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7606691

中国农业大学选调生座谈会上的发言集锦

www.gcdr.gov.cn (2020-10-27) 来源:

西昌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四级主任科员   阿别小兵

我是阿别小兵,中国农业大学2017届植物病理学专业硕士毕业生,现在西昌农业农村局工作,2018年1月派驻西昌市樟木箐镇木耳山村担任第一书记。转眼三旬,谈笑过场。未来渐渐仓促,生活不得不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是杰出者才善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今天我要分享的是选调之路和扶贫之路的体会。

一、选择回到凉山,投身脱贫攻坚。三年前,我毅然决然地选择四川紧缺选调,回到自己的故土——凉山。离开母校,离开北京,离开挚爱的恩师和师兄师姐。虽然在离别的那一刻我还是忍不住流了泪,虽然在就业抉择时短暂地考虑过是否要不要继续读博,虽然在工作初期有过迷茫与挣扎。然而,如果再一次让我选择,我仍然会毫不犹豫做出同样的选择。因为我时刻记得母校“解民生之多艰”的校训,也时刻记得导师“为行业与产业做点事”的教导,也因为幸运地赶上脱贫攻坚的末班车,在这脱贫攻坚时代的舞台挥洒着汗水与青春,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价值与责任。

二、选择扎根基层,投身驻村帮扶。2018年初,我刚参加工作就自愿申请参加脱贫攻坚,单位派驻我为第一书记。起初我内心十分豪迈,觉得熬夜做实验我都能行,驻村工作也应该没问题,可实际着手以后才发觉村里工作并不简单,各项工作纷至沓来,让我焦头烂额。疫情防控、防汛减灾、非洲猪瘟、移风易俗、党的政策宣传、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两不愁三保障”等等,任何一项工作都不容疏忽,任何一件事情对村民而言都是大事。开始犹豫变得不自信,还好在组织单位、组织的关怀鼓励下我又重新起航,把事情一件一件的办好,工作才进入了正轨,工作中时刻以第一书记的五项职责为标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三、选择坚守初心,投身群众工作。作为一名90后党员,虽出身农村,但在农村生活与农村工作毕竟是两回事。要全面融入村民的生活才能更好的进行工作,所以我张开嘴、迈开腿深入农村了解他们的日常,讲村民听得懂、愿意听的话,做村民看得见、摸得到的实事,赢得村民的信任。不懂的地方就向村干部、村民请教。同时也时刻学习上级关于脱贫工作的文件精神,站在政治理论高度上指导自己的工作。一次次与群众促膝相谈,听懂群众的语言,读懂群众的眼神,看清群众凝重的神色,与群众心灵碰撞,淘出宝贵的精准良方,让群众既可脱,又能保,不返贫,现如今我村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脱贫。

最后,请母校放心,在组织和领导的关心关怀下,在同事们的互帮互助下,我的工作生活学习都很充实愉快。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把母校的期盼化为工作的动力,将组织的重视形成工作的实绩,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自己的力量。


成都市政府办公厅第六秘书处副处长   何津

我叫何津,2014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与管理专业,作为第一批来川的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现任成都市政府办公厅第六秘书处副处长。首先非常感谢沛民书记等校领导一行来川看望我们,在此汇报三点体会。

一是潜心学习、潜心历练。从工作轨迹而言,办公厅作为全市政府系统的重要部门,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政治性强;从工作性质来看,办公厅离市领导近,能够在政治思想、理论知识、工作思路方面耳濡目染,对重要精神和要求理解得更加深刻、要求也更高。刚到办公厅工作,参加一次领导讲话材料起草工作,市级部门提供了一个初稿,我习惯性以为部门负责同志都把过关,质量应该可以,不需要下什么功夫,但领导带着我修改中才发现,稿子还不行,部门往往停留在部门层面,从市级角度和高度修改,始终要体现很强的政治性和全局性。那一刻,我深刻地认识到,无论什么事情都要从全局和战略角度来看问题,即使是文字工作也要讲政治,否则做再多的工作也是徒劳。在这样的政治历练中,我潜心学习和历练,在工作岗位上找准定位、筑牢思想根基。

二是用心干事、用心尽责。作为一名选调生,要用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质量工作,才能不负选调生称号。工作6年来,我经历过多岗位、多领域的锻炼,面对不同的岗位,我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和岗位职责,在母校培养的良好学习习惯,让我迅速完成了从学生到公务员、从新手到熟手的转变。办公厅工作标准高、节奏快、强度大,“白+黑”“5+2”加班是常态,有的时候文稿扎堆,也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份文稿。我感到每当真正投入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加班熬夜难受、也没有怨言,因为头脑里想的更多是事情重要、时间急迫、如何顺利完成任务。

三是服务基层、服务民生。作为农大人我始终铭记“解民生之多艰”的校训,牢记成为四川选调生的初心。在工作中,我积极参与到帮扶中小企业纾困解难的政策制定中,积极提出利于生态、利于民生的招商建议。疫情发生以来,迅速投入到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和应急防控物资生产工作中,熬夜筹备会议、统计数据、撰写资料,陪同市领导调研物资生产企业20余次,当看到成都仅用8天完成了口罩机研制生产,熔喷布、鼻梁条、耳带等全部口罩原辅材料实现本地生产,口罩日产量迅速突破300万只,心中无比激动和荣耀,感到自己工作意义和价值。

最后,再次感谢沛民书记和校领导、老师对我们毕业生的关心和鼓励,感谢省委组织部带着感情、带着温度、真心诚意爱才用才地做选调生工作。请组织和母校放心,我一定会用心工作、踏实干事,践行初心使命。


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生态环境和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正先

大家好,我叫刘正先,1994年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毕业,现任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生态环境和城管局局长。

离开母校26年了,今天有幸见到姜书记等校领导和众多校友,倍感温暖,倍感亲切。离开校门后,从莘莘学子到机关干部、领导岗位,我始终谨记“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始终保持农大人艰苦奋斗、负重前行的初心和品格,也始终不忘自己作为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回顾成长历程,更加感恩组织和母校的关心培养,在此就所感所悟,向组织和母校作个简要汇报。

我所学专业属于土壤化学,工作后就转向土地规划,其后任过局办公室负责人、市政府联系城建工作的处长、新区纪委副书记、生态环境局长,每次岗位调整都是一次挑战,转岗之初都有本领恐慌。得益于母校“团结、朴实、求是、创新”校风,当年张福锁等青年老师的严谨学风,以及老一代老师学长的曲周精神,让我养成了学中用、用中学的习惯,尽快适应新角色。工作初转从参加编制成都市土地总规,三年后获得了原国土资源部优秀成果一等奖。到市政府工作时,因5.12汶川地震快速学习诸多文件政策并参与制定多个灾后重建政策,获评成都市灾后重建先进个人。五年前转到纪检时又进入全新领域,在加紧学习同时争取到参加两个省专案,办案工作获得省纪委主要领导肯定批示并入选典型案例,勤学不怠让我受益良多。

毕业不久就到成都市国土局工作,分管信访时曾经手了几十宗大大小小的征地拆迁补偿上访,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农大人,我以真心真情对待每个上访人,并修订了国土信访标准,两年里经我结案的信访件无一人复访,甚至有个帮访的律师还变成了息访调解人,当时我连续三年获得了市委市政府信访工作先进个人。去年我在天府新区兼任街道党委书记时,也花了很大的精力成功解决了当地七百多户农民安置房的历史遗留问题,使街道当年公服满意度测评达历史最高。我的体会是既要真正关心群众体会民生,又要在该担当时吃透政策法律果断决策,这样才能真正理解透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政策。

工作以来风雨彩虹交替,酸甜苦辣不少,不管顺利还是挫折,我都忠于职责。数年前成都探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时,我以真诚态度和强烈责任感反复报告沟通,争取到省政府办公厅同意报件,加快了进程。今年转到生态环境部门,通过多次汇报消除了上级担心,为天府新区争取到全省首个区域环评改革试点。“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无论多大的困难,我都以真诚乐观的态度面对和努力,对工作负责、对组织负责、对群众负责,力求不辜负母校的教育,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望。

新时代开辟新征程,新使命必有新担当。天府新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公园城市”重大理念首提地,新区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省、市的决策部署,抓紧推进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先行区建设。我将继续努力,紧跟新时代,当好新区人,贡献新力量。借此机会,真诚邀请姜书记、各位校领导和省上领导能到天府新区来实地视察和指导工作,祝愿各位领导和校友工作顺利!


攀枝花市仁和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倪雪锋

大家好!我是中国农业大学2006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毕业生倪雪锋,在攀枝花市仁和区工作。离开母校已14年,今天校领导亲自来川看望我们,我感到了母校的牵挂、鼓励和期待,借此机会,向母校、向组织汇报三点体会。

一、组织培养,给予我不断前进的勇气。从学生时代一路走来,我深切地体会到,一个好干部的成长成才,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和个人的努力。刚出校门就入机关门,是组织给我搭建的平台,使我在多岗任职中不断转换角色,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从与群众的“家长里短”中学会做群众工作,从抓项目经济和社会事务等工作中学会重执行抓落实,从抓重点工作、落实重点项目中学会谋全局抓关键,学中干、干中学构成了我生活的主色调,培养了我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复杂矛盾问题的能力。母校和组织对我的帮助和教诲,是我不断前进和底色不改的力量源泉。

二、多岗历练,增长我担当作为的底气。10个岗位的历练让我对提升本领有了更深的体会,本领强才能成为新时代的追梦人。我体会,善于用新方法推进工作是能力强的一个重要体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面对疫情探索开设秩序维护、防疫消毒、防疫宣传等公益性岗位,实现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稳岗就业,确保贫困户不因疫情减收;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积极发挥组织部联系服务人才的优势,主动对接中组部第三批“千人计划”专家,引进投资5亿元的智能终端影像芯片项目,实现攀枝花电子产业破题。在盐边县分管环保工作期间,我们克服困难拆除违法违规企业76户,提前5个月完成全省挂牌督办任务,成为全市空气质量最优县。分管森林防灭火和防汛工作后,常态化抓好火灾风险隐患、防汛隐患排查,谋划组建应急抢险队伍,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病险水库整治等系列工作。我感到,工作要出成绩,不能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关键在于雷厉风行、锲而不舍的落实。

三、基层实践,坚定我为民务实的信念。解民生之艰,心系群众、人民至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任街道办主任时,居民反映没有通街便道出行不便,了解情况后我们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发动社区居民投资投劳,工程在最短时间完工。我认识到,群众工作要变被动为主动,变独唱为合唱,把事办在实处、办在群众心坎上,小事情也能赢得群众的大“民心”。除组织工作外,我还分管了农口工作,今年受疫情影响我们芒果销售困难、价格低迷。我们主动出击,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和网络销售等,探索建立芒果外销奖励机制,稳定了果农收益,巩固了脱贫成效。我感到,民生无小事,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让群众得实惠,才是为政者的最大政绩。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水务局建设管理科副科长   牛培平

我是牛培平,中国农业大学2016届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生,现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水务局工作。4年的藏区工作既忙碌又充实,向母校和组织汇报这4年来的收获和体会。

一、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投身水利事业。“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选择阿坝,不仅因为这是我的家乡,更因为这里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人才极度匮乏。秉承“解民生之多艰”的校训,我毅然放弃了内地工作机会,投身到家乡水利事业。安全饮水作为贫困户脱贫“一超六有”硬指标,直接关系到民生福祉,虽然阿坝州水资源较为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且农牧民居住分散、自然灾害多发,夏季水质差、冬季冰冻问题一直难以解决。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主动申请加入服务队,一年时间里,先后深入到全州13个县400余户贫困农牧民家中调研农村饮水安全,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20余条,并跟踪整改。通过优化设计、提升质量、配套净水设施等举措,农牧区供水保障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群众喝上了“放心水,满意水”。

二、主动服务藏区发展,投身组团服务。2017年九寨沟“8.8地震”发生后,受组织选派我参加了第一批赴九寨沟挂职援建选调生服务团。2018年九寨沟遭受“6.25”、“7.10”特大洪涝灾害,农村饮水、灌溉等水利基础设施损毁严重,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与灾后重建任务带来了严峻挑战。县委、县政府共整合6000余万元用于全县水利基础设施恢复重建,涉及40余个村,上万名群众,点多面广,工作难度极大。我带领技术人员经常深入一线,走访干部群众150余名,足迹遍布各施工现场,及时化解征地、补偿等矛盾问题,全力保障建设质量与进度,圆满完成了2018年“7.10”洪涝灾后脱贫补短、易地扶贫搬迁饮水安全等60余个项目建设,获评全省水利脱贫攻坚2018年度先进个人。

三、情系群众生命安全,投身抢险一线。2019年汶川、卧龙等地遭受“8.20”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水利基础设施损毁严重。我主动请缨深入受灾一线救灾核灾,连续10余天加班至深夜,为总投资2.1亿余元的水利灾后重建规划落地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灾后重建时间紧、任务重,特别是堤防建设项目必须在汛期来临前抢出水下部分,否则一旦进入汛期便难以施工,将严重威胁两岸安全。我坚持提前介入,主动服务。春节提前返岗,严格按时间节点完成了项目批复、招标备案、合同审查等工作,灾后薄弱环节堤防建设项目均于4月初实现开工,主汛期来临前完成水下部分施工,极大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回顾四年多的工作经历,付出虽多,收获更是满满。传承农大精神、农大品格,我将责任扛在肩上、将使命刻在心里,以缺氧不缺精神的工作态度,为全省区域协调发展贡献力量。


乐山市沙湾区牛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王伦

我是王伦,中国农业大学2014届植物保护专业硕士毕业生,现任乐山市沙湾区牛石镇镇长。参加工作6年,基层工作时间4年多,在这里主要围绕选调生基层锻炼,向母校和组织汇报体会。

一是离开“机关门”,毅然跨入“农门”。我在中国农大学读了本科和硕士,所学专业都是农学和植物保护,毕业后,我选择回到四川。入职分配到乐山市林业局工作,5年之后,我毅然选择离开市级机关,调入沙湾区铜茨乡工作。当时作出这样决定,我经过了深入思考,2015年中央打响脱贫攻坚总体战,这是一个重大战役,也是重大机遇,资金、项目、科技、人才各类资源大量涌入农业产业,将带动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巨大的动能和活力,作为情系乡土的学农人,我的优势是熟悉农业专业技术和产业发展,激动之余,更想投身和融入到新一轮现代农业发展大潮中。在做好家人工作后,我离开了“机关门”,一举跨入了“农门”。到了基层工作,刚开始直面民生难题和诉求遇到过很多困难和挫折,也灰心丧气过,但这些“硬骨头”我都暗自咬牙“啃”了下来。到乡镇任职两年中,团结班子成员凝心聚力谋发展,成功推荐脱贫攻坚省级先进个人1名,创建省级森林康养人家2户,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1个,今年刚调整到牛石镇工作,这是个偏远山区乡镇,问题更加复杂多变,不管新问题有多少,我始终坚持在实践中求真务实,就能“翻山越岭”。

二是带着“金山”才能建设“宝山”。在市林业局工作期间,2015年我被下派到马边彝族自治县灯塔村担任村支部第一书记,在基层明显感受到,村干部一方面对我期望很高,一方面也带着有色眼光看我能不能干事。那时我就明白,只有干成这件事,才能调得动村两委的积极性,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接下来,我主动报告局领导争取支持,利用局党组月例会争取机会做了一次专题汇报,得到局里的大力支持。当前,农业发展只靠农村自身力量非常薄弱,确实需要外力助推和资金扶持,只有带着“金山”下去,才能更好建设“宝山”。接下来,我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高质量的推动了灯塔村利用“退耕还林”发展千亩花果林,结合产业路环绕,开辟了新的科技示范点,积极利用政策和科技支撑,切切实实地为群众办了几件好事和实事。

三是基层无小事。在基层工作,我们每个决策、每项措施背后都是万家忧乐、民生冷暖。要爱民、忧民、为民、惠民,我们的工作才有温度,才有厚度。去年在铜茨乡任职时,市级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做到了零问题反馈,成功争取村集体经济发展扶持资金100万元,打造豆地坪村“官帽山”农业产业综合体,建设茶叶加工厂年收入达40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达50万元,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充分激发了村民干事创业动力。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处副处长   吴新新

大家好,我是中国农业大学2014届蔬菜学专业博士毕业生吴新新,现任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处副处长。离开母校来到四川工作已有6年,今天校领导亲自来川看望我们,倍感荣幸、备受鼓舞。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汇报三点体会和感悟。

一是勤于学习,做持之以恒的“求学者”。古人云:学乃身之宝,立身百行,以学为基。从实验室到办公室、从学生到公务员、从理论研究到社会实践,勤学善思让我迅速适应新环境、新身份。现在从事的业务工作,涉及很多政策法规,特别是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只有做到吃透弄懂,才能把党的好政策落实好,才能真正让农民得实惠。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为例,政策规定补贴对象为种地农民,补贴面积与土地承包或确权面积挂钩。但是村里五保户基本不种田了,有分散供养的,有集体供养的,补贴资金发还是不发,发给谁。除了学政策法规,我还积极向领导学、向同事学、向群众学。学以致用让我不断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是敢于担当,做不忘初心的“奋斗者”。习近平总书记讲,“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年初以来,我们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农业保民生保供给的责任特别重大。我参与起草了新冠疫情期间抓好农业生产相关文件4篇,撰写了全市粮食生产情况报告、全市农业生产工作调度会领导讲话、全市保粮食安全工作推进情况报告、全市“米袋子”“菜篮子”强基行动方案等,对口帮扶企业2家。我的工作得到了局领导的高度认可。

三是勇于实践,做践行使命的“服务者”。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梦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抉择,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必由之路。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我主动请缨到广元市苍溪县挂职锻炼。挂职期间,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帮助当地百姓脱贫致富,主动联系成都的苍溪籍企业家回乡投资创业,2016年在贫困村试种优质紫薯就取得成功,2017年我主持召开全县优质甘薯产销对接会,会上企业和种植大户、贫困村签订了优质紫薯种植合作协议,并邀请绵阳市农科院专家做全程种植技术指导。为贫困户送技术,开展技术培训5场,组织贫困户、猕猴桃种植大户到青龙现代农业园区参观学习猕猴桃种植技术。先后在县委党校和农业局为副科级领导干部和农业技术员作转基因技术知识培训,培训超300人次。

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我将继续秉承校训投身农业、扎根田野,为四川乡村振兴、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


经济和信息化厅酒业发展处二级主任科员   易丹钦

大家好!我是中国农业大学2014届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硕士毕业生易丹钦,在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工作。离开母校来到四川工作已六年,感谢校领导亲自来川看望我们。借此机会,作为一名在川选调生,向母校、向组织汇报三点体会。

一是专注于事,在反复积淀中提升能力。2015年9月,我从成都市农委到省经信厅轻纺处工作,该处工作涉及全省41个工业大类中的16个,超过200个具体行业,总会有不同挑战同时出现。行业管理中,我各个击破,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园区、重点项目都了然于心;难点工作中,我全力以赴,协助推进全省盐业体制改革时,从零开始、倒排工期、加班加点,开展法规清理、监管体制改革,统筹解决人员分流安置、民族地区食盐保供等敏感问题。历时一年半,我们高质量完成盐改任务,保障了食盐安全和市场稳定,为分流人员解决了400多个编制,得到国家督察组的高度肯定。

二是敢于突破,在经受磨练中增长才干。2017年8月,经组织安排,我到工信部消费品司挂职,不仅要绷紧“服务部省两级”这根弦,还要做好“沟通桥梁”的作用,对协调服务、沟通联络要求非常高,这也正是我的短板。从鼓起勇气敲门做自我介绍开始,我往返于各个司局打好“前站”,协调省领导拜访事宜,汇报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等重点工作进展,推动南充、泸州成功创建消费品“三品”示范城市,做好消费品司在川召开2019年全国工作会和分管部长调研行程协调服务等。紧锣密鼓的一系列工作,让我深深感受到,才干是逼出来、磨出来的。

三是永葆初心,在日常工作中收获快乐。2019年4月,结束挂职后,我调到厅酒业处工作。省委作出构建“5+1”现代工业体系的战略部署,建立了省领导联系指导优质白酒产业机制,日常工作由我们处负责。我们抗疫情、抓项目、谋规划、促融合、强品质、做品牌,上半年,全省白酒工业逆势增长,利润占全省工业近五分之一,营收在全国占比首次过半、达成“控股”目标,我打心底感到高兴。每项工作无论大小,都支撑和服务于全省工作大局,即使是繁琐的工作也变成快乐的事情。

最后,感谢组织和母校多年来的培养和关心,感谢这个美好的新时代。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我将继续践行农大人扎根盐碱地47年的“曲周精神”,如校歌所唱,“今天我们在这里奋发向上,明天我们从这里铺开万里春光”。


广元市政府秘书长   张勋图

我叫张勋图,1992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工业管理工程专业,先后在广元市农业局、广元市政府办公室、广元市利州区委区政府、广元市纪委工作,现任广元市政府秘书长。下面,我向母校和组织汇报三点体会。

一、心中有满满的澎湃之情。我离开母校已整整28年了,时常怀念母校的那簇花那片草、那间房那栋楼,还有德高望重的师长和浪漫可爱的同学。今天,沛民书记、元石副校长、培景副书记带着勉励和慰问、挂念和期许,亲自来到四川看望我们,这份感情弥足珍贵、这份感动地久天长。此时此刻,我想用刘禹锡写的“我言秋日胜春朝”这句诗来表达自己无比激动、无比荣幸的心情,我激动的是——我挚爱一生的“母校”中国农业大学今天做客四川,我像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家人一样倍感亲切,大学时代那一幕幕奋斗的、温暖的、感人的画面,瞬间如此清晰、如此完整地呈现在我眼前;我荣幸的是——我能与中国农业大学和省委组织部的杰出领导,以及在座各位优秀的校友欢聚一堂,面对面畅叙情谊、研讨交流、共话发展,机会实属难得,我将倍加珍惜、认真践行。

二、心中有满满的感恩之情。习近平总书记讲:“所有人都要有感恩的心。”我时刻满怀感恩之情为人处世。今天,借此机会,我对母校说“三个感恩”:一是感恩母校对我垂青厚爱。回想32年前,当我收到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寄来的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喜极而泣。一方面,我用艰苦卓绝的努力收获了这一封沉甸甸、金灿灿的录取通知书,我没有辜负父母和哥哥嫂子的养育之恩;另一方面,诚挚地感谢农大录取了我,让我有机会进入“象牙塔”学习深造。二是感恩母校把我培养成才。在农大,我有幸遇到了唐文霞、黄德伟、白人朴、丁耐克等人品高洁、学识渊博的优秀师长,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有用知识和做人道理。三是感恩母校给我精神力量。我时刻将母校的校训“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作为自己人生的座右铭,并为之努力践行。我创办过企业,从事过土壤肥料和农业项目实施以及文秘工作;协助分管副市长抓过工业、商贸旅游、城建国土、发改交通等工作;分管财税金融、发改交通、城建国土、党群等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我始终心怀百姓、以人民为中心,我始终关注农业农村发展,我始终坚持越是困难越走在前,我始终把为民办实事、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放在第一位置。在市纪委工作期间,研究提出的优化营商环境“双提双破”、脱贫攻坚精准监督“433”工作法、“廉心卡”等做法,为老百姓解决了一系列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我所带领的市纪委先后被中央纪委表彰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先进集体和第六届四川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我个人也荣获全市脱贫攻坚突出贡献奖。

三、心中有满满的期待之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把小我融入大我”的校地合作精神,强调四川农业这块金字招牌不能丢,要求脱贫攻坚“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中农大各位领导莅临四川,是对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校地合作、农业发展、脱贫攻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实践,必将给四川包括广元带来宝贵的发展意见和建议,我们一定认真领悟、积极落实。在此,我也给母校表达“三种期待”:一是期待指点广元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近年来,广元在校地合作上取得一定成绩,先后与全国115所高校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但也存在合作层次不深、方式单一、领域较窄、思路不契合等问题。我期望母校与广元深入开展校地合作,在服务、人员、政策、制度上指点广元。二是期待指点广元进一步擦亮农业金字招牌。广元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典型的山区农业市,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把广元定位为“建设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我期望母校在发展绿色产业、多渠道拓展消费市场等方面,加大对广元的指导力度。三是期待指点广元进一步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广元属秦巴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2019年底,7个县区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34.5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06%,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取得决定性进展。但也还存在边缘户致贫和脱贫户返贫风险等问题。下一步,我期望母校为广元消除绝对贫困、防范各类风险等方面传经送宝。


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四级主任科员   周洪宇

大家好!我是中国农业大学2019届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生周洪宇,在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工作。在到四川工作刚满一年之际,能再见母校领导,报告个人的工作和体会,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向母校、向组织作简要汇报。

一是思想上从仰望星空到脚踏实地的转变。刚参加工作时,对机关充满期待和新鲜感,特别是作为选调生,领导重视、寄予厚望,让我对未来有很多憧憬。但理想与现实总有差距,办公室工作琐碎冗杂,心里难免会有落差感。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我慢慢发现办公室工作也无小事,上联领导、下联处室,是整个机关运转的中枢,每个环节工作都容不得轻视、容不得疏忽。就以我目前主要从事的机关文电机要管理工作为例,我刚接手这项工作时,文件归档没有分类,密件借阅登记在一个本子上,后期清点不仅不便,时间稍长甚至可能遗失难寻。我向领导提出建议,一是密件按月份、编号顺序分类归档,二是密件借阅按处室、直属单位分别登记,三是建立涉密文电电子台账,后来都得到采纳。这虽然只是办公室工作中的一件小事,但也让我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只有精益求精做好每个小事,才能为今后担起大事做好铺垫。

二是学习上从被动适应到自我加压的转变。作为一名农大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母校的教导让我有了成熟的学习方法,时间的积累为我适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刚进入机关时,我满怀信心,认为工作定能信手拈来。但在与领导、与同事的相处中,我不了解行业、不了解业务、不了解机关的短板也逐渐显露。不想成为“吊车尾”就必须主动加强学习,一年来,厅内举办的“环保大讲堂”、“院士讲座”和“专家讲座”一场不漏,厅编印的5本“四川省生态环境业务能力建设丛书”成为案头床头必备,并通过“业务能力建设学习中心”主动加强线上学习,做到学习常态化,全面提升胜任新挑战新任务的能力。

三是工作上从步履蹒跚到稳步前进的转变。从学校到机关,从学生到干部,从分析实验数据到撰写文稿材料,是一个从熟悉领域向陌生领域的全方位跨越。政务信息编写水平不高,我就每天花大量时间浏览各类环保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在拓展信息收集渠道的同时也学习政务信息写作技巧。政务信息素材来源较少,我就主动加强与市州联系,坚持每月汇总、加强调度、通报情况,相关单位报送积极性明显提高,及时反馈动态,为我写作提供最新素材。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我逐渐从初学进到入门,2019年7月生态环境部政务信息采用66条,创单月采用历史最好水平,我个人也因此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政务信息工作先进个人。

农大精神一直是陪伴我未来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我将铭记母校和组织的谆谆教诲,作一个新时代的奋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