年,是我能力素养突飞猛进的7年,是我扎实墩苗破茧成蝶的7年。现在,我和在座的许多同学一起,有幸赶上了四川发展的大好机遇期,有幸奋战在成渝城市群建设的主战场,奋战在四川“一干多支”和成都“东进”战略的第一线。感谢各级组织对我们的关心和信任,我们一定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扎实的业绩和务实的担当,当好新时代的奋斗者和答卷人。

满怀赤诚之情,砥砺奋进之路

张尉  阆中市七里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挂职)

大家好!我叫张尉,是2014年急需紧缺选调生,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就职于阆中市七里街道办事处任副主任,挂职阆中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转眼间,毕业已经五年了,在人才相对缺乏的大巴山深处,我深刻感受到自己作为一名清华人的责任和使命,我个人的选调生形象,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清华学子的形象,正因此,我也时刻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现汇报三点感悟。

一、在基层锤炼中练就过硬本领。2016年1月我选择离开朝九晚五的市级部门,来到乡镇街道工作。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问题更具体矛盾更突出,其中征地拆迁又是利益矛盾交织的综合体,是十分考“手艺”的活儿。在我任职的七里街道,市委党校迁建是最典型的一个,该项目用地之处俗称“痞子湾”,有3家十分难缠的“钉子户”,为了说服他们,我们征迁小组连续奋战半年,天天上门解释政策、沟通疏导,吃闭门羹、挨骂、受威胁已成为常态,甚至还有泼粪、放狗等行为,在一次夜间协谈过程中当事人一激动将社区干部鼻子打断了,像这样的激烈场面在协谈中几乎天天遇见,出警更是家常便饭了,后来经过积极努力,顺利实施了依法强制拆除。由此,我也深刻感悟到,基层实践真是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练兵场、大课堂,在基层经历这些急难险重的岗位,当几次“热锅上的蚂蚁”,也使我练就了过硬的实战能力。

二、在聚焦主业中实现学以致用。“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直接关乎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2017年我到卫生部门挂职以后,深知责任重大,要做好工作,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明白人”。通过与老干部座谈、科室负责人交流、实地调研走访等方式,利用2个月的时间走遍了每个卫生单位,找准了发展瓶颈所在:一是缺乏人才;二是留不住人。为此,2年来,我积极通过革新人才招录政策、推动培养村医、落实试点卫生院、建成远程会诊中心等系列措施,大大方便了百姓就近就医。在一件件为民服务的实事中,我也真正认识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工作导向,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不在于说了什么,而在于干了什么,能干成几件让群众认可的好事实事,自己也会很有成就感。

三、在直面问题中努力担当作为。“当官避事平生耻”,我想这是对一名干部责任担当的最好警句。我在七里接访时就遇到棘手难题,部分公益性岗位非全日制用工人员,存在长达五年之久不工作但按时前来讨薪的情况,群体中还不乏有做生意的老板和所谓的关系户,以往解决办法都是闹一闹就签字发钱。在经过调查研究后,我清醒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坚持按照“不工作即清退”的原则推动解决,最后与愿意继续工作的人员重新签订上岗协议,彻底解决了遗留问题。遇事不推、遇难不避是我作为年轻干部该有的担当和作为,我始终坚定,要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努力在摸爬滚打中真正增长才干。

五年来,我经历了两地三次的工作变动、也经历了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经历了急难险重矛盾问题的化解处理、也经历了脱贫攻坚上山下乡的锐意克难,这些都为我在基层茁壮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请母校和组织放心,下一步,我将立足本职岗位,满怀赤诚、尽职尽责、奋力前行,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出自己的满腔热血。

把握时代脉搏践行拼搏精神

张虚怀  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局

(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

大家好!我是张虚怀,清华大学09届青年教师挂职班的成员,现任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局局长。参加工作十年来,我经历了三地六个岗位锻炼,今天这样的汇报机会是第一次很珍贵,非常荣幸也非常感谢母校和组织。在这里,与大家交流三点体会。

一、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干劲。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如果仅以进步节点作为我们的价值体现,那大部分时间我们将是低落的;而这些年身处高位没走好没站稳的例子也屡见不鲜。我认为只有锤炼本领,解决能力恐慌问题,以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感作为驱动力,才能始终保持激情和干劲。成都走在全省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最前沿,天府新区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我深知责任重大,非常之时要有非常之力,经过多次对接协调和艰苦努力,既和科学家算经济账,又和企业家讲情怀,打持久战、坚持到底,最终我们引进了80多个重点项目,洽谈超过400个,特别是成功引进了中科院成都研究中心,目前已经初步落成,将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注入强大的科技和创新动能。我深刻体会到,干事要有干劲才能干成事,这股劲是一种精神力量,更是一种担当,为大局服务、为人民立行,是我们价值追求。

二、始终坚持用科学方法推动工作。这些年来,我始终不曾忘却母校教给我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既是治学之道,也是为人之道和为事之道。在天府新区的建设过程中,关注的领导多、参与的部门多,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很多工作往往是昨天才部署,今天就问效,如果没有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法,仅仅是依靠老套路、老办法去“见子打子”那肯定不行。工作中,我坚持提前学习、研究、储备,建立自己的工作目标库,在各种领导批示、交办、上级统一安排中去找结合点、相似点,将自己的工作目标与上级安排相对应,推动工作落实。我感到,在工作中哪怕是协调新设一个菜场、修通一条燃气管道、开通一趟班车,引进一个项目,为企业解决一个问题,都离不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工作方法,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准确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推动工作。

三、始终与时代同脉搏同进步。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持续学习才能及时更新知识架构、跟上时代步伐,根据组织安排,我被委派兼任清华四川院副院长,面对全新的工作领域,我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高效推动了学院的各项工作。还记得研究院成立之初,我和院里的同志一道,为了研究院的选址工作,戴着安全帽顶着烈日到工地上挑办公场所,经过反复比选、综合分析我们选择了最优方案、确定了研究院的选址。学无止境,实践更无止境,我始终认为,作为清华人,就是响应母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就是要把个人前途和时代、社会和国家的命运结合在一起,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就是要把岗位工作和发展大势、中心大局结合在一起,有“士”心,更要有“恒”心,坚持知行合一,践行时代使命。

最后,感谢组织关心,感谢母校关爱,传承和延续这份力量的最好方式,就是牢记嘱托,不断奋进,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大家!

扎根藏区的初心与使命

刘骏  甘孜州九龙县呷尔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共青团甘孜州委副书记(挂职)

大家好!我叫刘骏,是清华大学2015届海洋生物学专业选调生,现在在甘孜州九龙县呷尔镇工作。到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四年来的工作生活,也是理想选择、坚守初心、践行使命的实践征程。

一、坚定选择,让扎根藏区的理想根植于心

选择到甘孜工作,不是一时意气用事,而是经过认真思考甚至纠结、逐步成型的过程。这个选择,源自于清华的培养。十年清华,除了课堂学习,社会工作的历练让我明确了到基层工作的意愿,负责团的联络工作让我萌生了到民族地区工作的想法,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最终引导我来到了甘孜。这个选择,源自于四川的平台。四川可谓是中国的小小缩影,四川选调生工作也是全国的典型示范。四年来,组织上先后安排我在州委办公室、组织部、呷尔镇、团州委多岗锻炼,为我适应藏区、快速成长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这个选择,也源自于时代的召唤。九龙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三年来,我对每户贫困户走访不下十数次,每次修改户档资料逐份审查,每个困难问题定期研究解决,在2018年顺利完成全镇60户205人脱贫任务,确保了九龙贫困县摘帽验收。作为一名四川人,能够亲身参与四川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历史征程,既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幸运。

二、坚守藏区,让服务高原的能力相伴成长

理想是丰满的,但现实始终是骨感的,选择只是开始,随之而来却是各种意想不到的考验。从盆地到高原,我走过了全州16个县市,历经了从2000米到5000米的山峦起伏,真切感受到头痛欲裂的高原反应和“缺氧不缺意志”的高原精神,如今的我也能在山林中自在穿行、在草原上健步如飞。从学校到机关,当专业知识跟日常工作几无关联,也曾经过学历是否匹配能力的迷茫,但是学校教给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迎难而上的态度支撑我走出了最初的困境。从部门到乡镇,单纯的业务工作转变为复杂的基层事务,面对几十个部门“同等重要”的工作任务和2社区4村13组的驻村责任,我才逐步学会落实工作忙而不乱、有力有序。从维稳到应急,守土知责,5月到10月防汛期,11月到次年5月防火期,精神始终高度紧绷,带着村民义务扑火队徒步好几个小时上山处理隐患,半夜收到泥石流预警后紧急疏散群众,住在4000多米海拔的砖棚帐篷里维护虫草采集秩序,从开始时紧张惶恐到现在已能处变不惊。心不能松、手不能闲、脚不能停、身体不能垮,经历身体意志双重考验的过程,也是自己学习适应、统筹协调、应急应变等能力综合提升的契机。

三、笃实践行,让建设甘孜的使命迎风飞扬

九龙县地处甘孜、雅安、凉山交界带,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灾害频发,经济发展滞后,产业形式单一,兼具藏区彝区贫困的双重特点。四年的努力工作,让我欣喜感受到这里正在发生的可喜变化。在促发展上,促成蓝逸公司与县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建设九龙蓝逸牧场,协调村民解决中藏药材示范实验基地的流转土地问题,争取岗景千头仿生态梅花鹿特种养殖基地产业路项目,打造华丘休闲农业示范园,这些逐步成为州县特色农牧产业亮点。在补短板上,面对近年州县项目向贫困村倾斜而我镇没有贫困村的尴尬境地,努力积极争取项目,累计硬化通村通组道路12.1公里、联户路6.5公里,新建维修牧道120余公里、惠民便桥7座,确保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在解矛盾上,刚到镇上工作不久,我就遭遇了200余名群众集访的情况,当时只能站在书记旁边默不作声,后来我坚持周一接访、周末走访相结合,甚至专门到“钉子户”家中“碰钉子”,和他们边择菜聊天边讨论问题,努力讲清政策、化解矛盾,溪古电站历时十年终于二期蓄水发电,4个安置点、323户移民有序建房、陆续入住,政府与移民的关系也更趋密切。苦乐相伴步犹坚,初心未改仍少年。四年的工作仍是开始,未来我还将以最饱满的热情,继续投入建设甘孜的使命之中。

积极适应角色,努力提高本领,

做一名合格的在川选调生

贺少红  德阳市委组织部试用期干部

大家好!我是2019届四川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贺少红,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技术专业。目前在德阳市委组织部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管理办公室工作。7个月前,得益于学校在德阳的实践锻炼,让我感受到德阳对选调生的高度重视,感受到这里是一片宜居宜业的热土,在报经省委组织部同意后,我坚定的修改了志愿,从成都申请到德阳工作。今天是正式入职的第24天。时间虽短,收获颇丰,现汇报自己3点体会。

一、从身边同事学起,空杯心态做学习者。三人行,必有我师。作为刚入职的选调生,不断学习是必然要求。一是学规矩纪律。讲规矩、守纪律是我工作中学到的第一课。我所在的规划办是新成立的科室,主要负责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规划管理、优秀年轻干部管用培等工作,性质敏感,所以更注重工作中的规矩纪律意识。如工作内容不乱说、不乱传,敏感信息不上网、不出办公室等。除了科室纪律,还有部里的工作规范,都是要牢记在心里,体现在行动上。二是学方式方法。部里的工作都是高标准、严要求,这就需要务实高效的方法作为支撑。如把握工作节奏,做好事先准备等,这都是多年积累的智慧结晶,我必须学懂弄通会用。三是学奉献担当。领导常说,没有奉献精神,“干不了”组织工作,我们要甘为“人梯”,乐做“铺路石”;没有担当精神,“干不好”组织工作,要时刻谨记“事业为上,工作第一”。就在工作第二周,为了赶一份材料,领导带着我们通宵达旦,大家对此都习以为常。

二、从细节小事干起,严谨细致做实干者。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况且组织工作无小事。我对此有3点感悟。一是细节深处有乐趣。科室领导在起草任何材料时,次次都是字斟句酌,反复考虑,用“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较真精神,追求“意少一字则义阙,句长一言则辞妨”的严谨境界。二是小事之中有大学问。像印资料、发通知、送文件等,事情虽小,学问不小。文件打印有标准,公文流转有套路,不能想当然,随性而为。三是文件里面有新天地。为了尽快了解科室业务,我把整理文件作为切入点,力争从源头上了解工作脉络,这促进了我对相关工作的熟悉,也使得文件存取更加便捷。总书记说,伟大事业成于实干。于我而言,实干就是时刻紧绷严谨细致的弦,做到“文过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

三、从不忘初心做起,扎根基层做奋斗者。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学校向来鼓励我们“去西部,去基层,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为我埋下了扎根基层的种子,让我树立了“为更多人谋福利”的初心。我会牢记母校嘱托,努力做好3方面的工作。一是作为组工干部,我将立足本业,勤学政策文件,苦练业务本领,做到独当一面;二是作为选调生,我将始终怀揣基层理想,在组织认为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申请去到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工作;三是作为清华毕业生,我将做好四川与学校的宣传员、联络员,让更多的师弟师妹了解四川这块干事创业的热土,选择加入四川选调大家庭。

最后,请学校放心,在组织的关心照顾下,我在这边一切都好,工作生活都很充实愉快。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以闻鸡起舞的常态,日夜兼程的状态,风雨无阻的心态,一往无前的姿态,将学校的期盼化为工作的动力,将组织的重视形成工作的实绩,做一名合格的选调生,为治蜀兴川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