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7215828

三维联动“破三难” 社区治理有新招

www.gcdr.gov.cn (2021-04-06) 来源:巴中市委组织部

巴中经济开发区时新街道西锦社区是以征地拆迁集中安置还房为主的新型社区。近年来,社区党支部通过“强堡垒、聚人心、优服务”三大举措,着力破解群众发动难、居民融入难、引领发展难等城郊社区治理难题,有力推动社区从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社区先后荣获“全省先进党组织”“四川省和谐社区示范社区”等称号。

“三化”联动强堡垒,破解群众发动难。一是组织建设体系化。构建“1(党组织)+2(居委会、社区工作站)+N(其他组织)”组织体系,在选优配强社区四职干部基础上,培养选拔社区后备干部5人。按照“动员方便、利于融入”的工作思路,以地缘、业缘、趣缘为切入点,组建5个党小组。从当过兵、读过书、务过工、经过商的居民中选拔96名志愿者,组建6支志愿服务队,开展扶残助困、普法宣传、健康问诊、安全防疫等志愿活动50余场次,让党员走进群众、服务贴近民生。二是阵地改造亲民化。按照“服务不变、功能分区”的改造思路,将1600平方米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功能重塑,取消社区干部独立办公室,实行集中办公,打造娘家亲情室、儿童乐园、青少年健康空间、三知书屋、夕阳红活动中心等服务群众功能区,实现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三是作用发挥显性化。开展党员主动“亮身份”、岗位认领“亮承诺”、积分牌上“亮业绩”的“三亮”活动,激发了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同时,将社区126名党员划分为在职、无职、流动“三类党员”,按照“就亲就近就熟”原则,每名党员联系8至10户群众,开展矛盾调解、困难帮助、政策宣讲“三上门”服务,进一步拉近党群干群关系。

“三变”融合聚人心,破解居民融入难。一是推动生人变亲人。针对小区居民相见不相识、相识无往来的问题,按照“旧帮新”“少帮老”“亲帮戚”原则,线下组建邻里互助组310个,线上组建“西锦e家”微信群,在社区阵地设立健康小屋、水电维修、失物招领等互助微站点,完成互助微心愿活动200余次,让“远亲不如近邻”理念根植人心。二是推动村民变市民。共商共议制定《社区居民公约》,编印社区生活手册4000余套,组建社区居民宣讲队5支,引导居民算好经济、亲情“两笔账”,养成“红事新办、白事简办、小事不办”新风尚,大操大办的现象明显减少。组织开展文明新风文化节、问政坝坝会、文明家庭户评选等社区文体活动20余场次,社区居民衣物乱晒、杂物乱堆、弃物乱倒、宠物乱跑等陋习彻底扭转,形成新市民、新生活、新时尚。三是推动小区变家园。实行“网格员+楼栋长”双组长包保制,对家庭矛盾、征地拆迁、私搭乱建等问题,通过娘家亲情调、五老融心调、居民众口调、司法权威调等方式,推动“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社区信访总量同比下降65%。

“三式”惠民提质效,破解引领发展难。一是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坚持“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将窗口审批服务事项精简整合为6大类158项,公布11项政务服务流程,推行“一站受理、一窗通办”,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探索推行“错时预约办、异地网上办、老弱上门办”的便民服务新模式,累积办理服务事项1.8万余次,服务居民9000余人次。二是提供“订单式”就业服务。着眼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依托党员远程教育站点、新市民学校等,邀请专家、当地企业、培训机构开展技能培训30余次。社区开设就业服务平台,印发《务工意向表》《招工需求单》3000余份,实行企业“下单”、社区“接单”,促进社区求职者与企业招工“无缝对接”,帮助800余名社区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三是提供“立体式”安防服务。整合视频监控、智能门禁、人脸识别、车辆管理等多类系统的动态感知数据,把好外部安全“入口关”;组建安全联防巡逻队,每日开展“双巡三查”(安全隐患、环境卫生“双巡查”和人口变动、重点人群、突发事件“三排查”),守好内部安全“防控关”,社区居民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大幅提升。